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
正是这篇文章,让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鲁迅。
今年4月,我们再次来到鲁迅故里绍兴。这天,天上下着小雨,我们打着伞,穿行于古街二侧各个古屋,感受鲁家家道及成就一代文豪昔日风情。
鲁迅故里,一共四个景点,从东到西分别是三味书屋、鲁迅祖居、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而百草园和风情园在鲁迅故居后面,属鲁迅故居景点。四个景点中只有三味书屋在街道左边,三味书屋前有一条小河,河边系着一些乌篷船,由于下雨乌篷船被雨水洗刷的锃光瓦亮。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五年的时间。这间私塾不大,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旧时的桌椅漆已脱落,斑斑驳驳。
鲁迅祖居和鲁迅故居是典型的清代台门建筑。在这里,可以了解当年古人的居住环境,尽情想象古代人们是怎样在这样的一个宅子里渡过他们的一生的。
鲁迅纪念馆里收藏了鲁迅先生的写作手迹和生活经历中的有关故事。通过大量实物、手稿、照片、书信、图表、模型等的展示,让你真切在看到绍兴的乡土文化、鲁迅早期家庭变故、以及鲁迅的光辉业绩及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鲁迅童年时代经常玩耍嬉戏的百草园,园子不大,有块石头上面刻有“百草园”三个大字,旁边种了一片油菜,而此时正是菜花开放季节,人们纷纷在此留影纪念。
离开时,雨仍在下。在回来的车上,鲁迅先生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仍回响在耳边,他那种爱祖国、爱人民之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4月7日,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儿子周海婴也离开了人士,让我们说声,一路走好。

街头上的儿童雕塑。

乌篷船被雨水洗刷的锃光瓦亮。

三味书屋室内陈设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

古街与远景中现代建筑相辉映,更显古色古香。

古街二侧店铺出售着当地的各式土特产,店招酒旗临街挂起,饭店茶铺顾客盈门,咸亨洒店也成为这里的一道景观。

古街上与“孔乙己”合个影。

鲁迅故居内室一角。

鲁迅祖居内的德寿堂,此处作喜庆、祝福、宴会宾客之用。

鲜花映古墙。

鲁迅故居。

鲁迅原配夫人朱安像。

百草园鲜花盛开。

古时观戏的水上戏台,现每天仍可看到表演。

鲁迅笔下风情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