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照·磴山·鸿运寺】红云生帝王

(2014-07-24 12:58:56)
标签:

文化

旅游

历史

佛学

日照

分类: 游幸湖山
热难耐,山岭间漂浮着厚厚的雾霾,灵秀的蹬山姿色蕴藉于朦胧之中,寻访鸿运寺需要的是坚持,还好,不时之间有涂鸦的指示字句,虽说不甚雅洁,但字迹昭昭且实用。
着一缕清泉,两峰之间的水泥路面,灼热如铁板烧,山石金黄滚石垒叠,忽至一个片麻花岩洞边,一通乱石边赫然丹书标记“鸿运寺—>”,难道这雨水下山冲刷走的路便是人类上山拜访鸿运寺的路吗?
巧一大家子父母子女五六口也准备从此上山,既然是捷径通途,必然非寻常之路,立马陟危岩直上,一路循着忽隐忽现的麋迹兽路,片麻花岩石被山雨冲刷、剥蚀和风化后,显出层层叠叠的纹理,有时必须攀岩踏危,真正是磴石之阶此言不虚,此时汗水坠流至踵,知此险峻,庆幸先前让母女俩在山下平安寺中休憩,回望来时路,远处千手观音隐约于青山绿水之中,此处位置绝佳,一面东海三面山峦,风水尽收,若吹东风,必然是水汽升腾,白云在侧,磴山春晓,红云映日,此时便有:“溪转峰回隐上方,杖藜忽入白云乡”之感叹。
如此一家人随行,一路多了份欢语,将至半山台地,汗水如注,蹊路渐隐入绿树丛中,片片茸毛金色小扇般的植物花絮挂满枝头,飘落在地铺就了一地的芳华,隐隐草中沙沙作响,是一条玄纁色蜥蜴在蠕动,此处停歇片刻,忍住肌肉渗出的酸麻感觉,继行穿过树林是一个空旷台地,北山面南,耳清目明,绝佳之处,却残留着许多半拉子工程建筑,鳞次散落,荒草高深。
木掩映中有一古意盎然的石塔,上刻:“开山前庵和尚塔”,却不知寺庙所在,西侧有一土路小径,望见尽头古树边俨然有一桃源菜地,雅致可爱,遂前去探访,碎步进入古树荫翳中,里面却豁然开朗,如入世外,奇雄玮绝的寺庙山门庄严显现,右侧一通石碑刻:“鸿运寺”三字及“明洪武十七年”,两株百年朴树左右庇护,一圈门前土地幽静清爽,合着山风华香,龟趺所驮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御碑彰显寺庙品级之高,碑文大意:“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于布衣之时,于此山遇仙指引,往鸿运寺拜弥勒佛,寺顶突显霞光万道,鸿运降临,遂成就建国伟业,山寺东临大海,紫气东来,佛光普照,高僧主持,诚乃神灵圣地,望万众共尊神寺,玷污者犹如辱朕诛之,钦此钦遵。明洪武十八年”,看来此处弥勒鸿运神寺,为大明帝国发迹之地,寺庙北面背靠磴山主峰,南面向阳一片绝世空地,难怪有“二百顶子”成就百位顶戴大官的传说,深山城廓寺庙,晨曦初露,白云绕寺,日出金光,红云罩寺,故鸿运寺亦名:磴山寺、登云寺、红云寺等。
到原以为擦肩而过,忽而宝寺乍现的情景,感慨天生兰若妙喜圣地,不免心中吟出清代康熙年间日照涛雒丁家进士兄弟《游磴山》两首诗,丁泰诗云:“鸟道崎岖策小筇,薜萝深处觅仙踪。层峦隐现山藏寺,远树迷离雨到峰。野鸟常惊黄叶落,樵蹊时破白云封。翠微如隔人间世,灵异探来处处峰。”丁时诗曰:“买山夙有道林知,争奈斯田价不赀。泉自竹间流出韵,月从松外照来迟。闲云护榻僧高卧,小径穿林客欲迷。囊底无钱堪一笑,爱山何计使山知。”
那鸿运寺山门高峙,台阶条石方硕,尽其雄浑之气,然进入寺内,则幽山藏秀,莺鸣鸟啭,释庵古颙,如遁世伽蓝。

角柴薪飘香,庭中仙人桥,实为个形玲珑小杠一枚,方正畜渌,眇鲤静静在水中游弋,如太极流转,池边兄弟俩正在惬意地吃着午餐,酒醪扑鼻。
来人去,此刻全寺来访者唯剩我一人,忽然一黄衣僧侣出现,引领观赏,此人已过耆艾之年,操北国口音,带我直扑后院宝殿进香,我说随便看看,不必不必,刹那间三注粗檀高香已然矗立,磬石之声随即响起,礼毕则瞋眸相顾,我感觉不忍,便投了香火钱,黄衣僧侣随即隐去,不再搭理于我,我倒得个清静,四处观瞻一番。
600年前明初的枫杨古木虽已朽坏,但仍能派生绿叶,老而弥坚,访得东侧一偏厅,只见一台空室烨然眼前,古砖、微尘和一缕斜入日光,湛然心空,一怔之间彷彿瞧见一条朱鲤燃尾驾红光绝世而去。

©保留所有权利  作者:一袭清风漫步云端

配乐: 里山 - 羽毛田丈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