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玄关中黄专题选摘1--10

(2022-10-10 20:13:26)
标签:

玄关

真空炼形

得一

中黄直透

 

玄关中黄专题选摘      

                      前言

玄关、中黄,是丹道修炼中最神奇、最玄妙、最关键,也是最不能、最不敢直白的问题。如若公开讲明,则百害而无一利。只有靠自修自悟、自悟自修,方有可能走上稳妥、简洁、最上乘的丹道修真之路。

有关玄关、中黄、中黄直透、丹道顿法问题,古书鲜有记载,今人众说纷纭。虽然真知的很少,但看看这方面的观点、论述、文章,或许会有些启发,有些帮助。故摘选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如有需要和感兴趣的人士可研探参阅。

首先摘选《道德经》中的几段精辟语句,这些不是什么修炼功法,但却是开玄关、透中黄之后的真实境界、景况。如无实修,对此是无法理解的,其解释也只能是停留在字面上。

玄关中黄专题选摘1

摘选自《老子道德经》 

章:

 

章:

。玄 。绵

章:

?专 ?涤 乎?爱 乎?天 乎?明

第十四章: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章:

章:

。惚 ﹔恍 。窈 ﹔其

章:

 

第五十九章:

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玄关中黄专题选摘2

摘选自张三丰玄谭全集

人身现成放着两个真消息,与外天地日月同体,不差毫发。是天地 乃万物之最大者,人为万物中之最灵者,天地不过是个大人,人不过是个小天地,所以人身造化同天地。 谁能醒悟人人有个“通天窍”?人人有一味长生不老药?人人有个炼丹炉?人人有个上天梯?人人有 个人不识?

(景衛真注:通天窍、长生不老药、炼丹炉、上天梯、人不识,这里分别喻示的是玄关、先天一炁、人身太极、中黄、真心真我。这些,人人身上都有,但却是修出来的。如修不出来,对丹道一点儿用处都没有。2021.11.23

玄关中黄专题选摘3

摘选自张紫阳金丹四百字序

不可执以无为,不可执以有作,不可泥于存想,不可着于持守,不可枯坐灰心,不可盲修瞎炼。

惟恐不识药材出处,又恐不知火候法度,须要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

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丹亦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夫此一窍,亦无边旁,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此之一窍,不可私意揣度,是必心传口授。苟或不尔,皆妄之矣。

(景衛真:这里说的非常清晰了,就在身中,不可求于他也。也有的说既在身中又不在身中,那是玄关开启之后的景况。如不在身中请问到哪里去寻?2021.11.29

玄关中黄专题选摘4

摘选自陈撄宁论玄关一窍

原道协会长陈撄宁:我平日教人的玄关一窍,简直可以和上帝争权,与神仙并驾,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却不可以随便乱传于人。

玄关一窍者,既不在印堂眉间,亦不在心之下肾之上,更非脐下一寸三分.学者苟能于内外相感,天人合发处求之,则庶几矣。此乃实语,非喻言也。

玄者黑也,含有奥妙无穷深邃莫测之义。关者以横木持门户,有要会关塞之象,即机关之义。故玄关者,乃奥妙无穷深邃莫测之机关也。玄之字义,黑中有黄,原兼含天地之色,故《千字文》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尹真人所谓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工夫

《圭旨》云:前辈指为先天主人,万象主宰,太极之蒂,混沌之根,至善之地,凝结之所,虚无之谷,造化之源,不二法门(说明此窍有独无偶,非虚空何克当之),甚深法界,归根窍,复命关,中黄宫,希夷府,总持门,极乐国,虚空藏,西南乡,戊己门,真一处,黄婆舍,守一坛,净土,西方(西方庚辛金,一味水乡铅,真息必由之路,非西方之义乎),黄中,正位,这个,神室,真土,黄庭,种种异名,难以悉举。然此一窍在身中求之,非口、非鼻、非心、非肾、非肝肺、非脾胃、非脐轮、非尾闾、非膀胱、非谷道、非两肾中间一穴,非脐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关元气海。然则果何处耶?纯阳祖师曰: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肾。穷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

(景衛真:内外感应、天人合发,必须是修炼者自己的亲身体验。“穷取生身受气初”,更是“天机泄尽”,是再明确不过的提示了。不过,这是个人在小周天清修中的感受,是不允许掺入个人欲念杂念的。但玄关不等于中黄,玄关不恒开,中黄不透,只对炼精化炁有重要作用。此时“真心”还没有显现,还谈不上炼金丹、修元神。2021.12.3

玄关中黄专题摘选5

摘选自田诚阳《大妙中黄贵》自注

自注:此炁透“中黄”之景也。中黄,又称黄中、中道、黄道、正黄、正脉、真黄、橐籥、真橐籥等。乃系处于人体之正中大脉(非八脉之冲脉或中脉),而络通于四肢。因其脉联络七门,即天门泥丸、地门尾闾、中门夹脊、前门明堂、后门玉枕、楼门咽喉、房门绛宫等,五脏六腑皆禀焉,故历代修炼家多重此脉,且视为不传之秘。丹经道书谈及此脉,亦仅片言只语,且甚隐晦,往往为人忽视。此乃往圣仙真,一脉心传。如魏伯阳《周易参同契》:“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太上黄庭内景经》:“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七门之义见上),此非枝叶却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吕祖《敲爻歌》:“玉炉之中文火烁,十二时中惟守一,此时黄道会阴阳,三性元宫无漏泄”。张紫阳《悟真篇》:“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抟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丘祖《龙门派薪传百字谱》:“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此脉修通,心肾二炁即无阻隔,全体关窍俱开,一炁遍达周身。“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即在此一道路。丹道或谓之曰“大周天”。

(景衛真:中黄和中脉是不是一回事,也有不同看法,这里就不必争论了。不管叫什么名字,只要能修出“真心”,就是天人合一之大道。2021.12.8

玄关中黄专题选摘6

摘选自闵小艮《泄天机》

闵小艮曰:丹家理气,原有三道,曰赤,曰黑,曰黄。赤乃任脉,道在前,心气所由之路,心色赤,故曰赤道,而赤性炎上,法必制之使降,则心凉而肾暖,黑乃督脉,道在後,肾气所由之路,肾色黑,故曰黑道,而黑性润下,法必制之使升,则髓运而神安。原斯二道,精气所由出,人物类以生存者,法故标曰人道,丹家医家详述如此。黄乃黄中,道介赤黑中缝,位在脊前心後,而德统二气,为阖辟中主,境则极虚而寂,故所经驻,只容先天,凡夫仙胎之结之圆皆在斯境,虽有三田之别,实则一贯,法故标曰仙道。然为先哲宝秘,故尔丹书充栋,鲜敢备述,周秦迄明,法皆口授,而受必三更盟授。先师太虚翁曰:授而笔之书者,始自蓬头尹氏,我师泥丸神人也,然亦不过略示端倪者,盖以心性未明,後凡体踞,而质禀好奇且躁,兼之世多外道,总以闻见开导,此与道体显背,何论其他。得今肃读是篇,抹煞赤黑,迳述黄中,天机仍未直泄,得何敢隐?不为补述,辜负神人,爰为补述成章,见者谅之。

(景衛真:中黄之位置、功能及其特性已经说清楚了。但修炼者多有不知、多未重视。虽也有了解的,但知道的越多越是不敢触碰。所以,谈这方面经验体会的人很少很少。须知无限风光在险峰,待任督疏通,炼精化炁到神清炁纯之后,或许有机缘步入比小周天难上百倍的简洁“快车道“。2021.12.13

玄关中黄专题选摘7

摘选自陈撄宁中黄直透

陈撄宁答上海殷羽君:中黄直透法

   上海殷羽原函:一月五日晚,静坐时,阴蹻发胀如常,惟方圆约四五寸,较平日为大。待呼吸稍细,神渐静寂时,此气突然上冲,直抵顶颠。回忆当时情形,似若轰然作响,惟升不循督,而由黄道直上。霎时气粗心急,头目发胀,隐隐钟磬齐鸣,浑身汗透。

  第以初历此境,不免惊惶失措。次日四肢乏力,病一日方兴。窃思循督上升,谓之正透,若即循中道,如生之学养不足,未免后凡杂入,而有“闹黄”之弊。惟不明者,何以并未用意引导,而此气居然自由闯入黄道,兹将叩问各点列后,乞夫子垂慈开示。

  问一:外阳不举,丹田不热,只阴蹻胀跳,此气亦有可冲之理否?

  答一:有可冲之理,毫不奇怪。

  问二:此气发动时,并无机兆,故不及防护,亦未攻尾闾,但由阴蹻上心位,直冲心部,如任督未通,则此举有害否?

  答二:此时果能端身正坐,稳定如泰山之不摇,万虑皆空,清净似寒潭之彻底,任其自然冲动,自然熏蒸,自然融化,自然凝结,则非但无害,而且有益。若静定功夫未到家者,则其害甚大。

  问三:上冲后,以惊惶而停止坐功,此气未及还归本位,其弊如何?

  答三:惊惶切不可有,此刻所幸者,是自己内部惊惶,尚未发生危险。设若当时不幸,受外界人事之干扰,或巨声疾响之震骇,必至气散神飞,一身冷汗,小则得癫狂之疾,大则有生命之虞,非同儿戏。以后若不获安全地点,并未有道伴作护法者,切勿轻于尝试。此等超凡入圣、成仙了道初步下手的重要功夫,不在名山洞府中做,仅能在尘俗都市中或普通乡村中做,已经算是委屈了,何况象贵寓所那样地点,我老早就说不合做功夫之用。

  问四:此时脑部大胀,是否不循黑道之故,抑或循黑道亦须胀?又几气粗,心急,汗出种种现象,是否应该有的?

  答四:别人做得好的,并无脑胀、气粗、心急、汗出之象,我想这些现象,是不应该有的。

  问五:次日病疲,是否未行全功之故?

  答五:病疲是因为功夫不合法度之故,仅此病疲,尚属万幸。

  问六:近日阴蹻常跳动,可否置之不理?

  答六:宜暂时将坐功停止,俟“财侣地”三字完备时再做。若坐功不停则跳动亦不停,跳动力大气足时,又要往上冲,冲起来你又招架不了,徒然不理,也无济于事。

  总答:接第一次来函之后,余即仔细审查,认为此种效验,既非柳伍一派,又非黄元吉一派,疑是从闵小艮方法入门者,但不敢肯定,故致书相询。及接第二次来函,观所叙下手功夫次序,方知确属金盖山一派无疑。此派有一种专门术语,叫做“中黄直透”,就与来函所说的现象相同。求仁得仁,本是美事,自无所用其忧惧。惟此等功夫,最要紧是“虚寂”二字,若自问功夫真能到此境界者,尽可放胆做去,倘或未能,则不免“后天闹黄”之弊。

  你现在有公务萦心,白昼奔波劳碌,夜间伏处小房中,勉强习静,地点又不适宜,“虚寂”二字,当然谈不到,于是乎未得其利,而先受其害矣。再者此炁发动,多半是由中间直冲上来,并不须你用神意去引导,你若要他改变道路,由脉派上升,则非引导不可。有种人虽引导亦不听命令,仍旧由中间直上,竟有欲罢不能之势,我见过数人。余认为君在世间,尚有事业可做,此时若要专心修道,抛弃一切,似乎违背定数,未必能得良好之结果。

故劝君今日对于世法,宜采进取主义,对于出世法,宜采保守主义,只求能不沾染一切恶习,不使精气神作无谓之消耗,不使堕入室家之累而难以自拔。一方面为社会尽相当之职责,一方面乘时储蓄充分之财力,预备四十岁以后,实行修道之经费。将来若有余力,尚可帮助同志之人,岂不甚善?望三思之。

(景衛真:告诫修炼者,尤其是年轻人和事业未成者,要格外慎重。须知,中黄直透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如无特殊需要或非专业人士,不必过深涉足这一行列。2021.12.18

玄关中黄专题选摘8

摘选自髯道人论中黄直透

   《仙学月刊》第九十五期,载有竺潜先生来函,惊疑闵小艮“中黄直透”之说,并误认为外道,而责圆顿子先生不宜依违其间,使后学靡所适从等词。事悬匝月,而九十六期中,未见有阐发其旨以正误谬者。竞使天仙家法,太上心宗,彻性彻命之正学蒙诬,倘一经传播,殊难挽回,故不能安于绒默。兹将竺潜先生误认之点,略为陈述如下。
  按闵小艮,名宦子弟,博览群书,研究性理,悟尽性至命之学,为高真弟子,得太上心传,贯彻性命双修之奥旨。父殁以后,弃官栖真于金盖山,力辟旁门,启三教同修方便法派,为北宋有名仙真。著作颇多,修士奉为金科玉律,洵非贻误后学之功法也。
  所云后升前降,走任督二脉,乃三乘法中初步小周天。然亦非易易,必下一番苦功,乃能真气还原,方得冲开三关,始可后升前降,循环衔接。所谓“前三三,后三三,收拾起,一担担”也,佛家谓之“转**”。若功夫不到,欲强使黄河逆流,则透不过夹脊者,患发背,冲不过玉枕者,生脑疽,皆极危险。
  故太上心宗以任督为赤黑二道,丹书谓之人道,非仙道也。如功夫做得妥,小周天完毕,必须再做第二第三两步功夫,庶能了道。况“黄道”二字,在天文为南北极正中之直线,故曰黄道,亦非日月星辰循环周天之轨道。赤道与黄道斜交,乃为日月绕行之线。复以冲脉讹为黄道者更差矣:查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与任脉并络于人身躯壳之前面,偏于肌肉之间,中黄之道盖在人身之正中,与冲脉风马牛不相及也。
  此中黄直透之“黄道”,丹书名曰“仙道”,乃先天三宝(精气神)共由之道,又名“黄中”,实是仙道总理之处。故《易》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是我生身立命之根本,与先天太素一气相通。老子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以其为阴阳出入之门户,,玄妙莫测。故又称为玄关,亦即我身太极立极之处。
  人之始生,无不由此立极,然后中黄直透而上,生心生鼻,生目生脑,生百骸四肢,完成人形。即草木之茁芽出干,复命归根,亦莫不由此中黄直透之机为进退。故修仙者仍由此修而返之,所以天仙家功始功终,总不出此窍。必从内虚出,迨至关窍一开,中黄之炁自然直透,周身百孔皆开,诸络通爽,直机升降,自有头路,督任不开自通。竺潜先生深通易理,宜取复卦,熟玩其象,取坤之“文言”探讨,便知中黄直透之理矣。
  总之,此黄中通理,乃圣贤实学,亦即天仙功夫,非道家子午铅汞可比。修士若肯真切于自己身心性命上,用混化妙诀,彻始彻终做去,无有不成者。且亦平夷無弊,断无所述暴死、风瘫、失心等病。即三乘法虽不如天仙家法平稳,亦不致有上述之病,此必误走岐途,盲修瞎炼所致耳。聊陈一得之见,冀释竺潜先生之疑惑,并质之高明道长,指正其谬。

(景衛真:中黄直透是丹道顿法,是质变,是一步跨入先天修炼。但必须以量变为前提。正如驾车进入高速路,没有一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一旦上路,就没有了回头路。路上的路标,就在眼前,但必须能找得到,并懂得标识,这才能到达目的地。从稳妥起见,必先开任督,并以自修自悟为基础,不可躐等而进,盲修瞎炼。2021.12.23

玄关中黄专题选摘9

直透中黄上天梯

摘选自网上紫金丹博客玄关中黄专题选摘1--10

中黄直透,乃丹道顿法,实属无上大法,
只是被认不广,甚惜!开通中脉,也是丹道进入上乘阶段之开始。中脉是通神之路,中脉通,
则可修阳神,进入神仙位,很是关键。 但中黄直透,包括天门地户,我以实修坦言:
绝没有那麽可怕,实际上很轻松就可通了,也没有死呀活的,估计法门不同,也有的。
有志于中黄者,万不可,因怕而失良机。此是衷言,绝无虚假!

(景衛真:钦佩拓荒者的胆识、勇气和慧力。中黄直透,是中华丹道修炼瑰宝中的明珠,要摘取这颗明珠,没有一定的道学理论基础和实修功底是不行的。不付出自己的辛劳,是不能得到的。任何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都是幻想。但只要严格按规程操持,开玄关、透中黄并不难做到,也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2021.12.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实证真言10
后一篇:修道的真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