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丘·赵武灵王墓(2011.6.6摄)
赵武灵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国君,他的陵墓位于今山西省灵丘县城内。平地而起的一座坟丘,外侧一座新修的墓门,名“武陵门”。门前有高大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塑像。欲来灵丘前,我便决定要到此看看,因为一个对于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伟大君主,不应被随便忘记。
可显然的,这里已经被人忘记了。墓园内荒草杂木,几个附近的小孩在追逐耍闹。陵园内稍显破败,亦不见管护人员。
刚到赵武灵王墓的时候,还是一片晴好,我于是前往墓丘边上的一座小丘(至今不知此小丘为何人之墓,望高人告知),狂风霎时而起,一片乌云疾驰而来,不时便是风雨交加。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间隔千年赵武灵王也能感到我拜贺之情,因为我的确是心怀崇敬而拜之墓。我权看做这是历史之桥,一次心与古代英豪的对接。我面对王陵,心怀崇敬。

雨后的武陵门
赵武灵王墓冢周长220米,高10米,埋葬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国君,赵肃侯之子赵雍。
明崇祯年间,墓南曾立石碑1通,并建有碑楼,传高4米。民国7年再次修葺,树碑1通,并筑神道长246.67米。如今均不可见。1984年,人民政府在陵墓四周筑围墙加以保护,遍植树木,坟丘绿草覆盖。
赵武灵王(公元前340---前295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主政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力推“胡服骑射”,辟疆扩土,移民北疆,修筑长城,设置郡县,发展经济,对后世影响深远。公元前299年,退位而称“主父”,集中精力谋求统一大业。公元前295年死于沙丘宫变,终年54岁。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为赵国开疆拓土,使赵由弱变强,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古代帝王,推行的“胡服骑射”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采取多种举措促进了华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融合,被现代史学界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百名伟人之一。
赵武灵王墓所在地灵丘,战国时属赵邑,代国的交通要道。是赵武灵王开疆扩土的必经之地,出塞游猎的重要场所。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在这里筑城设县,因其墓冢,故名“灵丘”,以此纪念一代明君。

在坟丘上四处望去,这座小城。

远处已经下起雨来,一会这雨就向这里袭来。

我环着王陵行走,这是新修的围墙。

从侧面看,赵武灵王的陵墓很是高大。

民国七年十月灵丘县知事蔡光辉题“赵武灵王墓”。

“燕云扼要”石碑。

雨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雕塑,背对着自己的陵墓。

这是赵武灵王侧面的一个坟冢,我至今不知为何人。

威武的赵武灵王。

一代明君,敢问后世之人该如何瞻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