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2013-05-10 23:33:30)
标签:

卢舍那大佛

伊河

洛阳龙门石窟

shoo树旅行

访古笔记

分类: 鲁豫大地竞风流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卢舍那佛

    从关林出,我乘车前往龙门石窟。公交到龙门高铁站转了一圈,瞬间车内就爆棚了。几乎所有的乘客都是去往龙门石窟的,各种口音嘈杂,各种问路打听,各种着急拥挤......

    我真的很难形容中国的旅行环境是什么样子?好在,龙门石窟很快到了。 下车的地方离景区还有一段距离,需要穿过店铺林立的“商业街”,我正好在此吃了早餐,饼、粥,不送咸菜,合起来还要20几块。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凿石成龛,龙门佛国

     龙门石窟拥有非常现代化的售票大厅,买票进入,就是另一方天地。

     沿伊河而行,如入悠然梦境,惊喜连连。规模宏大的佛教艺术宝库,震撼心灵的须弥幻境,算是一个涤净心灵的好地方。可是,你要知道这是中国最有名气的旅游景点之一,所以要想找个清静,就必须快步,决不能与旅行团混在一起。

     隔着伊河,龙门山与香山对望,山体石质独特,正是雕刻良才,于是龙门石窟与东山石窟面对而存,这场莲花盛宴就此展开。我逐一而览,只能看个大概,但用心的欣赏总好过无目的的漫游。

     虽然展现的是佛教题材,但龙门石窟在历代都是观游胜地,游人欣然前往,文人争先称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赞:“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少傅更是终老于此,将人生最后的时光留在佛前。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生命抵住风霜,即便坚硬的巨石,也有顽强的生命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公元471年—499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不断营造,最终形成南北长1公里,佛龛2000余个,造像10万余尊的大规模佛教艺术宝库。宏大的规模,也让龙门石窟得以与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除了大规模的佛造像艺术外,龙门石窟还存有碑刻题记近3000品,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是魏碑经典,而由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更被尊为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011月,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不仅有佛造像,更有如“龙门廿品”这样的刻字精品

    其实,龙门石窟的多数佛造像都是北魏、唐代的皇室贵族发愿制造,属于皇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

   这样的高层次定位,也决定了龙门石窟的技艺水平。而迁都洛阳的北魏王朝,也在逐步的蜕化原本的游牧特征。与同样始建于北魏的云冈石窟相比,龙门石窟增加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佛像风格也趋向活泼、清秀、温和。例如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石窟寺等景点,都典型的反映出北魏佛造像的特点,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塞北文明交融的珍贵记录。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隔河观望龙门石窟,巨大的卢舍那佛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近观卢舍那佛大佛,俨然莲花圣境

    历经千百年不断兴建,龙门石窟终成莲花圣地,这是一个石窟搭建的神化的须弥山。

    这些洞窟中,唐代建造的约占60%。与北魏时期不同的是,唐代有着独特的审美观点,既推崇婀娜丰腴之美。这些特点也在龙门石窟佛造像上得到体现: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在雕刻手法上也更加先进,比如佛像的衣服纹饰都无比流畅自然。

    龙门石窟中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宏大,气势最壮丽的奉先寺(也称“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最核心的经典,在传递宗教理想意境的同时,也体现了唐王朝强大的物质与精神力量。

    居于中心位置的卢舍那佛通高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雍容大度,气宇非凡。虽然大佛的双臂已无存,但剩下的部分仍能形象的说明其艺术水平的高超。望着大佛慈悲面容,我静思许久,正是在佛祖的瞩目下,我才能一路而行。若非佛祖之护佑,我又岂能如此平安?阿弥陀佛。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近观远望,这片佛国圣境都让人陶醉

    出龙门石窟景区,走过伊河,便是东山石窟。连同周边的香山寺、白居易墓园一同构成了庞大的“龙门石窟景区”,我们购买的门票也是通票。我快速的游览了这些地方,算是没有白花钱。

    而今天我必须赶到郑州,我乘坐的高铁又停在偏离市区的郑州东站。这是一段有些折腾的路程。

    我需要首先乘坐公交回到洛阳站,原本计划买火车票去郑州,不想购票窗口已经排了长队,没人肯让我。我便只好悻悻的跑到对面的客运站,50元的车票到郑州客运站,虽然这巴士开在高速上,但速度却极慢,整整开了3个小时才到郑州,我看地图命名可以从城东直接进城,可是巴士去沿着绕城高速一直开到城南才进城。不知何故。

    客运站附近满是黑车,正规的出租车数量与长长的队伍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而动辄就要价150的小车,与要价100的摩托车,你该如何选择?最终我找了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孩,他骑电动车,算是顺路的把我带到东站,我付他40元。

    这样的一个闹心折腾路,至此结束了。发达的高铁,会把我直接送到北京,从南站直接换乘地铁,我就能躺在家里的床上了。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104窟(宾阳北洞)开凿于北魏,完工于唐高宗时期(650683年),主尊阿弥托福,火焰纹背光繁杂而生动。洞口南侧“龙头”柱础,属北魏之作品。第159窟(宾阳南洞)北魏开凿,正壁五尊主像完工于唐贞观十五年,系魏王李泰为生母长孙皇后祈冥福而作。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润,衣纹流畅。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第1280窟(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唐高宗初,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4米,丰颐秀目,仪表堂堂。迦叶持重、阿难温顺,二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是中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卢舍那大佛一侧的菩萨与力士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另一侧的菩萨造像,同样精美绝伦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669号窟老龙洞(唐)穹窿顶。窟内造像分布无规律。满壁共凿54龛造像,内容丰富。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712窟(莲花洞)北魏孝昌年间(525527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名。正壁为释迦牟尼佛立像,北侧迦叶手握锡杖,似经长途跋涉。南壁上方高仅2厘米的小千佛,是龙门石窟最小造像。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1443窟(古阳洞)始凿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洞窟,主佛释迦牟尼略带微笑。两侧二菩萨戴宝冠、庄严文静。南北壁面的层层列龛多为追随孝文帝迁都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发愿所造。魏体书法代表“龙门二十品”十九品在该洞。是龙门石窟雕刻内容最丰富的洞窟。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第1069号窟破洞(唐)穹窿顶。椭圆形平面。正壁无主题造像,四壁密凿有龛造像,西壁一栱龛为唐高祖之妃刘氏为其子道王元庆所造。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惠简洞,是西京(长安)法海寺僧惠简为唐高宗、武则天等皇室成员所修的功德窟。因洞内主佛及右侧弟子阿难面相酷似龙门卢舍那大像龛主佛和弟子造像,又俗称“小卢舍那大像龛”。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一龛龛洞窟,造就佛教艺术世界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我从侧面观望,以为会与佛祖看到同样的方向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佛祖的面容,从不因俗人的毁坏而改变,永远是祥和慈悲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洞内内部昏暗,外侧同样精彩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如此静美,惊世骇俗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这些洞窟我都记不得名字,但不妨碍在我心中留下美景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或近或远,其实我们都无法走进佛国。看一个个佛龛,却无法看到里边。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除了佛像,也凿有一些佛塔,它们都是珍贵的实物资料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精美的佛像,可怜却被破坏,但身后的云霞依旧灿烂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力士的肌肉,也被雕刻的细致入微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卢舍那大佛一侧的佛造像,生动飘逸的纱巾,这是多么高超的技艺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是毁坏?是未完成?但近日的相见,已是完美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小小的千佛龛,但组合在一起,却最神圣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从这座桥,走过伊河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东山石窟,后世建的房子与石山在一起

【豫西四日行】(5)游园惊梦,龙门石窟

东山石窟看经寺,源于佛祖的姿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