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模仿敏感期两岁 |
分类: 宝贝成长 |
我家宝贝祺祺两岁出头了,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叫我来!”
出门妈妈拿钥匙锁门,祺祺会喊:“叫我来,叫我锁门!”
进楼刷门禁时,祺祺忙跑到前面:“叫我来,叫我刷卡!”
妈妈说,我去做饭了。祺祺也连忙起身,“叫我来,我也去做饭了。”然后,他跟进厨房,把碗橱里的锅碗瓢盆拿出来摆在地上,“妈妈倒水。”“妈妈,冰箱里给我拿个西红柿。”“好了,水开了,我要把西红柿放进去。”
妈妈说,我去洗碗了。祺祺立刻放下手里的玩具,“妈妈,我去洗碗。你起来,我要洗碗了。”
爸爸在剃胡子,祺祺给爸爸抢过来,“我也要剃胡子。”
爸爸要把脏衣服塞进洗衣机,祺祺泡在爸爸前面,“叫我来吧,先倒洗衣液,再按这个按钮,就开始洗了。”
就是这样,不管大人干啥,小朋友总是要跟着屁股后面学,学完后就要亲力亲为地去操作一番。一般来说,我会满足他,让他自己动手做。也有时候赶时间,来不及等他,我就“专段独裁”地拒绝了他,不给他提供必要的帮助,虽然我眼明手快身手敏捷地完成了家务,但回头瞥见小家伙委屈失望的眼神,还有两只小手捂在胸前的渴望,我就充满了自责。
可是,两岁多的孩子,为什么看见别人干什么,自己也要干什么呢?
翻开《捕捉儿童敏感期》,我找到了答案,原来两岁多的宝宝到了模仿的敏感期。
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就好像儿童可以停在某一种系列的动作中,然后将此动作重复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由于它是身体的,因此是动作的模仿。这也是刚开始的模式,发展到后来,当然是对更抽象的事物的模仿。比如,语言的模仿、个人气质的模仿、风格的模仿……
对于儿童,模仿可以是一种获得愉快、力量、财富或别的渴望目标的自我意识的尝试。
原来原来,孩子是在模仿中尝试和学习啊:学习如何使用钥匙,学习做饭的步骤,学习用洗洁精刷碗,学习剃胡子,学习使用洗衣机……这些都是学习啊,不是非得一本正经地坐在课堂上听课才算是学习,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学到的都是生活的技能啊。想起很多父母抱怨独生子女什么都不会做,其实,父母更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我抱怨孩子的时候,能想起过去曾经拒绝过孩子亲力亲为的学习吗?
就如书中所说,动作方面的模仿是初级阶段,回想我们自己的成长,我们不也是在模仿老师,模仿明星唱歌,模仿音乐家弹琴,模仿画家作画,模仿作者写作等等中,一步一步地长大吗?模仿,让我们欣赏美靠近美走向卓越,最终会形成自我的风格。
因为懂了,所以我不再“独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尽情在模仿中发展自己。
一天,爸爸说,我去上班了。孩子也说,我也去上班了。
于是,早早出门,一家三口,两人骑车一人跟班走在上班的路上。五分钟的路途,三人浩浩荡荡地走了半个小时。跟爸爸一起骑车,跟爸爸上电梯,跟爸爸去公司,工作五分钟后,跟爸爸下楼,对等着的妈妈说,“我下班了。”于是,和爸爸挥手说再见,心满意足地同妈妈走向回家的路。
亲爱的宝贝,你下班时骄傲自豪满足的笑容,真让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