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要经历各种坎坷,它记录着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承载着每户家庭的酸甜苦辣。城市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时刻展现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平顶山,一个我已在此生活了十二年的城市,承载着我的梦想.我的快乐,我们彼此见证着各自的成长。
记得十二年前,从老家搬迁到平顶山,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地好奇。尽管很小的时候来过几次,但那时过于年幼,根本没有对这里留下过深的印象。自打搬迁到平顶山,我才开始慢慢的了解这里,留意身边的各种事情。那时的平顶山,带有很重的老工业气息,许多建筑还都是八九十年代遗留下来的,而那时的矿区居住区还是棚户区,这些建筑年代更久。尽管那时没有现在的高楼多,没有现在的城市整洁,但总感觉那时人们时刻都是热情高涨,大街小巷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也许城市建设需要整顿改善市容面貌,从而逐渐地变成了现在的城市格局。
后来上了初中,学校要求都必须住校,自此以后我觉得似乎与外界世界隔离开来了,一心只知道学校里种种乐趣。不过到了周末回家,在路上还是能够注意到街区周边的些许变化。记得那时我们一矿体育馆还没有改建,里面隔三差五得会举办一些活动,像篮球赛.歌唱比赛等等。体育馆西边的露天剧场一到夏天,那里座无虚席,热闹非凡,要么是唱大戏,要么是放电影,总之,那时的矿区生活有声有色。而今,体育馆改建了,露天剧场消失了,改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整齐方正的居民楼。体育馆看起来比原来壮观,但似乎如今只是一个摆设,整日馆门紧闭。矿区的文化生活在慢慢消淡。
再后来到了高中,似乎长大了些,懂了一些事情,也正因如此精力就没有完全放在学习上。闲余之时,看报纸.杂志,分散了精力。而此时城市建设正如聚精会神.卯足了劲冲刺高考的学生一般,一天一个模样,这里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记得那时新的步行街在建设,原市委大楼改建成了现在的丹尼斯商场,新城区在一步步的建设当中。高楼大厦一座座的拔地而起。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高中学校对面的小吃街,每到放学时间,大家都一起到对面小吃街买饭,虽然这里不是那么干净,但看着热闹,大家心里就舒服。现在想起那段日子,就觉得高中时的生活是我学生时代最难忘的一段。
如今来到了大学,闲暇时间似乎比原来多出了许多,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品味我们的城市。我的大学所在地也恰好是所居住的城市——平顶山,因此周末一般都可以回家。从大一到大三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平顶山市区包括郊区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是在原来基础上建筑设施的变化,像光明路打通,西市场居民楼建设,开源路马庄项目建设,各主干道的整修,还有爬山阶梯等等。
现在想这些年来,我们城市在不断建设中,大家有楼房住了,街道变宽了,生活环境改善了,但我们似乎也丢失了许多,原来片区的热闹,原来的剧场,原来的......大家现在除了拼命地赚钱,少了太多的文化生活。曾经属于我们的灯展,属于我们的各种比赛活动,都到哪里去了?城市的发展就如同人成长一般,我们在收获的同时也将有所失去。就如现在身处校园的我们,收获了知识,爱情,友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必将失去青春!
我们在成长,城市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见证了城市的改变,城市承载着我们的生活。
与你同行,我的第二家乡——平顶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