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动是把双刃剑,科学运动,预防猝死

(2012-11-20 15:47:38)
标签:

杂谈

 

   报载,21岁的大学生猝死在广州马拉松赛场上,引起国内关注。

   从以前的朱刚、曹春鹏、海曼这些专业运动员倒在马拉松赛场上游乐场上普通人,运动性猝死,这个看似遥远的杀手披着健康的外衣开始进入普通人的视线。据统计,在参与运动的人群中,每年的运动猝死发生率约二十五万分之一,这其中,非专业运动员的发生率更高。

  什么是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仅几十秒、几分钟是运动猝死的重要特征。

  什么原因造成运动猝死?

   目前运动猝死的发生原理还没完全清楚,其原因可能如下:人体在进行紧张激烈的运动时,代谢速率增快,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心肌需氧量增加,易出现 心肌缺血缺氧及心肌应激性改变。持续的心肌缺血可能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冠脉灌注,同时运动时血液游离脂肪酸产生的速率加快,血液的高凝状态以及心肌 的应急性改变,均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某些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就会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另外激烈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血压波动, 运动中血压快速升高及在激烈运动骤然停止时血压过度下降,极易诱发脑血管意外,导致猝死。

  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

  1.运动要遵循有恒、有序、有度的原则。非运动员参加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应在一个月前开始锻炼,逐步增加运动量。患上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麻疹等疾病后,要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参加运动。

  2.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要加强体检,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体检。有晕厥病史以及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我国运动性猝死的发病高峰较国外年龄偏低,所以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健康检查。

   3.加强运动保护。测脉搏是简单易行的监测手段。一般来说,低强度运动后的脉搏应该在运动后510分钟恢复正常,中等强度运动后恢复正常的时间为 2030分钟,高强度则为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如果运动中出现胸痛、胸闷、头痛、晕厥、心动过速、异常的呼吸困难和疲劳等情况,可能就是运动性猝死先兆 症状,必须马上停止运动。

  4.遵守适度运动的科学原则,防止过度运动和过度紧张,运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进行整理活动,减少心律失常的出现。

  近年运动性猝死备忘录(部分)

  1988,美国女排主攻手海曼猝死赛场

  1998921,短跑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会金牌得主乔伊纳在睡梦中猝死

  20001021日,青岛颐中二队球员曹春鹏在全国青年联赛中猝死

  200114日,前中国男排国家队副攻手朱刚在训练中因心血管疾病突发不治身亡

  2003626,喀麦隆国脚维维安·福猝死

  200448日晚,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猝死

  2004125日,本菲卡队的球员米克洛什·费赫尔在比赛中得到一张黄牌后突然倒地死亡

20081013日俄罗斯最有前途的冰球之星切列巴诺夫,猝死在赛场。

2007828日,西甲联赛首轮,塞尔维亚球员普埃尔塔倒在了球场上

200925日,环卡塔尔自行车赛中,车手诺尔夫猝死。

2009219日,悉尼奥运会女子链球冠军斯科利莫夫斯卡训练时猝死

2009年,南美版达喀尔拉力赛第四赛段,49岁的法国摩托车手帕斯卡·特里猝死在赛段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