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拒绝隔代:为了儿子,我请父母回家

(2010-12-12 18:21:37)
标签:

育儿

教育路

早教

皇天不负苦心人

训斥

分类: 博主心情

在怀孕生子之前,我妈为了催我赶紧要孩子,跟我说过,只要生下来就不用我再管了。当我怀孕后,还美滋滋地跟老公说,反正生完就不用管了。可当孩子生下来之后,我才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这孩子得吃母乳,我总得侍候着吧。再加上生完后就算我妈不让我管,那母爱泛滥的,自己也放心不下啊!所以生后我后悔了,根本不象当初想的那样,自认为生完就完事了!从孩子降生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我将有操不完的心,直到我咽气那刻为止。

初为人母的那段时间,父母帮了我很大的忙。我从一个连孩子都不知道如何抱的人,到现在独挡一面,这里面有很多父母传授给我的经验,但我可以自豪的说,除了这些经验之外,我自学了很多很多。还记得月子里孩子长湿疹,我急的不知如何办才好,但父辈们包括我姥姥都告诉我,没关系的,出了月子就会好的。那时候根本不知道是捂得太多的原因,而且也没有就医。但到出了月子我发现越来越严重,我急得哭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最后我决定带他就医。我们这才知道原因,也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了。当孩子第一次发烧,我果断地在深夜看急诊。从那之后,我知道,孩子是自己的,必须自己负责,不能再指望任何人了。从那之后,凡是遇到问题就上网查询,买了很多书籍回来自己看,就这样从一个育儿白痴蜕变朋友可以求助的对象。

虽然我拒绝隔代,但我不得不说,老一辈的有些经验还是有用的,毕竟父辈们曾经带过孩子,就象我们现在自己带了孩子,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最少不会慌张,能冷静下来想想对策。而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帮着带孩子,无疑是轻松了许多,这时候只需要照顾好孩子就可以,家里的事情就交由父母来解决,除了这些还可以帮着看看孩子。我的父母一直帮我带到孩子两岁,在这期间,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起主导作用,不论是从亲子抚触体操到早期教育,母亲都功不可没。她退休前一直在幼儿园里做园长工作,对于孩子的教育比我肯定有权威,再加上孩子小,我都不会弄。还记得妈妈在儿子只三个月的时候,就让儿子看挂图,所以儿子对颜色和形状很早就认识了。对于这些我对父母还是心存感激的,若不是他们,恐怕我也很难度过那段一头雾水的阶段。

在儿子一岁半左右,我们开始在教育上出现了分歧,这时候战争不断。有几次将父亲气走,母亲忍气吞声看着孩子。那段时间大家都很痛苦。到儿子两岁以后,我考虑爷爷奶奶很久没来了,孩子也大了,所以决定将公婆接来看孩子。这次其实是变相的请父母回家了,虽然母亲是幼教出身,但有些做法在我看来并不满意,而且在我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总是先训我一痛,再哄走孩子。以至于我们作为父母,就算是对的,孩子也不会听。

在公婆来的这四个月里,儿子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与我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冲突,但唯一好处是,公婆并不插手我教育孩子。但还是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吃饭看电视之类的。所以在公婆回去后,我没有请他们再来。

从孩子两岁半之后,我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父亲时常来买菜做饭。当他看到儿子的一些习惯,以及看到我精疲力尽时,他开始认同我的教育方式。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父母在我教育孩子时,经常撂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没有教育好你,所以你这样,你就好好教育你的儿子吧!

不可否认,老人来帮忙,确实是帮了我们很多,他们很辛苦。带大了我们,还要再带下一辈了,没人要求他们必须这么做,但是他们比谁都尽心。可是我想说的,当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我坚决拒绝隔代教育。因为教育本来就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没有道理扔给老人,更没有指责老人的权利。

但我认为,当孩子大了之后,出现教育问题时,这时候应该避免隔代教育,我经常劝身边的朋友,如果可以的话,自己教育孩子,孩子会独立很多。老人带孩子不可避免以下这些问题:

1、年纪大,容易溺爱

象我父母都60了,而公婆是快60了。他们虽然养育过孩子,但是毕竟过去2、30年了。再加上当年养育的孩子,跟现在绝对没有可比性。过去只要喂饱就行,哪有这么多要求,谁补过钙,谁查过微量元素。现在养育的孩子都精细,不再象过去跟放羊一样的散养。

说到隔辈亲,这在谁家都是不变的真理。多少年没看到小人儿了,这咋一看到还不是捧在手里,含在嘴里。难免会产生溺爱。打个比方,我妈带时,总是跟着儿子后面喂饭。至今还总出现一个画面,我妈蹲在儿子后面,端着碗喂饭吃,儿子还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还要哄才行。等我婆婆来时,则是让孩子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吃饭,每次吃完一碗饭,老太太都很得意地说,今天吃了一大碗。其实孩子自己根本就没数,精神全集中在电视上了。我说了很多次,他们总说反正不用你管,最后我也妥协了。这在我自己带后,为了扳这个吃饭的习惯,不知道生过多少气。而当我父亲看到我自己带人后的无奈时,也开始认同了我的做法,并且不再训斥我了。

2、观念不同,易生矛盾

老人家把孩子捧成心尖,听不得孩子哭。那孩子虽小,但却知道大人的软肋在哪里,只要一哭就会满足要求,这无形中养成了孩子的骄纵心理,只要不满足要求就哭,而老人一听哭就满足,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我儿子从小是属于非常好带的那种,小的时候很少哭,当不能被满足时,只要我们转移注意力,他就不再闹了。而当他大了以后,如果我们不满意,他就会大哭。每次我会先讲一通道理,如果还是哭,我会直接拎到另一个屋,让他哭个够,可恨的是,他有个坏毛病,就是一哭狠了就开始吐。所以父母这时候就是直接把人抱出来,当我阻拦时,父母就开始训斥我,说怎么怎么没教育好我,我急了就反驳,而每到这种时候,儿子就哭得更大声。总之是家里一团乱。公婆倒是不训斥我,因为知道我厉害,再加上没有从小带,所以感情上肯定没有我父母亲,所以也没有横加阻拦,慢慢地儿子耍赖的时候开始缩短了。后来父亲再看到这种情况时,我告诉他,如果要训斥,待我收拾完儿子再说,而父亲有时听不下去,就离开了。

3、无法督促孩子养成好习惯

这个是听以前朋友说的,她家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儿子从小就是爷爷奶奶给带大的。现在已经十岁了,前段时间才自己单过。据朋友说,孩子的习惯特别不好,以前只要在家,电视就是孩子罢占着,让爷爷干嘛就干嘛。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现在父母再改,就非常的困难。确实是这样,一张白纸,画成什么样都可以,但是如果要改的话,势必要费些脑筋了。这在我家也有这种情况,儿子只要到父母家,但凡吃饭,总是吃吃就跑,不好好吃饭,现在也是。而且再管也没有用,索性我就不管,但减少去父母家的次数,一周只去一次或两次。孩子好象知道,就算在家多么听话,但只要老人在场就想为所欲为。

 

虽然会有以上的弊端,但是我觉得这里边会有一个主导的问题,如果发生冲突或者需要作决定时,一定要坚持我们自己的观念。还记得在儿子7个月的时候我想带他上早教,期间也去看过,回来后,我妈认为那些都是原来的观点,她都懂,不过是新包装,上不上无所谓。而当时我考虑新中心刚开,装修味道蛮大,最后我放弃了。但等到1岁半左右,我又一次想去早教,母亲还是不同意,但这一次我坚持了。因为我和父母都不太言谈,儿子说话又晚,再加上认生的厉害,所以在上早教之前,孩子说话一直不是很好,与同龄孩子的互动也很少,这让我颇为头疼。所以我决定带儿子上早教,母亲开始不以为然,还说其实那些自己在家里也可以教,我不否认她的专业素养,但是与同龄孩子之间的互动却是我们教不了的。要知道,孩子必须在冲突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从那之后,我开始独自一人带儿子上早教,开始的不适应,不进教育上课,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都是我抱着上完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个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但皇天不负苦心人,我的这些辛苦换来了儿子突飞猛进的长进,儿子不管是从语言方面,还是与人交往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曾经一个内向怕生的孩子长成了一个敢跟陌生人说话的小家伙。这不仅让我吃惊,更让父母吃惊。后来母亲也认同了早教观点,并且为孩子感到自豪。

前两天看到网上的报导,说是十岁的儿童命爷爷系鞋带。报道中称这孩子是自我意识过强的外在表现,这种心理状态的孩子,“在潜意识里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切都以他自己为中心。如果孩子从小就这么不懂得体谅别人,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来说,并非一件好事。”“孩子生下来就如同一张白纸,孩子的表现,都是受家人的影响,家长们一定要谨慎。”幼儿教育心理咨询师高女士分析。

  高女士还讲到了隔代教育问题,“总体来讲,目前五六十岁的爷爷奶奶们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很多,对隔代教育更加理性,但是‘隔代亲问题’仍然没有缓解。这个阶段的老人社会功能逐渐丧失,会进入一次情感再分配期,从工作上转移出来的精力会加注到下一代人身上,这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因此高女士认为,年轻人不应该把溺爱孩子的巴掌打在老人身上,而应该选择合理的方式,去干预这种溺爱的隔代教育。

正是这样的因素,在刚开始产生隔代教育分歧时,我会用强硬的态度,后来发现这样不行,就找书里有用的东西,给他们看。或者在网上看到的信息,也会让他们看看。开始的时候,父母总是摆出一副老资格来,但当后来看到我自己带的成果时,也不再反驳我了,到现在更是认同我的观念,可以说在隔代教育路上,我一路走来实属不易。

虽然说了这么多老人带孩子的负面,但不可磨灭他们的成绩,而畅想以后,有一天我们也升格成祖辈时,是否也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如果真是那样,我愿意保留这篇文章,给自己做个警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第三者插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