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信 任 飞
昨天很多门户网站都刊登了“央视称医院唯利是图导致我国医疗输液泛滥成灾”这样的给力报道,笔者非常认同其中的主要观点,当下中国医院里的确存在某些过度医疗现象,比如滥用抗生素,比如输液过多,比如检查过多,这些种种的存在,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就其原因,正如其节目中提到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普通老百姓对医学上的误解,也有一些临床医生在可能的利益驱动下的道德偏离。
但于我,一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眼中,“医院唯利是图导致我国医疗输液泛滥成灾”这样的标题,仍然让我觉得主流媒体在对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现状上的再次误导及归因判断的“简单化”。
节目中,央视给大家给出了一个看似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一位80岁的老医生,从医这么多年,近20年来只给一位小朋友开过一次肌肉注射。这样的例子似乎在给全社会传递这样的信息:1:真正的有良知的好医生是从不给患者输液的;2. 孩子得了病,不管是什么病,不用输液也能好。基于前2个推论,第三个推论似乎更是顺理成章了:给患者输液的医者们大多数是唯利是图,黑了心肠。。。。
殊不知,这样的典型,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殊不知,这世界上有多少疾病是必须通过输液、检查、甚至手术等进一步检查、治疗才能治愈的,甚至倾家荡产最后也人财两空的。本人无意诋毁这位医界老前辈,但可以想象:这位不打针爷爷的事迹如果是真实的话,那么他这几十年来,看的患者可能大抵是些头痛脑热的轻症患者,而这样的疾病,比如感冒,本身就是自愈性疾病,本身不需要更多的医疗干预就能自愈的。
坦率的讲,这样的典型,在稍有点临床经验的医者眼中,只能平添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且,这期节目中,通过白岩松和其他主持人之口,明白无误地向大众传递出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鼓动患者就医时要留个心眼,对医生的医嘱要有所保留。
我想,作为一个官方的喉舌,这样的情绪化的导向是值得商榷的。
个人认为,当今医患矛盾日趋尖锐,纠纷不断,直根本原因就在于医患之间失去了基本的信任,正如本人2年前曾撰写的博文《看病如相亲,非诚勿扰》中所陈述的那样:患者总是担心自己得不到最好的治疗,担心医生拿回扣,开高价药、要红包,甚至医生的很多正常的治疗、开药行为都被患者或者家属怀疑,曲解,如邻人窃斧,继而怀疑一切,最终对整个治疗方案都发生怀疑。而医生方面呢,由于严酷的医疗环境,由于政府要求的所谓的举证倒置,所以任何医疗行为都要找出所谓的“客观证据”,所以病人只要有主诉,有不舒服,医生出于自保,一般都会给你查个“底朝天”,很简单的道理:你有主诉,我给你省钱,不给你查,出了问题一定是我的责任,所以我不得不查,你主诉越多,花钱就越多,钱花多了,病人自然就会有意见。这样双方的偏差,缺乏彼此的信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我想,主流媒体中的这种火上浇油,是要不得的。媒体应该给医患之间重新培养、树立相互信任尽到应该的社会责任,让信任在医患之间飞,飞的越久,越高,医患双方都会更轻松些,就医/行医环境更宽松些,而“看病如相亲,非诚勿扰”这本身也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