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为了给摄影爱好者供了丰富的拍摄内容,大赛组委会在大朝阳山城安排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安顺地戏展演、瞻观佛舍利、俄罗斯模特泳装秀、萨满表演、民乐展演、歌舞展演等。
地戏,俗称“跳神”,因演出不用戏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为傩戏的一种,形成于明代初叶。
贵州安顺地戏是古老的汉族戏剧,其显著特点是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
地戏演出时,演员无一例外都要戴上面具。先用青纱长筒套头将头包住,置面具于额头之上,这是便于武打。
地戏面具同时具有神格和人格。面具用丁香木或白杨木精雕细刻而成,做工讲究,神态生动。面具由面孔、帽盔、耳子三部分组成。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类,俗称“五色相”。
安顺地戏的演出程序一般分为“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等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为“设朝”、“下战表”、“出兵”、“回朝”。
安顺地戏只演“正史”,不演庞杂剧目;只有武戏,没有文戏。每个村寨有多个戏班,每个戏班只演一个剧目。
安顺地戏又称军傩,这是世界唯一的展演古代军旅故事的傩戏,也是最值得尊敬的悲壮苍凉的乡愁。安顺地戏被中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2007年,安顺地戏就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