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国际豪门强生制药当下颇有些多事之秋的尴尬,其旗下的婴幼儿食品、药品频频出现质量门。2009年3月强生婴儿护肤用品被爆含毒;2009年11月、12月间,在美国FDA的强制要求下,强
据我所知,泰诺林、美林口服液在国内正广泛使用,“美林”和“泰诺林”连续多年稳居我国婴儿用药的“前三甲”,在很多医院儿科是常规药物。在很多家庭,上述药品均是宝宝发烧、感冒的首选药品。记得几个月前俺家宝宝发烧,我给他服用的就是小美林口服液!!令人吃惊与意外的是,这样几种在医院、门诊广泛使用的药物竟然会存在问题,试想,若不仅仅是药品生产问题,而是药物本身可能侵害孩子们的健康,其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上海强生制药一再表示,本次药品召回不涉及中国市场,但仍难消除中国家长的担心。也许,对更多中国宝宝的家长来说,其面临的困惑远非某种具体的药品可用或者不可用,而是如同当年的祥林嫂的两难:
我原以为只有冬天才会有狼,没想到春天也会有!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对国际洋品牌有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感,“外国造的东西再差也比中国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的背景下,在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的阴影下,中国的老百姓似乎没有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我国民族产业的某些产品确与国外产品存在差距,有些无良厂家急功近利,利欲熏心,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使整个民族产业失信于国人。所以中国老百姓心甘情愿的花更多的钱购买价格更高,但质量似乎更可靠的国际大牌的产品。
虽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是生活常态,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国内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国外巨头们也并非如他们所宣传的那般很好很强
就我个人体会,在德国、甚至整个欧洲的商场里,“中国制造”遍地可见,从生活用品到家用电器,有时你甚至很难找到一个没有中国烙印的商场,即使很多德国名牌也是委托中国制造;另一方面,在医疗技术方面,与我目前工作学习的德国最好的德国心脏中心相比,就常规日常诊疗工作上看,阜外医院的水平决不在其下,每每与德国同事谈起我们在国内开展的工作,他们都很惊讶与认同。
所以:一个产品,质量是其生命线。如果没有质量保障,即使它再“血统高贵”,再国际大牌,再危机公关,消费者的忠诚度也是有限的!
不要太过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