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意力与耐心

(2016-01-07 10:40:28)
标签:

365

 

程博士,您好!

我的孩子干事情总是没耐心,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我应该什么办?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孩子的年龄。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要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分拆。

我们暂时认定你的孩子处于婴幼儿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很多方面还不成熟,你所说的“没耐心”,主要涉及“注意力”及“自我克制能力”两个方面。

首先,婴幼儿的注意力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对一个事情的注意力无法达到高年龄阶段孩子的状态,时间较短,这是自然的现象。当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时,就会表现为成人理解的缺乏耐心。

其次,婴幼儿阶段存在着快速分配注意的现象,这了让自己能够快速地熟悉环境与事物,孩子不会停留在一件事情上太久,总是不断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到新颖的事物上去,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着快速学习,但给人的感受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值得强调的是注意力的快速分配与没有耐心本质不同的。

因此,你所说的“半途而废”更要看你对儿童心理特点理解是否正确了。也许对孩子而言,他所做到的,是他只能达到的,而你希望达到的,则是他做不到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你的要求超出了孩子的年龄特点,过于高了。

如果你的孩子年龄较小,你所说的“没耐心”很可能属于上述情况。是注意力分配的特点问题,或是成人对目标完成的理解问题。

但需要强调的是耐心在个体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有的孩子有耐心,有的孩子则缺乏耐心。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注意力与耐心还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它们既相关又不同。

耐心与注意力密切相关。耐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专注,但又不完全相同。耐心有“忍耐”之意,即“耐下性子”,有主动强制克服一定困难,不急不燥将注意力保留在某一事物上的能力,又有“克制”之意,即“耐心等待”,努力克制自己进行等待的含意。

 

因此,培养耐心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促进个体注意品质的发展,培养专注力。

 

二是培养自我克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耐心”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从专注力的角度看,在很大程度上也得从培养他的兴趣与成功体验开始,原则是:给予机会+鼓励尝试+即刻赏识+成功体验。

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有机会去做,并鼓励大胆尝试,在尝试中及时赏识闪光点,让孩子感受到某种程度的成功,产生兴趣,将注意力保持下去。

2、从克制力角度看,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所谓“耐心等待”就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

 

现在的家长往往特别在意孩子的要求,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家长只要办得到,都会想办法立刻满足。但是如果孩子的需求都能立即得到满足,次数多了,反而让孩子没有耐心、自控力变差。

因此,父母要学会“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学会等待,培养他的自我控制力与耐心。

什么是延缓满足?

延缓满足就是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先不要立即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以渐进的方式或有条件地让孩子学习等待与接受,这是一种教养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有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给每个孩子一块包装很漂亮的糖果,告诉孩子,如果他们能等20分钟再吃这块糖,就能得到更多的糖果,如果马上吃掉的话,就只有这一颗。

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孩子留在房间里自己离开了,研究人员一离开,有的孩子迫不急待马上就打开糖果吃掉了;有的孩子看看糖果又放下,看看又放下,几次后终于也忍不住吃掉了;还有些孩子一开始也试图打开糖果,想了想最终忍住了,直到研究人员回来。这就是有名的延缓满足的研究。

根据对这些孩子几十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能够坚持到研究人员再回来的孩子,获得成功的几率明显高于那些不能坚持的孩子。这部分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的竞争性和自信心更强,有比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和控制能力,能够为了追求目标而抵制眼前的诱惑,能比较好地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学会将获得满足的时间向后推。而那些不能坚持的孩子,在生活中则比较缺乏克制力,经不起挫折,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脾气比较暴躁,不能静下心来有条理地处理,而这些,恰恰是成功的大敌。

 研究的结论显而易见,懂得延缓满足的孩子,更易成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立刻满足的孩子,优点仅仅是孩子的需求得到了立刻满足,孩子看起来比较开心,家长比较满意;但缺点则有很多,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耐心,自控能力差,情绪变化快,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到学习,自我中心,很少换位思考。

 因此,当家长困惑孩子缺少耐心时,首先要反思,以上二方面的问题:

1、在家庭中,是否给孩子以机会,让他们尝试,并及时赏识,让孩子产生兴趣,感受成功?

2、是否经常有目的的延缓满足孩子的需要? 

 如果不是,请根据以上原则进行培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