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守口如“瓶”,防治甲肝

(2008-04-23 20:53:00)
标签:

杂谈

            守口如“瓶”,防治甲肝  
最近衡阳地区一所小学学生30多人集体感染甲肝,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让人不禁想起上海1988年的甲肝大流行。
1.什么是甲肝?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
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
性和病原携带状态。
在我国,15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最容易患甲型肝炎,因为病后获得了持久的免疫力,至成年时,患甲型肝炎者减
少,老年人更少。
甲型肝炎一般来说预后很好,较易恢复,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甲肝极少慢性化,死亡率很低。
2.甲肝的临床表现:

黄疸前期 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

本期持续1-21日,平均5-7日。

  黄疸期 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内达高峰。可有大便

颜色变浅、皮肤骚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肿大至肋下1-3cm,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有轻

度脾肿大。本期持续2-6周。

  恢复期 黄疸逐渐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个月。

3.甲肝是怎样传播的?
    甲肝主要由粪-口(或肛- 口)方式,通过消化道传播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而得病。
  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首先甲肝病毒在消化道、肝细胞中增殖,于起病前1~2周,病毒再通过胆管进人肠腔,
从大便排出。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
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甲肝病毒,
如果未经过很好消毒处理,就会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及用具。一旦易感者吃了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
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的蔬菜、瓜果等均可患甲型肝炎,引起暴发或散发感染。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居住拥挤,人口稠密,环境卫生差的学校、工厂、农村、托幼机构或家庭中,更容易发生
甲型肝炎的感染和高度局限性流行;一旦水源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4.甲肝的治疗;
(1)避免饮酒、过劳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2)支持疗法。黄疽型肝炎患者,早期卧床休息,给以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等。

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供给足够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供给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

(3)中医中药治疗。出现黄疽或丙氨酸氢基转移酶升高者,可予以清热解毒剂,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

银花、金钱草水煎服或茵陈等退黄药物。

5.甲型肝炎是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只要加强预防,是可以杜绝该病流行的。
(1)严把“病从口入”。做好水源和饮食、餐具卫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要注意饮水卫生,加强饮水消毒,
最近衡阳的学生甲肝小流行就是怀疑井水收到了粪便的污染。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
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讲究餐具茶具的卫生,注意定时消毒,提倡公筷和分餐
制。
(2)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最好的方法。我国自行研制的甲型肝炎病毒减毒活疫苗接种3周后,抗体阳性率100%,
可保护5—7年。若再度感染甲肝病毒,会使下降抗体再度升高,使人体获得的保护性抗体维持更长时间乃至终生。
(3)对甲肝病人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甲肝病人症状明显出现以前,传染性很强,所以愈早发现、早隔离,
就愈能减少传染的危险。患者食具、粪便及日常生活用品必须严格消毒,最好采用蒸煮方法,亦可用“84”消毒液
浸泡,或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