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改变,一生美丽=北京marie claire杂志访问

标签:
反省感想皮肤科医师医学美容中年肌肤监测保养护肤化妆敏感酒糟玫 |
分类: 人生際遇 |

补充说明:
「被访问」的经验不少,谈人生感想的经验不多。
基本上,会谈「人生感想」的人,要不就是伟人,要不就是死人。我这种凡夫俗子,大约只有发发牢骚的命~
回头看,如果有些对得起各位的地方,显然是敝父母教导有方。如果不小心得罪了各位,实在是小子自己修养不足。
问一:
您是如何走入专业皮肤科医师的专业的(请叙述您是如何决定选择它为终身专业,它是如何引起您的兴趣、改变了您的想法、内心有怎样的触动等等)
答一:
我没有选择皮肤科做为终身职业,是我老爸帮我选的。
当年台湾的大学联考,我其实考上了二个志愿:台大机械系与北医医学系。我的力学与电子很强,甚至拿过台中一中的模拟考最高分(我是说,物理力学部分的模拟考试)。当时我非常、非常想往台大机械系发展,那年是1985年。 先父拿走我的志愿单,只准我填七个医科志愿,之后锁在保险箱中,直到缴交志愿卡。
我没有抗拒学医(我的生物学成绩也很好,极强),但是更想念电子与计算机。上了北医之后,大一又去校外参加一个计算机训练营,最后得了该营队的设计比赛第一名,然后就死了心。
现在想一想,时光如果能够重来,我还是想做电子人—我的个性太仔细、太严谨;跟人不断相处,真是很累…
大学毕业前,开始考虑选科的问题。因为「当医师」实在不是我的梦中职业,加上大四时就进了实验室,与张文和老师学习精神科用药的动物实验。大七选科,理所当然地就挑了精神科。
不料实习的时候,看到许多患者呆滞的眼神,加上几位女患者对我求爱—多半是情场失意,才搞出了精神病来—实习结束,立刻断绝了精神科的想望。
大五到大七我一直在做实验,当时带我的老师有二位;现任台湾的卫生署长邱文达老师,还有辅仁大学校长江汉声老师。他们二位对我很好,都希望能够让我学习神经外科或者泌尿科。当时犹豫了几天,决定选皮肤科。
当年的皮肤科,虽然不像今天这样热烈,还算是相对热门科系。我是经过台湾公务人员高考及格,才分发到了皮肤科当起住院医师。
为什么不走神经外科与泌尿科?很简单,我一直不想当医师,一直想用最少的时间投资在医学,剩下的时间看看书,写写小说。至于计算机行业,仍旧遗憾地想望着。
问二:
在走进这个专业之后,在之后这么多年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又是如何改变您的命运?
答二:
进入皮肤科领域,原先的目的是「医界逃兵」,也就是找个可以混日子的地方(据说罗大佑先生、侯文咏先生也是这样想的,才会选放射科与麻醉科)。如果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大概是我自律算是严谨的;虽然不想当医师,但是面对病患,还是兢兢业业地治疗,仔仔细细地评估。
这么多年的临床生涯,有件事是我印象最深,对我启迪甚大的。在我实习的岁月中,刚好有位总住院医师学长升任主治医师,而我们「见证」了他升任前后的日子。
这位学长是陈清祥医师,北医外科,一位非常严谨的学长。
我还记得很清楚,前一天他当总住院医师的时候,医师晨会时报告案例,老师们都赞不绝口;第二天升任了主治医师,晨会时再度报告案例,一样严谨,一样仔细…但是吴志雄老师(现任新北市双和医院院长)说了一段话,影响我直到今天。
他说:「陈医师,昨天您是住院医师,有什么问题,是主治医师负责。换句话说,您是有「老师」的。今天您是主治医师,将来所有的患者成败,都是您自己负责了。您再也没有「老师」,因此思考的方式,讨论的目的,要跟当学生的时候不一样了。」
那一天,我永远记得「升任主治医师就必须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后来学习C6靓颜光、学习肌肤监测;教导其它医师,甚至与患者沟通,写blog;秉持的概念都是「人是自己唯一的主宰,唯一的依靠;他人不能为我们作主,或者为我们负责」的逻辑概念。
问三:
是什么原因能让您这么坚定的相信自己的选择?又是如何让您对自己的专业所学和所为产生信念,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人生投入其中?
答三:
说实话,我一直很严谨于行医(所谓的「患者」,都是某人至亲的骨肉父母呀~),但是仍旧不热爱医学。我的所有学习,都是因为「要治好病人必须如此」,而不是「为了想成为绝顶高手的医师」。
我是个害羞的人,始终不认为应该站在面对人的第一线。
直到学习肌肤监测,第一次惊讶地发现「原来人们对于真实的世界如此盲目」、「原来连皮肤科医师都不懂保养品」、「原来保养品厂商根本不知道自己制造的是什么东西」,我才真正热爱起这个职业—仍旧不是为了医学,而是为了「某人的至亲骨肉与父母」。
我想学计算机,是因为那个世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相对之下,医学界的「排辈」、「道义」这些牵牵绊绊实在不少,未必符合黑白分明的逻辑。这是我这种简单的人难以适应的。深入学习肌肤监测之后,我发现医学最有趣的地方是「现实」:无论你的辈分如何,师承何人,你的思考是对的,逻辑是对的,治疗结果就会显现出来。「大师」如果治疗无能,患者一定知道。
是的,我再次发现「黑白分明」的世界—能够治好患者的就是大师,不能治好患者的就是庸医。這才是我們喜愛「怪醫黑傑克(ブラック?ジャック、Black Jack)」這套漫畫的原因,不是嗎?
这是我真正献身于皮肤科志业的开始—提供事实,我们可以改变世界!
问四:
相信您在行医这么多年一定有过许多帮助他人的案例,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对您而言最有意义的小故事吗?
答四:
很抱歉,我的记忆力不好,实在不记得患者是不是感谢了我。但是对于一路走来,启迪我逻辑思考的 庄逸洲老师;「允许」我将肌肤监测「带回」皮肤科医学界的蔡燕萍老师感恩非常。新加坡的吴胜兴医师,最早解开了我对「医学美容为什么不能回归医学?」的疑惑,也是我的恩人。
医师,最重要的是「不断思考」;这是我这个中年男子的心得。谢谢各位,坚持看完这无聊男子的中年反省~
部落格设置目的:
①
②
③
补充阅读:
医师应该大胆进取,还是谨慎保守?=微博答客问 2011081902 08/19/2011 02:41 pm
患者教育,应教导患者进行逻辑思考=医学美容时讯专稿采访 05/06/2011 09:05 pm
如果遇到「不认真看诊」的情况,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 03/17/2011 03:38 pm
虽然是岛屿,应当胸怀天下! 01/31/2011 02:19 pm
医疗广告与医疗伦理 01/25/2011 09:04 pm
台湾护理美容师训练发展史 11/25/2010 07:27 pm
公益与公平=谈「护理美容师」的训练 11/24/2010 10:2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