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花戏楼揽胜

标签:
李永宏花戏楼大关帝庙图片旅游 |
分类: 摄影旅游 |
李永宏
摄影
花戏楼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北关花戏楼街北首,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专供演戏的建筑。
花戏楼分戏楼、钟楼、鼓楼、座楼和关帝大殿等几个部分,景区由火神庙、朱公书院、岳王庙、张飞庙和大关帝庙等组成。
花戏楼有“三绝”,正门前的两根铁旗杆,每根重12000斤,旗杆高16米多,直插碧空白云间,是为花戏楼“一绝”。
花戏楼的第二绝在山门。花戏楼山门是一座仿木结构的三层牌坊式建筑,上面镶嵌着闻名天下的立体水磨砖雕,玲珑剔透,琳琅满目。
正面门上石横额刻有正楷题字“大关帝庙”,大磨砖墙镶满立体透刻砖雕,有整出戏文,故事、图案、花纹七十余种,观之琳琅满目。
花戏楼的砖雕,属晋派微雕艺术,场面宏大,结构严谨、线条圆润、题材丰富而又有内在联系,同时吸纳了徽派精巧玲珑、刀法严谨的雕刻工艺。在不足10厘米厚的水磨青砖面上,透雕成各种飞禽走兽、山水人物,场景处理得极富层次,微妙之处都刻得十分清晰,甚至连人物的头发丝都刻得清清楚楚,真实感、立体感、透视感极强,炉火纯青的技艺使人赞不绝口。
在寥寥数十平方米的水磨砖上,雕有52幅作品,共雕人物115个,禽鸟33只,走兽67只,楼、台、殿、阁多处,组成《大梁城》、《郭子仪上寿》、《白蛇传》、《吴越之战》、《三顾茅庐》等戏剧故事。
花戏楼的第三绝—木雕。花戏楼的木雕分为普通木雕和大木透雕两种。普通木雕是雕刻中的神品。花戏楼的大木透雕共有《长坂坡》、《空城计》、《舌战群儒》、《三气周瑜》、《上方谷》、《七擒孟获》等三国戏文18出,人物数百个,神态各异,龙争虎斗、呼之欲出。
岳武穆王庙即岳飞庙,是祭祀爱国名将岳飞的庙祠,因岳飞死后被追封为鄂王、谥号武穆而得名。亳州因崇敬岳飞的民族气节,建庙以祭祀。
岳飞庙院内正中有秦桧夫妇石雕受刑跪像,供人唾骂。
朱公书院,位于亳州市花戏楼东侧,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是亳州人为纪念康熙年间知州朱之琏的德政而修建的生祠,因为是为健在的人建祠,所以称书院,而不称祠。
玉字井。
神医华佗的雕像。
花戏楼集雕刻艺术之大成,是我国舞台建筑的珍品,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雕刻、美术和戏剧的历史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