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破坏、后建设」谈除疤!?

标签:
除疤痘疤凹洞风险雷射激光断骨增高ilizarov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 |
分类: 青春痘、痘疤与痘斑 |

(如果您在海外,想要订阅本部落格电子报,以便更方便地阅读全部图文,烦请点击这里)
不知各位如何看待「医学」美容?几百场演讲的经验告诉我,普罗大众心目中的「医学」美容就是「快速」、「有效」。
(很有趣的是:「安全」往往不在他们的思考中—但是「出事」的时候,他们又理直气壮地认为:医学「美容」本来就应该安全呀!详见萝卜腿整型变垂足医师被诉)
许多提供医学美容服务的医师,对于医学美容的「快速效果」,最后终结出简单、爽朗的口号:「先破坏、后建设!」
健身房的酸痛=明天的强健体魄
所谓「先破坏、后建设」,指的是:「给予身体刺激/负荷,帮助身体更强壮」。从另外一个台语俗谚来说,就是「打断手骨反而勇!」
然而这样的假设是有「潜前提」的(<=从大陆「潜规则」学来的说法):「身体必须能够承受」+「刺激必须是适度的」。也就是说,如果受术者的身体不佳,或外界的刺激太大,就可能把受术者的身体压垮。
断骨增高…的风险!?
苏联Dr. Ilizarov在1972年提出「断骨增高」的想法;如同医学美容的「先破坏、后建设」概念,这种「把脚打断,渐渐扯高」的手法在学理上是正确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充满了风险。以下是中国医疗质量网络报告:
「专家强调,「双下肢延长术」…手术本身难度较大,风险也比较高,而大多数美容机构向咨询者推荐时,往往弱化甚至不提手术可能带来的种种风险,所以接受手术、希望长高的人大都不了解这种手术的风险。
专家还指出,即便是正规医院,也需要掌握了这项手术的、有经验的医生来实施双下肢延长手术,手术前还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排除先天性骨骼不愈合症等不适宜手术的可能…」
换句话说,如果盲目地对「玻璃娃娃(学名: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患者平均身高不及100公分)」实施断骨增高术,结果当然是一场悲剧。
任何治疗前提都是:不可以「盲目」!
回到「先破坏、后建设」的说法。各位应该可以清楚理解,这个说法的潜前提是非常重要的:「身体必须能够承受」+「刺激必须是适度的」。
对于「刺激必须是适度的」的部份,基本上取决于医师的经验(<=「新仪器、新技术」当然有「高风险」!),也就是前述的「掌握了这项手术的、有经验的医生」。然而无论医师经验多么丰富,只要「选错受术者」(<=比方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手术的失败是必然的。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排除先天性骨骼不愈合症等不适宜手术的可能」,因为…
先破坏,很可能无法建设!
如果「先破坏、无法建设」;「除疤」会发生什么事?
所谓的「除疤」,并不是真的把疤痕去除(<=除了「玻尿酸填充」之外);而是运用身体「受伤后自行修补」的能力,在磨除疤痕与周边组织之后,让这些疤痕与周边「一起长回来」;因为「同时长回来」,因此疤痕的状态就变得相对隐晦、不明。
各位细心的格友,可以发现我把几个字「红字化」;这些被强调的文字代表着「生长」: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了「先破坏、无法建设」的情形,除疤就可能功亏一匮;无法生长的结果,甚至会「形成一个更大的凹洞」。
结论:
无论您如何看待「医学」美容,医疗永远是医疗,永远必须「选择正确的受术者、给予正确的治疗剂量」。严格地检验受术者的皮肤,确保任何除疤行为「是可以忍受的」、「有机会恢复的」,这才是安全的医疗思维。
呼吁建立「使用保养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
补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