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天性心脏病宝宝的手术时机

(2008-09-29 12:04:00)
标签:

杂谈

 

        摄于香港2007

------ 兼回答网友咨询

 

   这几天收到一些博友的来信咨询,内容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宝宝的治疗问题,除了单独答复了之外,这里就常见的问题,做一个大概的回复。

   先天性心脏病一般而言,早发现,早治疗。与国外相比,我国患儿的主要问题是就诊时间偏晚,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

   对于法洛氏四联症以上的复杂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因为病情复杂,千变万化,所以治疗方法、效果不能一概而论,一般需要进行心血管造影等检查,所以建议来大的心脏中心进行必要的检查,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法。这类病人里面,有些是可以根治的,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可以一次除根的。有些是不可以根治的,只能做一些减轻症状的手术,甚至需要二次甚至三次手术后仍然达不到根治,只是能够减轻孩子紫绀程度,改善症状的。当然,还有一些复杂畸形,就目前的医疗水平下,我们仍然是未能为力的。

   对于法洛氏四联症,目前我们倾向于早期手术。早期手术的优点很多,因为相对专业,这里就不细说了。国外最好的心脏中心三个月内患儿手术死亡率约在1%左右,本人曾经统计过我们医院(阜外医院)过去10年的6个月以下法洛氏四联症的手术效果,死亡率在4.5%,而同期1岁以上法洛氏四联症的死亡率在3%左右,3岁以上手术的患儿死亡率就更低了,约在1%左右。个人认为,6个月以下法洛氏四联症进行手术,与早期手术的益处相比,4.5%的死亡率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的手术时机选择也不能一刀切,但有关文献显示,2岁以前做手术,肺的损害是可以完全可逆的。这就是说2岁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点。

   室间隔缺损根据位置不同而决策不同。对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4mm以上的需要手术,4mm一下的可以观察。一般而言,1岁半以前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有自行愈合的可能,但1岁半之后还没有愈合,那么以后愈合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当然,也有文献报道5岁前有愈合的可能)

    4mm以下的小室缺的手术抉择更多的来源于患儿父母,更多的来源于社会因素,如心脏杂音,上大学、参军、结婚等,因为在医学上,这种小分流对心脏和孩子的发育影响不大,但需要门诊随诊,定时复查。

   对于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因为可能会影响主动脉瓣,造成其返流,所以一旦发现,都需尽快手术。

   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如果适合进行介入封堵,介入封堵为第一选择。

   对于卵圆孔未闭的宝宝,不用手术或者治疗,定时复查即可。

 

   这些话是我出门诊的时候说的最多的话,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