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敏感肌與酒糟肌的肌戒毒皮膚重建
敏感肌與酒糟肌的肌戒
毒皮膚重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8,756
  • 关注人气:3,9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确定护肤品无毒?塑料容器与化妆品的关系,从安全谈起=张丽卿老师格文引用

(2012-02-15 13:53:33)
标签:

张丽卿

保养

护肤

化妆

彩妆

风险

安全

监测

敏感

酒糟

玫瑰痤疮

荧光

塑化剂

分类: 护肤品与化妆品使用原则

补充说明:

很久很久以来,我们就知道「以阅读成分表方式理解保养品」?不!可!能!

那些达人、美妆部落客、广告漫天扑地来,让各位误以为「保养品绝对安全」。事实上,既然保养品会渗入体内(人乳样品中发现保养品防晒成分=论坛译文引介),它当然就会导致生理的问题。如果某个保养品会引发您的脸部发炎,进到血液中的该成分/该产品,会不会诱发乳癌?诱发肝癌?

您只注意「不要脸红、不要毛孔粗大、不要血管增生、不要黑斑」。我是医师,我担心您的乳癌,您的肝癌、您的免疫失调疾病风险。

补充说明中有许多文章,我们已经从逻辑中、从临床实证中发现了许多保养品可能的风险来源:

        厂商可能说谎:虽然说「保养品全成分标示」已成定局。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厂商可能放了不该放的东西,或者该放的东西没有放(民众送验美白霜 汞含量超标250=广告/新闻阅读)。

        厂商没有说谎,但是不知道自己的成分有杂质风险成分表上看不到的秘密不纯物

        就算知道全成分,根本不知道成分的绝对浓度:「99%+1%水」与「1%+99%水」标示可以完全相同(最多是顺序前后),然而成品完全不一样(「以阅读成分表方式理解保养品」?不!可!能!)。

        单一成分的短期安全≠长期安全:保养品厂商常常宣称「最新成分」、「最新研究」。然而从诺美婷(曲美)、Aspirin…等药物的长期观察,加上长期安全才是真正安全;谈「台湾眼科名医蔡瑞芳宣布停作LASIK雷射近视矫正术」这许多经验、教训;医学界很清楚「所有药品、治疗都必须长期监控」。然而,谁来监控保养品成分的长期安全?「我们让50位客人使用八个星期,保湿度上升56%」?50人太少!八星期太短!瞬间保湿度没有意义!

        单一成分长期安全≠混合成分长期安全:我们都知道,吃了某些药物之后,继续使用葡萄柚,结果会大幅增加或降低药效。保养品并不是单一成分的;即便果酸长期使用勉强安全,您知道「5%果酸乳液」中,其它的95%是什么?「果酸」与「防腐剂」及「定香剂」混合在一起,会不会出现化学或生理变化?

        就算什么都安全了,罐子仍旧是风险所在:保养品的研发厂商不会告诉容器制造商,他们配方中的商业秘密。反过来说,容器制造商辛辛苦苦做出一个新容器,也不会将「创新」的过程告诉保养品制造商。两个原先无害的产品,相处之后可能溶出有害物质,比方说热水与塑料杯。这个议题在保养品界还算是新议题,估计还没超过十年。张老师的这篇文章,就是在探讨这个问题。

结论!

我们知道「诚信」*「浓度」*「不纯物」*「长期安全」*「交互作用」*「容器风险」会是一个极为庞大,无法估计的风险来源。身为消费者,身为医师,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答案其实很简单:

呼吁建立「使用保养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我们不看过程、只看临床结果,只要不断监控,我们就知道安全或者不安全。这就是药物管制的精神:化妆品成分也需要上市后监测(PMS)!

如果您不接受肌肤监测,又坚持继续冒着「保养品风险」这就是黑斑、黄褐斑、青春痘、敏感、酒糟的来源呀!

如何确定护肤品无毒?塑料容器与化妆品的关系,从安全谈起=张丽卿老师格文引用

塑料容器与化妆品的关系,从安全谈起

今天到工业局开会,感觉高铁站有点陌生呢!从农历年前到今天,「闭关」了近一个月没出差北上过,很多工作也陆续在今天之前完成,心情上轻松些了!

想起昨晚200左右,完成«化工月刊»的专业文章,文章的主题是『塑化剂与化妆品产业链的关连』。内容主轴围绕在化妆品业如何斧底抽薪斩断塑化剂的纠缠。其中很大篇幅谈到「塑料类容器包材所含的塑化剂」与化妆品「内料」的牵连。

这虽是篇六千字的文章,但受限于主题,塑料包材的部分,不适合过度的叙述。就以简要记录的方式写在这个园地,提供给化妆品同业参考。

大家都知道PVC有毒,加热不得、装盛高油度食物会有渗出致癌物之虑。所以,不论是食品用容器或者化妆品瓶器,较为首选的都是PETPEPPPETG等材质。

这类塑料都是所谓的热塑性塑料,也就是要加工成形之前,必须混入相当比例量的塑化剂,才能增加柔软度使易于加工。

塑化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即大家最怕的DBPDMPDOPDEHPDINPBBPDIDPDEP等),基本上是不溶于水、可溶于油,更可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互溶。所以,当塑料容器装的是酒精、NMPTranscutol保养品常使用到的溶剂时,塑化剂将会持续的被溶出

塑化剂溶出,塑料的表面结构蜂巢化,于是,容器薄了或破了或表面雾化了。

塑化剂会含多少比例?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量在540%不等。二次回料的话,得加更多。所以,瓶盖、瓶口内塞、内垫片等,塑料业者昔以回料制作,对化妆品来说,是有溶出塑化剂的污染风险的。

谈到回料,就又不得不提荧光增白剂。塑料回收料因为质量差,所以,常会加荧光增白剂去提亮白度。

但几乎所有塑料用的荧光白剂,都可以「很容易」的被乳霜剂型的保养品给溶出。所以,不止塑化剂,还要记上一笔荧光剂。

接着,塑料瓶器还有什么风险?

        PPPE材质,怕低分子量的异丁烯、聚异丁烯、烷醇类、挥发性溶剂,会有塑料溶出。

        PSPETG材质,对极性合成酯、化学性防晒剂、香精,都会溶出雾化而变形。

        PVC更不用说,会释放出氯乙烯单体,保养品不考虑这种容器装盛。

        PET号称耐油、耐溶剂、耐弱酸,但不耐碱,装入10%KOH10%精胺酸,不久就侵蚀碎裂了。

化妆品的配方,越来越倾向运用各式各样的油性溶剂,不论是创造油而不黏腻、丝缎般轻盈触感、很快就吸收了或稀释成本等目的。

而即便是有机的、天然的配方,植物油一样能溶出塑化剂、荧光剂!

所以,容器的选配得更加小心,才不会嫁祸给使用人。除了化妆品业者必须更严谨面对容器及塑料配件之外,化妆品塑料容器的供应业者,也该对自己供应的容器做更多的把关,把安全的容器交给化妆品业,塑料业者责无旁贷啊!

在包装的选择上,真的不要自欺欺人的认为「塑料」比较环保、可回收、对环境较无污染。

部落格设置目的:

极致,只做对的事!为了帮助更多患者,极致希望获得高手们的分享。如果您对某种治疗非常有把握与医学证据,请告诉我们。极致会谨慎地评估,并且协助建立该治疗方案的肌肤监测原则与大力推广

专业敏感/酒糟/玫瑰痤疮肌肤治疗机构;特别是错误雷射/激光/医美/保养品后反黑、发炎、脱皮、粉刺与红肿、敏感问题

想定期获得真正的医学美容与保养品讯息?请订阅本部落格。这里还有「微博答客问」栏目开通说明更多影音视频档请按这里

补充阅读:

「以阅读成分表方式理解保养品」?不!可!能! 2011-09-06 17:16

为什么保养品「长期使用有危险」?=谈「实验室数据」与「长期追踪PMS数据」 2011-03-15 16:21

化妆品成分也需要上市后监测(PMS 2011-01-06 18:10

长期、大量的实体数据;唯一「有科学证据的安全」!(2010/11/10旧文章) 2012-02-06 21:53

「听细胞的声音」肌肤监测,「更」科学的诊疗方式 2011-12-31 17:08

呼吁建立「使用保养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 2011-01-06 16:11

保养品不是「绝对安全」!「漂亮美眉部落客」与「美妆达人」不应该随便推荐! 2011-11-15 12:30

「美容达人」与「雷射术后修复保养品」是忽悠?还是实证? 2011-11-11 12:06

人乳样品中发现保养品防晒成分=论坛译文引介 2011-05-20 15:10

陷入了护肤保养的完全迷茫期!?=微博答客问2011110401 2011-11-04 19:10

陷入了护肤保养的完全迷茫期!?partII=微博答客问2011110701 2011-11-07 21:29

长期安全才是真正安全;谈「台湾眼科名医蔡瑞芳宣布停作LASIK雷射近视矫正术」 2012-02-15 12:01

民众送验美白霜 汞含量超标250=广告/新闻阅读 2011-01-19 20:32

成分表上看不到的秘密不纯物 2010820

「以阅读成分表方式理解保养品」?不!可!能! 2011-09-06 17: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