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程跃问答 |
家长要仔细查找下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哭闹的原因,每天将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后,要陪孩子玩一会儿,并引导他回忆幼儿园里那些好玩的事情。千万不要问“阿姨打你了吗?”“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之类的话。特别要尊重幼儿园老师的权威,如果动辄就说:“甭听你们老师的。”就会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不满。还有,一些家长看见孩子耍脾气,就警告他:“再胡闹,送你上幼儿园。”使孩子从心理上产生对幼儿园的反感。所以,讲这种话的父母,实际上是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造成障碍。这样的孩子如果在家里宣泄,一种是孩子在幼儿园里面胆子可能略小一些,有一些压力不敢宣泄,在陌生的环境里不敢宣泄,或者教师有距离尊严的,不像父母,有亲情的关系,所以,他在那个时候可能抑制自己的情感,而回来的时候,他就会宣泄,就把一些不良的情绪通过家庭的方式宣泄出来,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就是看他是不是刚刚入园,刚入园是正常的,如果长期这样,应该和幼儿园的教师有沟通,因为最终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同步的,需要家庭和园所的配合,双方协调,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解决,一个在幼儿园快乐的孩子,不应该什么东西都在家里发泄。
从家里到幼儿园生活,对孩子来说,是环境的巨大变化。不少孩子留恋原有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不习惯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地说,外向的孩子,进入托儿所,就像鱼儿得水那么逍遥、自在。他能够不需要父母或老师的帮助,便可钻到孩子群中玩耍起来。依赖性强的孩子则不然,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不能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祖辈或父母过分溺爱;有的是因为幼儿园的生活过于死板拘谨,不自在等等。遇到这类产生“分离焦虑”的孩子,要消除这种不良情绪,唯一的办法是坚持天天送去,不论他如何哭闹,父母也不要动摇,但开始时可以父母陪伴一段时间,然后逐渐减少时间,直到让其独立在园。经验表明,最难办的孩子,也可以在2周内适应幼儿园生活。这中间,容易坏事的是父母的犹豫不决。刚送两天,怕孩子受委屈,又让孩子在家呆两天,然后又送,送送停停,结果,孩子将长期不能适应托幼儿园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