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制止玩具金色摇篮程跃博士早期教育育儿教育 |
分类: 程跃问答 |
程博士,我女儿快三岁了,她有个年龄一样的堂妹,两个人每周都在一起玩。但是女儿总是抢妹妹玩具,有时甚至是无理要求。两人相争时,多半是妹妹主动放弃,来平息纷争,但有时也会打起来。我的做法是看动手之际,抓住女儿的手,对她说:这样不对,然后转移视线,玩别的。
可她有时不能接受,大哭大闹,撒泼。家人对她的这种行为多少都有看法,她自尊心很强,被说得多了,能感觉到她行为和心理的微妙变化。我特别希望能够积极地帮助她,而不是把她早早地定性为坏孩子,性格有问题的人。而其他家人文化程度不太高,在育儿方面不太重视,我试图进行沟通,但是很困难。请问老师,我该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纠正行为?
家长你好,孩子但凡出现问题,往往是综合的家庭教育问题因素所致。表现上看你是一个抢玩具的行为,你的孩子总是要抢妹妹的玩具,实质上它可能涉及到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成人过度的以孩子为中心,所有事都围绕着孩子,凡事先想到他并以满足他为目标,整个家庭没有营造平等需求和平等对待的环境,整个家庭向孩子传递的就是:“只要你喜欢,就帮你实现”,“只要你想要,就一定会满足”的概念。久而久之,就会在孩子中心不断积累起来一种心理模式,而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过强,心中只有自己。
当在自己的力量强于对方时,武力争抢就会出现,当自己的力量弱于对方时,撒泼、哭闹的现象就会出现。你的孩子是姐姐,力量超过妹妹时,表现出“我喜欢,我就要”“我喜欢,我就抢”的抢玩具现象。当你开始制止时,则通过超强势的示弱“大哭大闹、撒泼耍赖”表达出不满足我不行的情绪和态度。今天的父母长辈并不像真正的父母长辈,而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的父子关系,更是黑白颠倒的。父母长辈到是更像孩子的“保姆”、餐厅里的“服务员”、跟着领导的“秘书”、小皇帝身边的“答应”……。仔细想想今天的家庭教育已经不同以往,如传统教育中父母不到不能先吃、如果有老人在,更要先以老人上桌为准,而今天一切为了孩子老人可以放在身后,父母可以成为奴隶。
记得小时候常常串门,总能听到妈妈告诉孩子,“爸爸在睡觉不许吵”、“等奶奶来了再吃”!而今天则总能看到,家里人在说“孩子在睡觉,小声点”!自己没吃先问“喂孩子吃的了吗”?在一个极力倡导“平等”对待孩子的时代里,在一个极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平等”早已是一个代名词,超平等的优先原则使得今天的孩子成为家庭里的神坛。而“以人为本”则演变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行为准则,结果导致了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主义无止境的发展。而其结果是父母失去权威,孩子也没有建立起来平等的对待他人、凡事考虑别人或分享、合作的良好品质。
实际上在家庭教育中,平等是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以人为本也必须建立在家庭伦理关系之上,原本要培养一个孝顺的孩子,结果自己反到成了“孝子”—孝顺孩子,这是当前家庭教育中最不正常的现象。写了这么多,好像并没有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然而,问题的根源要比问题更重要,只有懂得了这些,才能培养良好的品质和纠正不良的行为。
然而,问题的出现不是当时形成的,它经历了漫长的积累过程。它也是家庭教养特征的必然反映,改变孩子往往需要改变自己和改变整个家庭互动关系。因此,有些问题很难纠正,就如同过敏一样,过敏源去不掉,治疗的效果就不会太好。不过在具体事件的处理上,你可以不仅仅是在孩子争抢之前进行制止和转移注意力,而是要在孩子争抢之前参与进去,和两个孩子一起玩,通过你的参与将“分享与合作”的概念传递给她俩。在制止孩子之前想好了,一旦制止就不再妥协,孩子哭闹时,不要围着孩子转,不要表现出无能为力的状态,不要哄也不要劝,更不要求她不闹不哭。而是远离她,留下她自己,更不能先不理,看看无效又过来求她,这样的结果会导致更严重的撒泼耍赖。
亲爱的博友,您是0-6岁孩子的家长吗?您在育儿中有什么经验和困惑吗?经验愿与您分享;如果有困惑可给我留言,愿所有的宝宝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可以登录七彩摇篮网,解决早教中的各种问题http://www.7caiyaolan.com/
程跃 医学学士、发展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著名儿童发展专家。北京金色摇篮潜能教育机构董事长、总裁,金色摇篮潜能开发婴幼园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儿童心理学博士创办婴幼园的“第一人”,“中国学历最高的孩子王”。目前金色摇篮旗下在全国已拥有近百所高端连锁婴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