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2012-02-23 10:10:04)
标签:

山西

太原

晋祠

唐槐周柏

武则天

彩塑

难老泉

shoo

分类: 走晋陕。闯燕赵。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晋祠·圣母殿(2011.3.12摄)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晋源·晋祠(2011.3.12摄)

    这是一座跨越千年的北方园林,是这座城市的摇篮。这是一个关于过去与未来的神秘之地,是我心中不断追寻的梦。

    我是搭乘火车在半夜赶到太原的,然后是简单是洗漱休息。并在这个早晨赶往晋祠。天还是冷,人并不渐少。在逐步遁无踪迹的人群中,我急行着来了穿梭的历史中。

    晋祠,位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麓,祠内数十座传统古建,各个古朴纯粹,风貌完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晋祠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是一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晋祠内有难老、善利二泉,是晋水的发源处,是太原这座城市的源头,被称为“晋源”。

    晋祠我是神往已久之地,多次路过却不曾进入。这次我到太原,便迫不及待的乘车前往,恐再遗失机会。

    晋祠之古老,只有亲临才能体会。层叠的斗拱,精湛的榫卯,中国传统建筑之精华在此展露无遗。千年光阴一闪而过,即便雕梁画栋都已斑驳,但双眼看着宋代彩塑、奔泉难老、周柏唐槐,还是不能不为这传世精美之作而赞叹。这就是晋祠,一处品味中华文明历史的胜地就此而立。

    我细步其内,认真品味着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不禁眼前虚影晃动,一个个精工巧匠正在殿堂劳作,一座座伟大殿堂亭立而生。让人不禁感叹!

    晋祠始建于北魏前,传说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次子叔虞受封于唐,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唐为晋国。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立设,以祭祀叔虞。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记:“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叔虞祠就是今天的晋祠。晋祠在历代皆有修建。

    南北朝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

    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祠区西南增建舍利生生塔。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游晋祠撰《晋祠之铭并序》碑文,再次扩建。

    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宋太宗赵光义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刻碑记事。

    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修建供奉其母邑姜的圣母殿。

    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封邑姜“顕灵昭济圣母”遂有圣母殿之称,后唐叔虞祠堂迁北侧,成今格局。

    通常情况下,游览晋祠可以按“中、北、南”三线进行。中线从大门入,起自水镜台,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北线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南线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

    林徽因曾说:“晋祠的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之后,祠区建筑布局大为改观。此后又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而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我一直徜徉在这样氛围的历史氛围里。我仔细端详那一尊尊彩塑的面容,那种穿越古今的气息再度袭来,一时间竟无法自拔,仿佛自己都已进入殿堂,与他们一同起舞。我仔细端详那一座座传统木建楼阁,它们浑身都散发着历史的味道,我闭起眼大口的呼吸,不忍放过任何。

    这是一段快乐的时光,让我再次穿梭在时空的隧道里。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含后补塑2),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圣母殿前悬挂的牌匾,每一块都是稀世珍宝!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吸引我的不只是那一块块匾额,还有这一条条木雕盘龙。这样的木龙国内鲜有,我仅知沈阳故宫有2条。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晋祠内的宋代泥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奇珍。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在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对越与献殿,都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之作!对越前的金人台,上有铁人四尊,因铁为五金之属,顾称为“金人台”。其中,西南隅的这尊铁人保存最为完整,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进晋祠,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座“水镜台”。结构苍劲,布满沧桑。初次见到水镜台,我便已感到晋祠的古老。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此外,最南部还有传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别墅的十方奉圣禅寺,寺内浮屠院有七级八角形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塔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可远眺晋祠全景。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寺内舍利塔高矗,在晋祠游览,时时可见,让人不得不来近观之。

【太原】晋祠,晋地之源的北方园林

寺内还保存有武则天亲令镌刻“华严石经”,是唐代八十卷《华严经》的石刻祖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