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们的一纸之约》——幼儿民间剪纸活动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2018-04-09 10:05:07)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剪纸艺术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动手、创新能力,在研究中提高教师对剪纸活动的指导水平,提高教师对剪纸活动的观察、指导、记录、分析、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日本的一位医学博士指出:如果也培育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使他锻炼手指的活动,由于手指的活动能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从而促进全部智能的提高。而剪纸艺术需要经常的折、卷、剪等动作,都是精微的指尖活动,故是锻炼指尖、开发智力的很好途径。
充分利用剪纸艺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开发幼儿智商,让幼儿通过做来探索世界,学会用脑、用手巧妙、愉快、创造性地剪折,从而促进幼儿在智力、个性、社会性情感、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幼儿园开展民间剪纸教育意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民间剪纸艺术。剪纸因其直观、形象、艳丽、多变的图案,方便、简单的工具材料,符合孩子学习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欢。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可以创造出变化出千万种的图案,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能陶情冶性,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在以剪纸艺术为特色的班本课程的构建中,教师能运用创新的方法设计和组织各种形式的剪纸艺术活动,研究适宜于孩子了解和学习的内容、方法、途径、策略等,以美
建立与完善。
3.社区环境资源、家庭有效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建构社区、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提高家长对剪纸艺术的认识,指导家长参与剪纸艺术活动中,成为剪纸活动开展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进行研究。其中行动研究法和观察法为主,文献研究法为辅。
1.行动研究法:主要通过艺术剪纸教学,大胆进行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筛选、调整、改进,探索创新剪纸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创意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2.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课题研究的相关信息,收集大量剪纸艺术教育的相关素材,进行整理、归纳。最终筛选出一套适合幼儿剪纸的系列和完整体系。
3.观察法: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及场景,从而积累丰富的表象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研究准备阶段(2017.10-2016.12):学习培训,拟定方案。
(1)成立研究小组,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
(2)进行课题开题论证,完善研究方案。
(3)收集与剪纸有关的各项资料,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
2.实施与调整阶段(2017.12-2018.7):分解课题,初步实施。
(1)确定研究重点,分步实施策略,稳步推进。
(2)围绕主题,扎实进行课题研究,并进行中期汇报。
(3)总结研究经验,反思研究困惑。
3.整理和总结阶段:(2018.7—2018.10)整理成果,推进成果。
(1)整理各个剪纸活动的方案设计及剪纸作品的照片。
(2)对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加以归纳、总结与提炼,为研究报告提供丰富的资料。
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总结有关剪纸经验、技法等论文1篇
2.形成剪纸活动案例1册。
3.汇集幼儿剪纸作品集1册。
2.课题研究的表现形式
形成专业教育论文。
七、课题研究设备条件需要
1.带照相、录影功能的手机。
2.剪纸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