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于荧光剂

标签:
转载 |
近日,微博为了荧光剂的事情又一次吵了开来,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愤怒者有之,恐惧者有之。所以,我也想就荧光剂的事情说点看法。
首先,放在前面的话:
1,荧光剂目前的确在护肤品中没有禁止添加和限制添加。安全性问题依旧缺乏足够的证据。但是在日常的洗涤剂中都有严格的上限规定。既然在那种短时间洗衣剂(相比护肤品面霜涂抹停留时间而言)中有上限规定,那么我们在护肤品中更应该注意荧光剂的存在。毕竟荧光剂对皮肤没有好处(当然坏处也没有论文或者文献来支持)而且一些荧光剂是具有可迁移性的,在皮肤中驻留较长时间而不被自然代谢,这样的现象总会让人觉得不够放心。
2.台湾省在荧光剂的关注比较多,张丽卿老师认为荧光剂分为可迁移性荧光剂和非迁移性荧光剂。值得担忧的是可迁移性荧光剂。另外宋医师也一直在关注可迁移性荧光剂对皮肤可能产生影响的问题。所以,若一款产品中真的使用了荧光剂,还是需要我们去认真的考虑一下,是否真的需要使用带荧光剂的产品。
3.很多专家都指出许多天然物质都有在紫外光下都有荧光效果,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E,一些天然提取物。那么这一条也是之前在微博中争论的焦点。所以,我会着重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的确,很多天然提取物,维生素类,还有其他化学结构成分在紫外光下都会产生荧光。但是只笼统的说出产生荧光会给更多的人带来误导。紫外光我们常说的是UVA 320nm-400nm,UVB 280nm-320nm,UVC,200nm-280nm,这三个波段构成了实验室比较常用的紫外检测波长。
问题一:什么是伍德灯?伍德灯的波长是多少?
伍德灯又称伍氏灯或者过滤紫外线灯,它是通过含氢化镍之滤片而获得320-400nm长波紫外线,伍德灯虽然提供的波长是320nm-400nm,但是最主要的波长集中在365nm处,因此可以看做是365nm波长的发生器。而且伍德灯也不存在什么不同厂家有不同波长的问题。只要叫伍德灯就是UVA波段的。提供UVB波段的灯,那就不是伍德灯,因此大家不要被误导。
问题二:有荧光反应的结构,在365nm波长下都会出现强荧光吗?
不同的化学结构会在不同的波长下显出荧光。比如,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28nm处,那么用328nm波长的光作为激发光,会获得维生素A最强荧光。如果使用365nm波长的光作为激发光来检测维生素A的荧光,那么荧光强度要不足328nm的30%。
又比如,维生素E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80nm处,那么能激发维生素E产生强荧光的波长是280nm,在365nm波长下是无法激发维生素E产生那种肉眼可见的强烈蓝色荧光的。
再比如:7-羟基香豆素,具有很强烈的365nm处的激发荧光,在紫外灯下就可以观测到明显的蓝色荧光。这也是可以用来帮忙鉴别香豆素的一个现象。
综上所述,虽然很多成分在紫外光的激发下都有荧光反应,但是却不能说这些成分在365nm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都具有强烈的荧光现象。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E在365nm的紫外光下是看不到荧光的。换句话说:在365nm波长下看到的强蓝色荧光,不是维生素A也不可能是维生素E。
问题三:什么样的化学结构容易出现365nm波长下的强荧光,什么化学结构容易出现254nm波长下的荧光?
先要在这里解释下为何只单独用这个2个波长来说明问题.因为这2个波长是实验室中最简单,最简便可以帮忙定性绝大多数化合物的波长。一般来说365nm下能观察的都是比较亮的荧光,原因是这样的化合物在被激发之后所发出的光进入了可见光的范围内。因此会看到不同颜色的荧光,有的是亮蓝色,有的是绿色等等。
而通常一些化合物在254nm的紫外线激发下,能观察的到荧光一般较暗,但是也称为有荧光反应。
目前认为:具有共轭体系和不饱和键的体系的化合物都会产生一定的荧光。但是这样的结构通常在254nm波长下可以看到荧光,而在365nm处却无法看到。
比如:
全反式维生素A:
维生素A中具有5个双键,虽然也具有共轭体系,但是共轭体系不够广泛,电子离域范围较小,因此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28nm,而不是在365nm
在看维生素E:
维生素的结构中共轭体系主要集中苯环处(超共轭体系不讨论)因此维生素E中电子离域范围相比较维生素A更加小,因此他的最大吸收波长280nm附近。365nm下也同样看不到荧光。
那么看看香豆素吧:
这个是7-羟基香豆素的化学结构。整个体系都含有广泛的共轭体系。电子离域范围很大,因此在365nm波长下具有强烈的蓝色荧光。这个体系不仅具有大π键的结构,还具有P-π的共轭体系。几乎将整个化合物都纳入到了共轭体系中。
最后,我们来看看荧光剂的结构。
这是两种常用在洗衣剂中的荧光剂的通式。2个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就是依旧是整个共轭体系几乎覆盖了化合物的结构,因此这2类荧光剂在365nm的紫外波长下,都具有强的蓝色荧光。
不知各位看完之后对理解“像很多维生素,天然提取物都具有荧光反应”这句话能否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
具有荧光反应,不代表在任何波长下的紫外光想都有荧光即:在254nm下能看到荧光的化合物,在365nm下是可以没有荧光的。反之亦可成立。同时,紫外荧光是具有定性作用的。相同结构在不同波长下的不同荧光是可以用来确定是否是同一化合物(不考虑手性和顺反)的。就是说:维生素E在280nm有荧光,在365nm没有荧光,如果我们在365nm波长处看到一个蓝色荧光,那么可以确定是,发出亮色荧光的物质不是维生素E。
这篇文章主要为了大家解释“像很多维生素,天然提取物都具有荧光反应”这句话,当然,荧光反应并非只有紫外激发,还有X射线来激发。这里我只说了一些紫外激发的例子。
另外,对于荧光剂(荧光剂只是特指荧光剂,不泛指能产生荧光的物质)要说的就是,
第一:安全性尚无定论,但是洗衣剂中已经有了上限,我觉得用在直接接触皮肤的护肤品中的荧光剂至少要引起各位帅哥美女们的注意。
第二,也请商家诚实一些,若商家觉得荧光剂无害,请将其标注在成分表中,何必欺瞒消费者。
第三,若是纸张等带入,那么请检测原料纸张,相信现在各位帅哥美女们,都会看到很多面纸,卫生纸等都会写着无荧光剂的宣传吧?
第四,任何护肤品都不能保证100%完全无过敏,因此,各位在使用护肤品之前请认真做好过敏测试,使用过程中若有不舒服的地方,请及时停止,严重者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