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知识点总汇

(2012-01-03 13:31:33)
标签:

知识点

教育

分类: 高三语文

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披文入情

教材篇目

《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单元目标

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及特殊文言句式。

2.掌握课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学习借用寓言说理的表达技巧。

4.学会归纳内容,概括文章的主旨。

5.能够正确把握和评价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

2. 准确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 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文言实词

(一)写出下列实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彭端淑《为学》) 边远的地方,边疆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庸俗,浅陋

(3)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阁序》)用于自谦

2.长

①cháng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长,与“短”相对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长度,高度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陈情表》)时间长,长久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广阔,深远

(5)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经常,长久

②zhǎng

(6)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其三》)生长,成长

(7)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年纪大的,与“少”“幼”相对

(8)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排行第一,老大

(9)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归去来兮辞》)首领,长官

3.除

(1)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台阶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清除,去掉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以功除岷州刺史。授命,任职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除了,除非

4.多

(1)川雍而溃,伤人必多。(《召公谏厉王弭谤》)数量大,与“少”相对

(2)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称赞,推崇

(3)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归去来兮辞》)大都

5.或

(1)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有人,有的人

(2)越人语天姥,烟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示推测,或许,也许

(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表示假设,倘若,假使

(4)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表示几种情况可供选择或动作行为交替发生,或者,有时

6.是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对的,正确的

(2)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琵琶行》)表示判断

(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这,这样,这个

7.适

(1)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往,到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出嫁

(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适合,适应

(4)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刚才,刚刚

(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享用、享有

8.狱

(1)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官司,案件

(2)天下狱二千余所,其冤死者多少相覆。(《汉书·刑法志》)牢狱,监牢

9.亡

①wáng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鸿门宴》)逃跑,逃亡

(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损失,丢失

(3)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苏武传》)死亡

(4)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退秦师》)灭亡,败亡

(5)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溃逃的军队

②wú

(6)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通“无”,没有

(二)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古义:小孩

今义:幼小稚嫩,形容经验不足或头脑简单

2.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之间或其成员之间互为亲戚

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间表达爱情的话

3.尝从人事,皆口腹之役

古义:仕途的事情,出仕

今义:人员外调任免事宜,人际关系

4.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即便如此,即使这样

今义:连词,连接分句,表示让步关系,即承认甲是事实,乙却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5.腹犹果然

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实际情况与预料的相同;连词,连接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与所预料的相符合

6.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苦衷)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了解;起诉

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悲苦

今义:辛勤劳苦;客套话,用于求助别人办事或感谢别人帮助办了事

8.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古义:蒙受

今义:洗澡;比喻受到阳光照射和雨露润泽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今义:小;少;微不足道

10.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古义:四季

今义:春季和秋季;人的年岁

1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

1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成立;理论、见解等根据充分,站得住脚

13.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古义:犹豫不决的样子

今义:逗留、徘徊;回旋环绕

二、文言虚词

写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恨晨光之熹微(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独立性)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往)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助词,的 )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代词,他(宋荣子))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结构助词,相当

于“的”)

2.其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代词,它)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反问语气)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代“知效一

官……而征一国者”)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也

(用在选择句中,表选择,连词,

可解释为“是……还是……”)

3.于将有事于西畴(介词,到)

俨骖于上路(介词,在)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介词,对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介词,被)

4.而风飘飘而吹衣(连词,表修饰关系)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关系)

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关系)

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关系)

5.为化而为鸟(动词,成为)

以五百岁为春(动词,当作)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语气词,“呢”)

有鸟焉,其名为鹏(动词,叫做)

若属皆为所虏(介词,被)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向,对)

6.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介词,因为)

优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谨拜表以闻(连词,而)

臣以奉养无主(连词,因为)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介词,凭着)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介词,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连词,因为)

三、文言翻译

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4.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5.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四、素材集成

《归去来兮辞》素材和话题:

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提示:陶渊明归隐田园,远离浑浊世俗,坚守节操。谓为官之道为“迷途”,不为五斗米折腰。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提示:感受自然,内心旷达,与外界万物融为一体,洒脱率真,回归天然。

《滕王阁序》素材和话题: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提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适用于人在困境中,要奋发有为。

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提示:珍惜将来岁月,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在这个旅途中,难免有得有失,不要斤斤计较,懂得放弃。无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只要奋勇向前,一定会有希望的。

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提示: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是指引人生奋斗的目标,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提高人生精神的境界。它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是无穷无尽、坚不可摧的,它能帮助我们战胜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因此青年学生应当“少年心事当拿云”,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这是利用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求知成才、实现自我价值的不竭动力和精神力量。

《逍遥游》素材和话题: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提示:善于借助于外物,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要善于借助于他人或大家的帮助。任何辉煌的成就,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

《陈情表》素材和话题:

1.李密初任蜀国尚书郎。蜀国灭亡以后,晋武帝征召他任太子冼马。他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直到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至汉中太守。

角度点拨:①平凡的孝行却是伟大的人间真情;②顾小家者才能爱大家;③面对选择,要多一份冷静,少一份浮躁;④退一步海阔天空。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提示:“孝”养长辈。李密对祖母的“孝”让我感受最深。现代社会发展神速,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从物质的角度看,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极为先进的。但是伴随着物质的进步,许多人的“精神”却越来越落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一些人身上逐步流失着,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蓝图非但无法实现,有些人甚至连自家的长辈也不奉养……

鸟儿尚且懂得反哺,人呢?作为高级动物,人更应该懂得孝敬长辈,这正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