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八里桥和石道碑
| 分类: 日下古迹 |
http://s12/middle/6c2b1b89t9275dae891bb&690
通州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是京东重镇,连接京城与通州之间的大道是南北商贾、仕宦往来的必经之路,到了今天,这里仍是北京最繁忙的交通线。
八里桥正名永通桥,与通州相隔八里,故有此俗称。该桥横跨通惠河,属进京要地,昔日风景也是绝佳,“长桥映月”是古通州八景之一。
永通桥为三券石拱桥,建于1446年,长 50米,宽16米,与卢沟、朝宗、弘仁并称拱卫京师四大石桥,1959年成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八十年代数场大雨,永通桥两次受损,为护桥泄洪,在桥北设分流渠,上建三洞水泥桥一座。
1860年9月21日,著名的八里桥之战就发生在此处。
http://s2/middle/6c2b1b89t9275db258721&690
http://s15/middle/6c2b1b89t9275db535ebe&690
京通大道始于金代,一直为土路,晴天三尺土、下雨满地泥,既不利于交通,雍正年间,清世宗下令修建自朝阳门到通州粮仓的石道,道边并植树绿化,工程费时十月。为宣扬其“德政”,特设立石道碑于道侧。碑原有亭,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之手。
该碑高5米,宽1.6米(尺寸正好是永通桥的十分之一),高大壮观,与八里桥相对,也是通州大道上的一景。1979年,石道碑成为县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加建重檐碑亭保护。
1984年,永通桥和石道碑一同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middle/6c2b1b89t9275db905650&690
http://s5/middle/6c2b1b89t9275dbaef3e4&690
八里桥战斗中,僧格林沁的帅旗就飘扬在桥上,败退的清军向这里聚集,联军也向八里桥追击,火炮集中攻击桥面,桥上遍布战死的清军和翻倒的大炮。清军在八里桥的惨败,导致北京门户洞开,再也无法阻挡英法联军对京师和圆明园的蹂躏。
石道碑也深深吸引了侵略军的目光。他们误以为这里是墓地,法军统帅孟邦托(后被封为八里桥伯爵)很想把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运回法国,如埃及方尖碑一样安放在巴黎某个广场上,法国海军表示,这样巨大的石碑难以运走,他还对此怅然不已。当然,在见识了圆明园的壮丽之后,估计他不会再对石道碑感兴趣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