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敏感肌與酒糟肌的肌戒毒皮膚重建
敏感肌與酒糟肌的肌戒
毒皮膚重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9,323
  • 关注人气:3,9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导大师依据康僧铠原译本的《 无量寿经》来解释十八愿

(2017-10-07 13:38:22)
标签:

善导大师

康僧铠

无量寿经

净土宗

阿弥陀佛

分类: 人生際遇

http://www.abskintw.com/uploads/images/20171007(1).jpg

(图片取自净土宗弘愿寺 http://www.hongyuansi.com/

感恩上净下宗法师开示:善导大师依据康僧铠原译本的《 无量寿经》来解释十八愿。南无 阿弥陀佛。

【康僧铠原译本】

  第十八愿的愿文,四十八愿当中──有的人会背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我这里所引用的都是康僧铠的译本。

  以我们来讲;我们修学,依善导大师的思想来修学的话,我们是依据康僧铠的原译本。因为我们的祖师善导大师就是依这部经来解释的。

  包括历代的净土宗的祖师,蕅益大师、道绰大师、印光大师,通通都是依据康僧铠的本子,这样我们学习就有传承。

  不管是我们修学的传承,还是 佛陀经言的权威性,我们应当依据原译,有梵文本的根据。

  比如说:我们在读诵第十八愿的时候,善导大师是依据康僧铠的本子来解释,这样我们就有依据了。

【第十八愿愿文】

  康僧铠的原译本第十八愿文是这样说的(一共有九句话、三十六个字):

  「设我得 佛,十方众生......」这是两句。

  「如果我要成 佛的话,我要救度十方众生。」

  你看,双方面出来了;「我」和「众生」出来了。

  有三句话是让众生做的。众生做哪三句呢?信、愿、行。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这是众生,归你做。」众生如果能够这样做到,剩下两句就是法藏比丘祂来做的:

  「若不生者.......

  「如果这个信、愿、行的众生,你不能往生到我的净土......──往生这个事由我来做。」

  「不取正觉。」

  「如果我不能令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众生往生到我的净土的话,则我不成 佛!」

  接下来两句说: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不过,造有五逆重罪和诽谤 佛法罪的众生,不在救度之列。」

  这个是第十八愿的愿文,九句话、三十六个字。

【善导大师释第十八愿】

  善导大师的解释我们读起来,好像差不多,用了七句话。

  他把后面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两句略掉了,不解释。

  为什么略掉呢?就是善导大师认为:

  「 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当中,『五逆谤法不救』,这个是方便说,是要抑止。

  你在没有造作五逆谤法罪之前说:『哎!你不要造这两个重罪。你要造了,要下地狱,我不救你。』实际的意思是暂时的抑止。

  你真的是造了五逆谤法的人也要救。」

  所在以《法事赞》里就说:

  「以 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五逆谤法的、十恶重罪的,罪灭可以往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即使是谤法、阐提之辈,他能回心念 佛,通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除了在《观经疏》用抑止和摄取,来解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之外,其它的地方往往都略掉这两句话、八个字不解释。

  以善导大师的思想,就是说:「五逆谤法的人也可以得救。」所以,他略掉。

  「若我成 佛」:

  这就是解释「设我得 佛」,是一样的。

  「十方众生」:

  没有解释、略掉。

  还是「十方众生」,很明了,很好懂。包括一切众生: 佛教徒、非 佛教徒;男人、女人;出家、在家;中国人、外国人;人道众生、天道众生、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众生……通通包括在内──「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把「乃至十念」解释为「下至十声」。

  这个已经跟大家说明了;「十念」,有人解释很复杂,清净心十念、大悲心、如何如何复杂的「十念」。

  善导大师就说:

  「『十念』就是『十声』;,十声念 佛就叫『十念』;『乃至』解释为『下至』。」

  「下至」就包括「上至」;「下」就是往下;你没有寿命了、来不及了,只能念十句 佛,那就念十句 佛。如果寿命延长,「上至一形」;相对而说,多到一辈子的念 佛,少到临终十句、一句的念 佛,都在「乃至十念」之内。

  所以你看,作为祖师解释很圆满。

  「乃至」解释为「下至」;「下至」就包含不仅仅这十声。只要寿命延长,随我的忙闲,念念念 佛,这个意思。

  「十念」解释为十声称名,所谓「下至十声」。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没有从文字上来解释,解释为「称我名号」。当然,两种深信之文,也是在解释这里的「至心信乐」。

  有的人对这里解释得很复杂,说「你要这样信、那样信、信到什么程度……

  信到什么程度呢?就相信「你称我名号,必得往生」就够了。

  所以,「信」,就是信「称我名号,必得往生」!

  他是用行法(因为「称我名号」是行)来解释我们的信心。

  这个好不好理解呢?我想还是打一个比喻,打比喻好理解。

  就是善导大师的思想,他不让我们落在「我们的心」这一边。不是「我们信得好能往生」。是「我们信的对象」、「我们信的内容」:我们所念的「这句名号」让我们往生。

  比如说,我们现在饿得要死了,饿得要死了,没得吃。人家拿出一个地瓜来,香喷喷的给你吃;但是,你怀疑这个地瓜有毒(或者你不认识,或者你怀疑),这个时候,拿出地瓜的人就说:「哎呀,你要相信啊!你要相信吃了一定能饱!」

  是不是我们这样劝他?

  等他相信了之后,他不吃,他能不能饱?能不能活命?他信得再好:「哎呀,我听你讲了这么多,这么有营养,这么香!肯定能饱!」

  他非常相信,但是他不吃,能饱吗?他还是饿了!对不对?

  那么,只要把这个地瓜拿出来,他愿意吃;他虽然不讲,但是他自然就能饱,对不对?

  那我们说:「我信啊,信得不得了!」但是不念 佛,能往生吗?不能往生。

  念 佛就像吃地瓜。只要你念 佛,你嘴上不用讲,你自然往生。这个就是道理。

  另外,你对这个要死的人,你把这个地瓜放在背后,你说:「你相信,你信了就能饱。」他有信心吗?

  「怎么信、怎么信?」没有看见东西啊。

  好,你不用讲许多,你把地瓜拿出来,他自然就有信心了;「哎!」给到他手上,他就知道自己不会饿死了。

  「称我名号」就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个地瓜可以吃,就这个道理。

  所以,善导大师,他不讲虚的;他不让我们落在我们心里面去猜想。

  他很清楚地说:

  「你只要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决定往生西方净土!」

  这是上面解释 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

【愿成就文】

  下面是来说明第十八愿成就。

  大家读《 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有上卷和下卷。

  上卷详细描述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下卷有四十八愿成就。

  成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法藏比丘,祂已经修行成 佛了。成 佛之后,对于这四十八愿,都有一些经文来解释:第一条愿,第二条愿…… 佛之后的相状,这个叫「愿成就文」。这个有对应关系的。

  比如说:

  第一条愿说:「设我得 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在下卷里面就说明了:「极乐净土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这一段就是来说明第一愿的。

  第二愿就是说「不更三恶道」;第三愿、第四愿说「身皆金色」、「无有好丑」、……四十八愿的每一条文,在它的下卷当中都能找到对应的一段经文,叫「成就文」。

【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成就】

  下面是善导大师用同样六句话、二十四个字来解释第十八愿的成就。

  他说:

  「彼 佛今现,在世成 ......

  这尊 佛现在;「今」就是当下、现在。我们在念 佛,我们在这个时代,但是, 阿弥陀佛──

  「在世成 佛」:祂还活着,祂是无量寿;祂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了 佛了。

  也就是说,他当初的誓愿,有没有完成?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四十八愿没完成,祂能成 佛吗?能不能?

  (「不能。」)

  对呀!四十八愿没有完成就成 佛了,那就讲假话骗我们了。四十八愿每一条愿都誓愿说:「如果这一条愿不完成,我不成 佛!」结果这条愿不完成,你成 佛去了,那不是骗人吗?

  所以,法藏比丘成 佛,四十八愿,愿愿成就;每一条愿,都修行圆满了。不然,祂成不了 佛。

  既然祂已经成 佛了: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既然已经成 佛了,我们就知道,法藏比丘的四十八愿都已经圆满实现了;就没有骗我们、没有虚假。

  既然不虚假,根据第十八愿来讲: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其实这个道理很好明白。

  比如说,第一愿说:「我成 佛的时候,国无三恶道。」如果这条愿不虚假,那么极乐世界有三恶道吗?如果这条愿虚假,极乐世界就有三恶道,对不对?

  佛是没有虚言的。既然 佛无虚言、没有虚愿;根据这第一愿,我们就知道:「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

  第二愿说:「不更三恶道」。

  「到我极乐净土的众生,你不会再堕落三恶道」。根据这一点,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会不会说:「我过去造了恶,然后我到极乐世界滚一趟;后来又堕落畜生道、地狱道」,会不会?不可能!这叫第二愿成就。

  第三愿「身皆金色愿」。

  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身体都是纯金之色。根据这一条愿,极乐世界的众生,有没有黄色的?有没有白色的?有没有银色的?就没有了。对不对?这是金色之身,这样就是第三愿不虚。极乐世界众生都是金色之身。

  根据第四愿「无有好丑愿」。

  到极乐世界的众生,没有长得漂亮和丑的、都是一样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 佛」。

  都是一样清净「虚无之身,无极之体」。那个才好啊!

  根据这一愿,极乐世界的众生,有没有漂亮和不漂亮的分别呢?「你长得好看,我长得不好看?」

  到极乐世界;面貌、形象都一模一样,这就是第四愿的成就。

  根据第五愿,说「你到我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有天眼通。你能够遍观十方一切世界。」

  那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会不会有天眼通呢?一定会有!

  除非这条愿假了:「我跑到极乐世界去一看,哎呀,也只能看五十米」?

  那就不叫极乐世界了。

  我们到极乐世界,可以遍观十方法界。

  所以,每愿不虚,都能给我们利益。

  好!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底下是多少?哎,十八。

  对了。第十八愿说(第十八愿肯定也不会假了),说:「称念我名号的人,不能往生,那我不成佛!」

  现在法藏比丘成 佛了,我们称念祂的名号能不能往生啊?

  (「能!」)

  肯定能往生嘛!

  所以,我们之所以能往生,不是我们修得好;是谁修得好?法藏比丘修得好啊!(也就是 阿弥陀佛的前身。)

  没有错。祂修得好,我们就能往生。

  祂有没有妄想杂念?祂没有。祂没有妄想杂念,你担什么心呢?对不对?

  祂没有染污。祂会不会有染污心?祂没有染污,你担什么心啊!

  像我们坐车。我们坐在车上面,司机开车。司机如果打瞌睡,你害怕不害怕?哎呀!那可害怕了。在高速公路上,司机打瞌睡,那全车就完蛋了。

  如果司机精神很好,不打瞌睡;你打瞌睡,你怕不怕?

  (「不怕。」)

  对呀!那没有关系啊!「我交给司机了,司机不打瞌睡就行。」

  「打瞌睡」代表妄想心、杂念、不清净、没有功德…… 阿弥陀佛就是司机。祂不打瞌睡,那么,你操啥心呢?

  你打瞌睡、你有妄想、你有妄念;跟祂有什么关系呢?你只管念 佛,没有关系。懂不懂?明不明白?

  (「明白!」)

  会不会坐车?

  (「会!」)

  会坐车就这样,对了。

  所以,我们坐车,就拜托给司机;我们念 佛,就拜托给 阿弥陀佛。

  我们偶尔打个瞌睡、打个盹儿、打个闪失,没关系!

  「只要司机不打闪失,就好了。哎,司机,你要认真一点,休息好,注意力集中!」

  我们坐 阿弥陀佛的车,我们全部拜托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不打瞌睡、没有妄想、不会丢掉你,祂全包。

   阿弥陀佛信得过,信不过?

  (「信得过!」)

  靠得住,靠不住?

  (「靠得住!」)

  大家愿不愿意靠?

  (「愿意!」)

  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苦口婆心地跟我们讲: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他老人家说:「你应当知道是这么一回事情……」

  我们现在知道不知道?现在就知道了嘛!

  如果不来这里听法,还不知道;还以为说:「要我如何、如何……」。

  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知道了:「 阿弥陀佛誓愿不虚假,祂不欺骗我们。」现在大家闻法了,懂得道理了,回去就不要勾勾缩缩的:「哎呀,我怎么能往生?」

  你不要这样。你要把胸部挺起来:

  「老王,告诉你,我往生有份!」

  「为什么?」

  「我知道了, 阿弥陀佛本愿不虚。祂说的,『众生称念,就必得往生。』我是众生,所以我称念,必得往生。」

  我们是不是众生?

  (「是!」)

  我们是众生嘛!对啊!我们就是众生;那我们念 佛,必得往生。

  我们就把胸部挺起来了,我们背后有靠山,我们就有依靠,我们腰杆就挺直了。

  哎呀,我发现下面很多人,脖子都昂起来了。感觉到这次来做一次人,感到是兴高采烈:「哎呀,多生多世我在那里埋没六道,这一次终于站起来了!终于扬眉吐气了!哎呀,真是南无 阿弥陀佛!」

  就喜悦了,这个叫「至心信乐」。有「信」你就有「乐」。

  没有「信」你就没有「乐」:「哎呀,我怎么能往生?我肯定不能往生!」心里里有苦恼。

  我们相信 阿弥陀佛誓愿不虚假,称念名号必然往生。心里面会不会像乐开了花一样?对不对?

  我们心里面的莲花就打开了。

  所以,有很多老菩萨,他们很会表达他们的心情,说:「师父啊,听讲善导大师的念 佛思想,我心里边就亮堂堂的。」

  我说:「对了! 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就照到你心里去了。」

   阿弥陀佛的无量光遍十方世界;结果我们的心,一个小小的角落都照不进来,那能叫「无量光」吗?

  不是 阿弥陀佛照不进来,是我们把它封起来了:「哎,我这样怎么去往生?我这样怎么能往生?」把这个门越关越紧。

  你打开来,接受 阿弥陀佛的救度, 佛光当下照耀进去,你就心里边亮堂堂。

  心里亮堂堂好不好?

  (「好!」)

  还是暗蒙蒙的好啊?哎,心里要亮堂堂;心里亮堂堂,往生西方;我们心里明明白白,正定业在心。

  这个是善导大师的解释。他没有说:「当知众生,你心清净了,所以你念 佛往生。」他没有这样讲。

  必得往生的根本原理在哪里?善导和尚告诉我们说:「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因为 阿弥陀佛不欺骗我们,不会发虚愿,不会说话不算数。所以,我们称念必得往生。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善导大师也没有作限定词。因为 阿弥陀佛没有限定,善导和尚当然没有限定。

  他没有说:「众生称念;括号,出家人,括号;称念」,他没有讲「出家人」;只要是众生就可以了。

  他也没有说:「众生称念;括号,清净心的称念,括号」;也没有。

  不管你什么心,你只要称念南无 阿弥陀佛、愿生净土,必然往生、必得往生。

  容易不容易?

  (「容易!」)

【《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愿成就文】

  第十八愿的愿文,在《 无量寿经》里边,也有它相应的成就文。

  刚才我们学了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的成就。《 无量寿经》里边, 释迦牟尼佛怎么说呢?

  祂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后面两句、八个字还是一样,这个都讲得很简略。说:

  「诸有众生」;就是指「十方众生」。

  二十五有、没有出离三界的众生,叫「诸有众生」,轮回六趣的众生。

  「闻其名号」;听到了南无 阿弥陀佛名号已经圆满成就了。

   阿弥陀佛大愿已经圆满成就了,名号有如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善力。 阿弥陀佛本愿力如是不可思议。

  这个叫「闻其名号」。

  我们这几天来的讲解,和大家听闻,都是在讲这句「南无 阿弥陀佛」,也都是在听这句「南无 阿弥陀佛」。

  我们这样听闻有多种闻:

  有耳根闻而不入心;这种闻等于没有闻。

  闻道入心,「哎啊,原来如此!」信心欢喜,所谓如实的闻。内心里面对 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就有喜悦,就信顺不疑。

  「乃至一念」;是解释前面的「乃至十念」。

  「信心欢喜」;是解释「至心信乐」,道理是一样。

  「乃至一念」、「乃至十念」;「一念」、「十念」指临终之人,只能念一声、十声。

  「乃至」指平时的人。我们大家在座都是「乃至」,就是「我现在遇到这个法门就念 佛,一直到临终。」

  我们念 佛不是为了世间的福报,也不是为了到阴间做鬼有钱用。

  有的人念 佛在那里存钱,死了到阴间做鬼好花钱。这样也能有钱。因为 佛法,万法唯识──但是你错了。他「念了多少 佛,阴间存了很多钱了。」他还没有死,就准备到阴间做鬼了。所以,他的愿望是到阴间做鬼──这样不好。

  我们是: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念 佛都是要求生净土的。

  这样「即得往生」;你只要听闻 阿弥陀佛名号、称念 弥陀句号,你就立即获得往生不退转的身份!

  所以,往生不是等待临死才决定的;是我们现在念 佛,现在就定下来了。虽然还没有往生,但是已经定下来了可以往生。

  这叫「即得往生」;这个叫「正定之业」。

  大家有没有往生?没有!我们还没有。

  但是我们决定可以往生。

  就好像我们坐船过海一样。我们一旦坐上这条船,虽然还没有过海,但是决定可以过海;虽然还在过海的路上,但是决定可以过海!

  我们念 佛也一样。乘上 弥陀大愿船;,虽然还在这里是一个凡夫,但是决定可以到极乐世界去!

  我们已经被 阿弥陀佛录取了。不过,还有最后一道手续没办。什么手续呢?「六道轮回的寿命终了」那道手续没做。那一道手续一完成,就完了,就兑现了。啊,这是最后一道手续。

  但是,录取通知书先发了。

  就好像我们考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发给你了;但是,你还有一道手续没有办:没有去报到。

  你是七月二十八号接到了录取通知书,九月一日来报到。但是,七月二十八号就定下来,肯定是这个大学的大学生了。对不对?

  不会有一个大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还心里面胆战心惊的:「我来试看看,九月一号,我有没有录取?」

  你看看,这个人心里面就有问题了。对不对?

  我们这个「南无 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是 阿弥陀佛为我们十方众生所下的录取通知书。我们拿到了。

  你不要说:「哎呀……」到临死的时候,还在问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啊,您看看,我有没有录取?」

  早就录取你了!不必担心!

  这就是「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的意思啊。

  九月一号到学校报到,正所谓「来来来,我迎接你」。

  现在考上大学,在火车站,哪个学校,都有个横幅,有人在那里迎接。他为什么来迎接你呢?因为你事先就有了录取通知书。没有通知书,他会不会迎接你?他不会。一看到你了,「好好好!来,来报到,到宿舍,交费;接下来怎么样、怎么样……」学校里安排住下来。上哪一系,很自然。

  我们也一样。我们念「南无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自然来迎接我们。因为我们有这句六字名号;这个大学录取通知书。

  不是到九月一号那一天,突然跑火车站随便拉人;看看这个小伙儿长得漂亮,「哎,来来来,录取了。」不是这么回事。对不对?

   阿弥陀佛也不是等到我们十方众生临终的时候,跑来随便拉你,「哎!来来来。」

  他是你念 佛,早就录取你;自然而然地回归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现在念 佛,等于说已经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只不过还没有去报到。

  大家想不想去报到?

  (「想!」)

  如果我们到临终的时候还在担心,说明我们现在不认识这个大学录取通知书。

  现在假大学很多。现在我知道,发录取通知书的,还有假的,也难怪人们怀疑。「录取了!」、「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到底能不能被录取?」这个心里面就有疑惑心了。然后心里面提心吊胆;哎,发现果然是真的,才放下心来。

  极乐世界会不会假?

  (「不会!」)

  不会有假的极乐世界,也不可能有假的六字名号!

  所以,我们不必怀疑。

  世间人,还是容易怀疑。

  不会有假的极乐世界,也不可能有假的六字名号!

  所以,我们不必怀疑!

  现在我们到极乐净土,称念南无 阿弥陀佛,决定往生。我们只要专念这句名号,不必再念其它 佛菩萨。因为到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说了算,是不是!不用靠其它的。

  法然上人有两句话,我觉得非常好。「念 佛往生」四个字,它有众生跟 佛的分工。

  念 佛是方法,往生是结果。

  我们愿意去往生,我们用往生的方法。「念 佛」这两个字,归我们众生这边来做;「往生」这两个字,不要我们操心, 阿弥陀佛操心。

  所以法然上人讲:

  「念 佛者,我所做也;」我们这一边来做的。

  「往生者, 佛所做也。」往生乃是 佛力所赐。

  我们什么时候往生,怎么往生?这个是 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所赐,赐给我们的。

  我们很多人念 佛,边念 佛边在那里想:「哎呀,我怎么能往生?我什么时候去往生?」

  「如是种种筹量计度,是自力也。」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唯须念 佛,待来迎也。」

  一边念 佛一边担心不能往生,这个是不了解的。我们只要念 佛,等着 佛来接就好了。

  就好像我们坐船过海:

  「坐船者,乘客之所做也;过海者,船长之所做也。」

  对不对?你只须乘船,等待到达彼岸就好了。

  你一边乘船一边想:「我到底能不能到彼岸?」这个是自力,这个不是船长的力量。

  你不要担心这些。

  所以,我们只管念 佛,听到没有?

  (「听到了!」)

  「只管念 佛,不管往生。」

  往生让给 阿弥陀佛管,祂早就管了嘛!祂在发四十八愿当中,第十八愿就说:「你不往生,我负责嘛!」、「你不往生,我来管!若不生者,我不取正觉!」

  所以,往生是 阿弥陀佛的事。不是我们自己揽来的事情。是 阿弥陀佛的事情!

  但是,祂有一个要求:

  「我虽然要为你成就往生;你要接受啊!你要愿意啊!」

  怎么接受、怎么愿意?就是:「你相信,你愿意,所以你念我名号。都在这句六字名号里边。给你了,你接受、你愿意,你就往生我的极乐世界。」

  这就是「信、愿、行。」

  这样跟 阿弥陀佛分工,好不好?

  (「好!」)

  哎呀!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这个阎罗王、烦恼贼、烦恼军阵,被我们六字名号打得是落花流水、片甲不留。

  我们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了,吐了一口气了。我们生生世世都被它打败了。这一生,我们跟 阿弥陀佛合作,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对不对!

  (「对!」)

  念 佛我们来念,往生 佛来管。

  所以,有很多莲友不了解道理之前,往往就会瞎操心;把念 佛放到旁边,想:「我怎么往生,我怎么往生?」

  这样就是为 佛操心,该自己做的事没有做。

  我们就把我们这一摊做好:「你信顺、念 佛」──这就是我们要做的。

  从今天开始,回去大家唱着歌念 佛:「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阿弥陀佛……」

  「师父啊,我这儿 佛念得可溜啦!心里面,哎呀,可敞亮了!好像这个水,一泻千里。」心里面非常的敞亮、非常的开阔。

  所以,天亲菩萨说了,说极乐世界: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我们怎么体会呢?如果我们了解善导大师的念 佛思想,我们的心也这样的:

  「究竟如虚空」:「所有的烦恼你就来吧!我可不怕你!」

  对不对?

  「你能把我怎么样?我的心广大,你来也无所谓!」

  不是我们找烦恼,它就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烦恼也是纸老虎。你认识到它、有了六字名号,它就不能把你怎么样。

  如果你不认识它、被它欺骗了,你没有 阿弥陀佛作靠山,纸老虎也能吃人。所以,我们生生世世都被它打败了。

  今生今世我们就看穿它了:「你不能怎么样。」

  这个时候,它就规矩了,它就老实了!

  好!谢谢各位!合掌(不是鼓掌)。

  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阿弥陀佛。

  好!谢谢大家!

  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阿弥陀佛。

  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阿弥陀佛。

  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