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辛弃疾传》译文及试题
(2011-12-23 22:50:19)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语文复习及试题试卷 |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①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②,斩安国于市。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跋绍兴间诏书曰:“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与仇敌俱存也,悲夫!”人服其警切。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
10.A(度:丈量)
11.B(B连词,表顺承;A介词,用/介词,因为、由于;C助词,的/代词,这;D代词,……的人/助词,呢)
12.C(①主要表现辛弃疾勇敢,③主要表现辛弃疾法令严明,⑥主要表现辛弃疾办事效率高)
13.B(“又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有误,这应该是皇帝的命令)
14.(1)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共3分。采分点:“归朝”“期”“何以”各1分)
(2)出去严责监办的人,约定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共4分。采分点:“责”“期”“坐”各1分,语句通顺1分)
(3)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借此得以度过饥荒。(共3分。采分点:“连樯”“直”“济”各1分)
附:文言文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拜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一同学习,并称“辛党”。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慰劳军队,召见了他,赞许并接纳了他,授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的官印请求召见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商议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在众人中将他捆绑起来带回,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
皇上派辛弃疾来筹划建设营垒,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拿铜钱五万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经过估算各种费用上万计,辛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进谏的人以辛弃疾聚敛财富的罪名上奏朝廷,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前停止。辛弃疾接过来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约定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如期落成,辛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才消了气。当时连续下了几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辛弃疾问:“需要多少瓦?”回答说:“二十万。”弃疾说:“不要担忧。”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不到两天都齐备了,下属官吏都很叹服。军队建成,雄踞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
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辛弃疾督办赈灾工作。刚一到灾区,辛弃疾就在通衢大道上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放,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拿出公家的全部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买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借此得以度过饥荒。
辛弃疾为人豪爽, 崇尚气节, 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 结交的多是海内名士。曾为绍兴年间(1131~1162) 的诏书做跋说: “假使这些诏书出现在绍兴之前, 就不会有侍奉仇敌的奇耻大辱; 假使这些诏书实行在隆兴之后, 就会成就盖世奇功。如今这些诏书与仇敌共存, 可悲啊!”人们佩服他的敏锐深切。他曾说:“人活着在于勤劳, 应当把勤于耕作放在首位。北方人, 生活用品不必向他人求取, 所以没有大富大贫之家。南方人多经商, 故而不利农业, 再加上兼并之患, 就有贫富不均了。”所以用“稼”为自己的书斋命名。
辛弃疾曾经跟朱熹一块儿游武夷山,作了一篇名为《九曲棹歌》的赋,朱熹写了“克己复礼”“夙兴夜寐”为自己的两个居室题词。朱熹死后,他的学说被严格禁止,以至于他的学生和老朋友都没有来送葬的。辛弃疾写了篇文章前往哭拜,说:“他永不磨灭,流芳万世。谁说先生已经死了,他令人敬畏,就如同活着!”辛弃疾平素擅长填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
【注】 ①忠义人:马全福是一个起义抗金的中原豪杰,故称。 ②行在:皇帝出行所在的地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度马殷营垒故基度:考虑
B.卒不能夺夺:改变
C.逮其责领运籴籴:等到
D.贫富斯不侔矣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犹不能以之兴怀
B.弃疾受而藏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C.为江上诸军之冠
郯子之徒
D.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辛弃疾做事有主见、不受他人干扰的一组是
①即众中缚之以归
②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③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④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
⑤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
⑥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曾经带领人马冲入金营,将杀死耿京投降金人的张安国俘虏,押回南宋,献给皇帝。
B.辛弃疾为组建五百人的骑兵,先让人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又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虽然有人不愿意,但最终还得照办。
C.辛弃疾办事效率很高,不惜违抗皇帝的命令做事,最终使飞虎栅如期建成。他还发挥聪明才智在短期内置办齐了二十万片瓦,下属都非常叹服。
D.辛弃疾曾经为绍兴年间的诏书作跋,为不能恢复中原而悲叹。另外,他认为百姓应该以农耕为主,所以用“稼”作为自己的书斋名。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3分)
(2)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4分)
(3)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