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宜园二十八景遗存1

(2012-01-23 13:06:22)
分类: 日下古迹

读近期报纸,静宜园二十八景要逐步恢复,欣喜之余,又有些怅然。静宜园大部分景点属于建筑小品,工程并不繁重,且已复建数景,但香山现有主要建筑也有三十年乃至百年历史,具有一定文物保护价值,所谓恢复原貌不是一拆了之那么简单。

 

我对二十八景的兴趣始于2005年,力求遍寻遗址,但仍有青未了、驯鹿坡二处没有发现,现借机将我数年前傻瓜相机拍下的照片及旧文贴出。

 

内垣诸景:

1勤政殿:进入宫门即是静宜园二十八景的第一景——勤政殿。该殿东向,依山为屏,为全园的正殿,因康熙在西苑(今中南海)、雍正在圆明园避暑时处理政务的地点都称勤政殿,本殿亦以此为名。勤政殿面阔五间,内额“兴和气游”和两侧对联为乾隆御笔,前面临月河,后有假山叠石环绕,南北配殿各五楹,20022003年,勤政殿及配殿得以复建,金碧辉煌,内设静宜园全盛时期的全景模型和二十八景图。

月河原有源头出自碧云寺,经正凝堂、致远斋,由殿右岩石中涌出。后山有小径曲折东向,是一处平冈,“漆以周垣,奥室数楹,颜曰静寄”。勤政殿北为致远斋,正房南向五间,西侧为韵琴斋,听雪轩,东为正直和平楼。现均无存,在其基址上盖有办公用房。

修复难度:主体已修复http://s6/middle/6c2b1b89tb72b2a607785&690

 

2丽瞩楼:由勤政殿后穿过石山,经过西面的一片开阔地带,即是横云馆(又作横秀馆),馆后设一牌坊,坊后双层五间楼宇称丽瞩楼,因山为基,背西面东,为远眺之所。楼西有多云亭,南有日夕佳亭,北有寄清轩。目前尚有一亭名多云亭,其余地基上已建起宾馆式样房屋一座,属非游览区域,估计已无遗迹可寻。

修复难度:★★★★遗址已被大量房舍占用

  

3绿云舫:位于丽瞩楼西南,仿承德避暑山庄云帆月舫建造,内设斋堂,“是处绿阴稠,烟霞常荟蔚”,现不存。

修复难度:★★★遗址已被占用
http://s13/middle/6c2b1b89tb72b2b5c500c&690

 

4虚朗斋:沿丽瞩楼、绿云舫南行,穿过一座石桥,可到达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即为全园主体虚朗斋,又称作“中宫”,四面皆设宫门。虚朗取“澹泊宁静”之意,其内有众多院落,主要建筑有:书禅室(位于南部)、学古堂(中部)、郁兰堂(东部)、贮芳楼(西部)、物外超然(北部)等。斋南部有石渠,引水蜿蜒流入。学古堂四周曲廊环绕,御题二十八景的石刻即镶嵌在回廊墙壁上。这部分建筑不雕不饰,是清帝用来作画临帖的去处,“南为曲水,藤花重蔓厦其上”。虚朗斋东宫门外有两石径,南达香山寺,东抵带水屏山。

相传虚朗斋所在地原为永安村,被毁后遗址上曾办学校,五十年代成为饭店,现在彻底湮灭,成为更加宏大的香山饭店(1982年建,占地三万平米)的地基,万劫不复。大概是念及前缘,在饭店花园里仍然仿建了虚朗斋前曲水流觞的景色。顺便提一句,建饭店地基时,这里曾发掘出明代御马监刘忠的墓葬。

修复难度:★★★★★★几乎不可能修复

  

5璎珞岩:在带水屏山西,虚朗斋北,横云馆东?这里有清泉涌出,因势叠石造山,形成小塘,并引流徐徐沿山道下行。岩上建敞轩“绿筠深处”,岩下建清音亭,以为遥相呼应。此景已经重建。

修复难度:主体已修复
http://s12/middle/6c2b1b89tb72b2b26e2cb&690

 

6翠微亭:位于璎珞岩东南不远处,附近“千章绿阴”,风景如画,1991年复建。

修复难度:主体已修复
http://s14/middle/6c2b1b89tb72b2c3471fd&690

 

7青未了:翠微亭以东又一观景亭。香山南山众峰苍翠,可以远眺玉泉山和京都。亭取杜甫诗句为名,言谓不必等岱岳即可领略其盎然诗意。

修复难度:★仅有一亭,容易修复

  

8驯鹿坡:在青未了亭西侧岩际。曾在此放养宁古塔将军入贡的东北驯鹿,以其“在中原不假为用,放诸长林”。

驯鹿坡西原有龙王庙,下有双井,其上为蟾蜍峰。双井的泉水向东北注入“松坞云庄”池内,再入知乐濠,经清音亭,过带水屏山出园。

修复难度:★★建筑修复不难,但放养驯鹿有难度

  

9蟾蜍峰:明代即有此景,称虾幕石,至今尚存,是一块昂首东望的天然岩石,因其形得名。

修复难度:景物尚在
http://s9/middle/6c2b1b89tb72b2aa7c2f8&690

 

10栖云楼:蟾蜍峰北稍东为松坞云庄,宫门三楹,正殿五间,东面有“凭襟致爽”楼,后为二层小楼即栖云楼,“右倚层岩,左瞰远岫”。楼与主殿有步廊相接。金章宗在此梦到泉水涌出,名“梦感泉”,也有传说中把主人公换成了忽必烈。南山坡上有乾隆御笔“双清”,栖云楼1860被焚,仅存殿基,熊希龄利用旧址修建了别墅,后因毛泽东等开国元勋的入住而名声大噪。

修复难度:★★★★★遗址已成为红色纪念地,难于全部复建
http://s2/middle/6c2b1b89tb72b2beca29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