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知识点
(2010-10-12 17:04: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文学习 |
《少年闰土》知识点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1936),原名周树人,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当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刚揭开序幕,鲁迅就用犀利的杂文和新颖的小说为它呐喊奔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世界名著。
▲课文题解
本文选自 鲁迅先生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中的“闰土”,是小说中“我”少年时代的朋友。“少年闰土”生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农村凋敝,农民生活非常困苦。
课文节选的是作者回忆闰土少年时代和“我”相处的几件十分愉快的事情,刻画了一个海边农村少年可爱的形象,表现了“我”与闰土深厚的情谊, 抒发了“我”热爱劳动人民,向往农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零散知识
1、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答:作者在写闰土外貌时,主要抓住了“紫色的圆脸”、“头戴毡帽”、“项戴银项圈”这三个特征。“紫色的圆脸”中“紫色”是闰土在田地里风吹日晒的结果。
2、闰土和“我”见面后,跟“我”讲了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闰土什么特点?哪件是作为重点来写的?
答:闰土和“我”见面后,跟“我”讲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四几件事,其中看瓜刺猹这件事是作为重点来描写的。课文中先后两次提到这件事。
从这些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孩子,尤其是看瓜刺猹这件事,表现了闰土的勇敢机敏。
▲词语理解
1、如,“便是”,就是的意思。
2、“没有知道”,就是不知道。
3、“无端地觉得”,就是没有原因地觉得。
4、“素”,向来的意思。“素不知道”是说向来不知道。
5、“如许”就是“如此”。
6、“先前”,就是以前。
7、“单知道”,只知道。
▲辨多音字
1、“正(zhèng)在厨房里”与“正(zhēng)月”
2、“仿佛(fú)”与“神佛(fó)”
3、“五行(xíng)”与“银行(hánɡ)”
4、“供(gòng)品”与“供(ɡōnɡ)养”
5、“畜(chù)生”与“畜( xù)牧业”
▲难句分析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是怎么的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意思: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的用法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而“无端”一词则是“说不清原因”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2、我素不知道天下这许多的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去卖罢了。
意思:“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前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这句话从两个方面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许多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有可能被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从未接触这些事,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意思:“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面高墙上的四角”指“我”和“往常的朋友”们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对广阔天地、农村生活的向往。
▲《故乡》节选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