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有“心事” 儿女莫忽视
(2013-07-17 23:59:56)
花开又花落,一岁一枯荣,“优雅地老去”是每一位老人和子女的心愿。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人到老年,身体各项功能都不可避免地开始出现退行性改变,许多人往往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病,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起着人体发动机的作用,每分每秒,任劳任怨,如水泵般推动人体血管里的血液流动起来,源源不断地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旦心脏出现问题而消极怠工,那人体的健康就会出大问题了,在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时,极易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引发心衰。
心衰猛于虎,早治是关键
心衰猛于虎,其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与恶性肿瘤(癌症)的治疗策略一样,对心衰的治疗要防患于未然,出现问题要及时尽早医治。研究证实,临床上的正确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心衰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然而与其他年龄段的心衰患者相比,老年人心衰时往往并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般模样”,有些患者并没有劳累后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也没有夜晚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等表现,甚至多表现为非循环系统(心脏)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一不小心,别说老百姓,就连一些医生都有可能“被骗”,导致疾病的治疗被延误,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几种症状,需要慧眼,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1.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憋气 。老年人没有长期吸烟史,没有呼吸道疾病,没有感冒、受凉,突然出现刺激性咳嗽、咳痰、伴或者不伴憋气,按照支气管炎治疗无明显效果时,应想到心衰可能。
2.头晕、焦虑、烦躁、嗜睡等精神症状。 临床上可以见到有些老年人出现心脏功能不全时,由于老年人心输出量下降,在老年人常有脑动脉硬化及供血不足的基础上,心脑供血进一步减少,加重大脑缺血。从而出现焦虑不安、嗜睡、甚至短暂意识障碍等,因此家有老人不明原因出现精神差,白天夜里打瞌睡、易怒、烦躁时,除求助于神经内科外,要密切观察,排除早期心衰,以免造成误诊和漏诊,贻误对患者的治疗,甚至失去治疗机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3.年轻时没有支气管哮喘,老年突然出现“哮喘”症状。一般而言,支气管哮喘发病多在青少年,很少有60岁以上才第一次初发哮喘的,以哮喘为伪装的老年心衰极具欺骗性,这样的患者在很多时候,心衰时的症状并没非口唇青紫、大汗淋漓,有些老年患者尽管肺里有哮鸣音,但可以在屋里自由活动,其状态与常见的支气管哮喘极其相似。
多和爸妈谈谈心,让心衰无处遁形
老年人心衰症状虽不典型,但由于各脏器功能储备差,一旦错过早期干预,往往容易在种种不良诱因的打击下病情急转直下,因此家有老年的儿女们要多和爸妈谈谈心,仔细观察,脑子里多根“可能心脏出问题”的弦,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及时化解老人们的心事。可以说,只要想到了,有时候一张简单的胸部X光片就能发现早期心衰的蛛丝马迹,再加上心脏医生的体格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心衰会立刻无处遁形,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