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2010-07-02 06:04:00)
标签:

杂谈

                        不要如此迷恋哥。。。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近日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FDA)宣布:强烈建议孩子家长停止给儿童或者婴幼儿继续服用强生公司生产的泰诺林和美林口服液等系列,涉及40多种非处方产品,厂家已宣布开始召回。


  FDA发言人称:尽管这些药物可能造成的损害近期还不可知,但召回的部分产品中存在成分、纯度等质量问题,没有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在进行进一步调查 前,FDA强烈建议家长们停止给宝宝们服用上述产品,以免给宝宝身体造成伤害。


    在后续的新闻发布会中,全球知名品牌美国强生公司称,这次出问题的原因是由于该公司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药厂因为大量灰尘及生产环境、生产原材料污染,导致这些批次的药物质量不符合标准。强生中国更是高调强调:此次药品召回不包括中国市场。


国际豪门强生制药当下颇有些多事之秋的尴尬,其旗下的婴幼儿食品、药品频频出现质量门。2009年3月强生婴儿护肤用品被爆含毒;2009年11月、12月间,在美国FDA的强制要求下,强 生召回了约500个批次的包括畅销药泰诺、布洛芬等在内的止痛药品。而这次,中招的竟然是全世界婴幼儿都普遍使用的美林、泰诺林等药品


据我所知,泰诺林、美林口服液在国内正广泛使用,“美林”和“泰诺林”连续多年稳居我国婴儿用药的“三甲”在很多医院儿科是常规药物。在很多家庭,上述药品均是宝宝发烧、感冒的首选药品。记得几个月前俺家宝宝发烧,我给他服用的就是小美林口服液!!令人吃惊与意外的是,这样几种在医院、门诊广泛使用的药物竟然存在问题,试想,若不仅仅是药品生产问题,而是药物本身可能侵害孩子们的健康,其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上海强生制药一再表示,本次药品召回不涉及中国市场,但仍难消除中国家长的担心。也许,对更多中国宝宝的家长来说,其面临的困惑远非某种具体的药品可用或者不可用,而是如同当年的祥林嫂的两难:


原以为只有冬天才会有狼,没想到春天也会有


    人们不禁要问:连百年老店强生制药这样的国际豪门都会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还有谁能保证孩子们的用药安全?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对国际洋品牌有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感,外国造的东西再差也比中国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的背景下,在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的阴影下,中国的老百姓似乎没有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我国民族产业的某些产品确与国外产品存在差距,有些无良厂家急功近利,利欲熏心,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使整个民族产业失信于国人。所以中国老百姓心甘情愿的花更多的钱购买价格更高,但质量似乎更可靠的国际大牌的产品。


     然而,这种“花钱买放心”的“信任”,正面临着一个个考验。大家知道,越来越多声名显赫的洋品牌,从食品、化妆品、服装到电器、汽车,接二连三的陷入各种各样的“召回门”“质量门”,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丰田、本田、现代和通用全球正在掀起汽车召回热潮;东芝、富士通、NEC、HP等4个国际知名品牌的5个型号笔记本电脑被责令停止销售,并予以立案调查;身陷“结石门”的多美滋再次被曝大量添加麦芽糊精压低原料成本含量超过30%全球制药巨头强生公司则“旧伤未愈,再添新伤”,最近又一国际豪门诺华被爆其旗下治疗乙肝的药物“素比伏”因严重不良反应而致人死亡。。。。。林林总总的“门”们,正一点点吞噬着中国老百姓对国际洋品牌的信任与忠诚度

  虽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是生活常态,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国内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国外巨头们也并非如他们宣传的那般很好很强 大。特别是在医药行业,国民对外资药物与设备的迷信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行业。这其中,当然有外国企业在技术上的确超过我们的一面,但另一面则是我们还不习惯认可自己,还对自己国货持异种眼光看待。


就我个人体会,在德国、甚至整个欧洲的商场里,“中国制造”遍地可见,从生活用品到家用电器,有时你甚至很难找到一个没有中国烙印的商场,即使很多德国名牌也是委托中国制造;另一方面,在医疗技术方面,与我目前工作学习的德国最好的德国心脏中心相比,就常规日常诊疗工作上看,阜外医院的水平决不在其下,每每与德国同事谈起我们在国内开展的工作,他们都很惊讶与认同。


所以:一个产品,质量是其生命线。如果没有质量保障,即使它再“血统高贵”,再国际大牌,再危机公关,消费者的忠诚度也是有限的!


不要太过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