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续校园血案思考:泛自杀化的抑郁症?

(2010-04-30 23:25:00)
标签:

杂谈

   

Hongtao in Cologne Cathedral


           连续校园血案思考:泛自杀化的抑郁症?

 

终于上完了德语课,通过了考试,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写点东西。

 

下午从心脏中心的主楼出来,看到院子里盛开的樱花。微风略过,点点落英随风飘逸,再看地上,已然缤纷。


生命如此美好,也如此短暂。


看到今天的新闻,35天内连续发生5起校园血案,社区医生杀人案似乎开启了潘多拉的盒子,其典型的社会轰动性和示范性,使幼小的无还手之力的孩子们成为一系列凶手们攻击的对象。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盗亦有道。突破针对性,对社会不公、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泛化成对全社会的仇视和愤恨,这无疑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我看来,极端的黑手指向手无寸铁的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年幼的孩子,这不能不说是全社会最大的耻辱。


今天还收到了朋友们转来的邮件,说的是一些律师在为当事人辩护中被非法拘禁、殴打、甚至吊销律师执照的事情。在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基石的黑龙江高级法院里,竟然会发生如此践踏、无视法律尊严的事情,真是令人无语。试想,连律师他们自己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都维护不了,何况普通人的命运!


于是想到,如果一个人受到了社会不公,收到了不法侵害,如果能有正常、有效的渠道去解决,去倾诉,他还会最后走上极端的道路,把不满泛化成对全社会的仇恨吗?


至少,一个畅通、有效的渠道可以让民众有一个最后的的寄托,哪怕是心理安慰也行。司法腐败和各级政府一些官员的傲慢、不作为与漫不经心,挡住了普通民众寻求公平正义的最后一点光亮。


在西方,在我看来,宗教信仰就是一个重要的的“社会稳定器”。至少,有所依赖,有所敬畏。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在我看来,以一个普通医生的角度,这些血案更像是“自杀性袭击”。凶手们行凶之前,似乎死意已决。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其实是选择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不过是临死前把罪恶的手伸向了孩子。


记得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认为有些极端的杀人案件,比如杀害自己亲人,杀害自己子女的凶手,排除精神疾病外,可能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其所作所为可能是一种“泛自杀”行为。


长期挣扎在社会底层,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而上诉无门,解决无门,漫漫人生,毫无希望,那需要怎样坚强、强大的内心去面对啊。


生命如此美好。。。。

 


宏涛于柏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