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而”的意思和用法大全
(2011-11-12 19:25:49)
标签:
文言文虚词意义用法而教育 |
分类: 高三语文 |
【本义】像人们面部下垂的胡须——胡须。
【经典文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成语例释】大而无当: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经典文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恚愤而无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也?——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闻也
【成语例释】及锋而试: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侧目而视: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经典文言】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子产而死,谁其嗣之(继承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
(8) 表示目的关系,目的是,来,用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君臣固守,以吞周室——宁许以负秦曲——作师说以贻之——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这几处的以与而用法同)
3,人的画像如果须发俱备则栩栩如生——动词,相当于“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
【固定词组】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过关训练:
1、选出每组加点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B、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 不得已而为盗耳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
D、时天下无事,世人并以文义为业,而悫独任气好武
2、选出每组加点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B、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选出每组加点虚词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B、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C、闻而审,则为福矣 /
D、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翻译 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2 、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3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4、其母为言 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柰何?”
5、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6、君不若引兵疾走大 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7、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8、信乃令军毋斩广武君,有生得之者,购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