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星期日早上5点,我们从入住的奈曼电业宾馆集合,前往此次奈曼二日采风行摄活动的第二个景点----奈曼怪柳景区。
怪柳景区地处奈曼旗中东部教来河两岸的沙地之中,因其形态丑陋、怪异,身形不正,满身疙瘩,东倒西斜,故有“怪柳”之称,为科尔沁沙地一特有景观。目前面积不足10万亩,主要分布在八仙筒林场辖区的八仙筒镇、固日班花苏木、白音塔拉苏木境内。当地政府已出台了一些保护措施,严禁砍伐并小面积封育。
据当地摄影协会的朋友介绍,怪柳是北方旱柳的一个变种,是奈曼旗特有的生物资源,人们也叫它疤拉柳、疙瘩柳。1949年和1962年教来河有过两次洪水泛滥,洪水退后,随洪水漂来的柳树种子遗留在沙地中长成大树。多少来,当地百姓习惯用柳条编筐、编笆,他们每年都割柳树上的枝条。在困难时期当地人以树皮为食,怪柳也曾救过不少人的命。
当天正好是农历十月十五,一轮圆月挂在空中,非常亮丽。路上就想能把圆月和怪柳摄入画面一定会很美。遗憾的是快到怪柳林时,月亮从地平线上消失。
我们这次拍怪柳的地点是在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6:15分,客车开进怪柳林,黎明前的怪柳像夜晚的幽灵,要不是和团队一起来,会把人吓到。此时,太阳还没升起,东方泛起了鱼肚白,下车后大家分散在怪柳林中各自找寻拍摄对象,边拍边等待日出。拍怪柳还真要有点想象力,要把那些神形兼备的怪柳找出来,需要在树林中多转转。
6:50分,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进树林,怪柳的样貌也更加清晰。扎根沙漠中的怪柳,或独处、或三五成群、或聚集在一起,防风固沙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默默坚守。怪柳看上去虽然怪异,但也展示着另一种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