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转载

分类: 社会万象 |
http://s2/mw690/001YQFQJzy72SDk8Atb41&690
国产动画短片《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只有六分钟,情节十分简单,却发人深思。看后有些感受,在这里说两句。视频链接附于评论中。
我以为这部作品揭示了人们对于秩序的爱好。理性,这是人做的事,动物不会做。但是你瞧在人的视野中,就连蚊子也受了人的影响,当来了第五个人的时候
对秩序的爱好,是人类一种内在的心结。也许根植于整个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不过正是因为这种爱好,人类才不断地追求知识,以求把握世界。人害怕混乱,甚至甚于害怕蚊子的叮咬。
你瞧第五个人,他的方式不一样。其他人用增加人来维持秩序,也就是所谓平衡,他是用打蚊子来维持平衡。最后,由于集体的意志,由于传统的力量,蚊子没有继续减少,反而是他给踢出去了!
也许这又是一层寓意。
这个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作主的往往是没有能力思考的多数人,他们生活在传统中感到安全,而真正的聪明人则被当作捣蛋份子。
还有,人们在面对苦难与烦恼时,他采取的方式,首先是说服自己,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来缓和与现实的紧张关系,疏解心理压力,这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多数时候能活得比较自在一些,不过也有很多时候是自欺欺人的。
短片中的几个人,可以看作是同一个人内在自我的不同部分,这五个“人”作为两种性格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精神中。第五个人代表反抗,其他人代表忍受。当忍受占了上风,反抗就被压抑了。
推而广之,它其实还可以象征着人类更多的两面性:比如,善与恶,理性与欲望,责任与自由,安于现状与渴望变革,等等。
你便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能主动赴汤蹈火而泰然自若,在战场上面对危险毫不畏惧,视死如归。因为危险已被纳入他的心理结构中,它已按照他的方式被认识,他的精神世界是自足的,因而也是安全的。正如一个有信仰的人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他为此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因为他有所皈依。而他皈依的,只是他自已内心中的心理结构。
一个视死如归的人,也会惶惑,比如一个莽汉碰到了感情问题。人们惶惑,正是因为不能将面临的问题纳入他的心理结构,他身体里的五个人彼此踢来踢去。
呵,这就是人类苦恼的内在机制。
我发在博客上的最早的小说,也许该算是我的第一篇小说《一只数学蚂蚁》,讲的是一只蚂蚁,辛苦很多天,找来很多饭粒,把它们严格按照一定规则铺在一个空盒子里,这盒子像是一个神殿,由饭粒组成的严整的几何图形,便是孤独蚂蚁内心深处对于秩序之渴望的投射。这只数学蚂蚁,其实是我曾经的写照。
秩序给人们安全感。这种对秩序的渴求,在现实中最浅显,最普遍的反映,便是人们对于整洁的爱好。
人类企求认识世界或者思考,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为了知道世界是有秩序,有规律的,因而也是可理解的,否则便没有安全感。人害怕混沌,正如害怕黑夜。人们总是试图解释世界,人类的一切文明,神话、宗教、科学,其发生与演进的动力或许都源于此。那些在整合世界与内心的努力中走的最远的人,成为了哲学家——比如毕达哥拉斯,他便以数来描绘和理解世界,认为数是万物的起源。语言通过概念将世界分类,再通过逻辑成就语句,成就论断,因此构成了人类对世界的意识。由于概念——比如说最简单的,像12和5这样的数学概念——只是人类心理的产物,所以判断只是对世界的模拟,因此真理也是虚幻的,它只是你心理结构对外在世界的投射。就像你内心中有四个“人”,外在有12只蚊子,你便用4来除12一样。当人数增加到5个,便发生了冲突——用5除12永远得不到一个整数,只好打死蚊子或者增减人数,让人们很是忙碌——然而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除法究竟有什么意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哲学家们只好说它是“先验”的,所谓“先验”,就是无需追问,无需证明的(其实是:作为所有原因的原因,所有前提的前提,它是无法追问,无法证明的,比如作为几何学逻辑前提的“公理”)——呵,也许是上帝给定的,比如,编剧给定的。
无理数的发现,导致了一个数学史上著名的悲剧,这个悲剧很能说明,人类心目中的世界一旦失去了秩序与平衡,会在他的心中造成多大的恐慌。发现无理数的是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希帕斯,这个发现构成了对他的老师构建的数学世界观的严重挑战,当然,也就是对毕达哥拉斯完美信念的严重挑战。当时的数学知识只能认识到整数,虽然分数总可以用整数表达。对毕达哥拉斯而言,数学之美在于有理数能解释一切自然现象,一切自然界存在的数都可以通过整数和分数予以精确表示,这种起指导作用的哲学观使毕氏对无理数的存在视而不见,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无法证明他的学生的发现是错误的,由于深刻的绝望,他命令学生们把这个叛道者装进口袋沉入了大海。
那些最渴望理解世界的人,往往也是在现实中内心冲突无法调和而表现得很极端的人,但是很多对人类精神的历史发生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都是这种极端的人。而像这样的极端的人,就是无限地信赖概念的人。
开始的时候,人们面对12只蚊子,处理的方法是拉来了一个又一个“人”,由此产生了神话,包括原始的宗教,以及原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然后,人们打死蚊子,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向世界挑战;此外,人们踢走自己精神内的一个个“人”,这是一神论宗教、后现代哲学以及心理学;最后……我就不知道了。
要么改变世界,要么改变信仰;要么改变现实,要么,改变自我。
简练的作品如同白开水,给予人们解读的更加开放的可能性。有时候,同样的白开水,不同的人却能尝出甘苦辣咸。也许白开水只是给了人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更敏锐地品尝到了自己舌头的味道。我在网上看到的第一个评介是:此片“讥讽了毫无原则的绝对平均主义......”——呵呵,我觉得我是在卖弄深刻。
你笑了:“是的哦。”
不,其实我卖弄的不是深刻,世上并没有深刻这玩意儿,我能卖弄的,只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