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课堂实录
(2013-06-19 09:21:15)议论文写作
师: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学习
(板书学习)
师:当你看到这两个字,第一个想法是什么?
生:人生需要学习
生:知识改变命运
生:要好好学习
师:那么,学习最需要什么呢?作为九年级学生,大家已经是资深学习者,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方法
师:那么到底哪一个是最需要的呢?需要你说点理由来说服大家,请写下来
生:学习需要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充分证明思考的重要性,我我们身边读死书,死读书的人大有人在,这样是不能提高学习效果的。
生:学习需要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真正从内心里热爱学习的人才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师:这两位同学的发言都能引用恰当的道理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点很好。对于议论文来说,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哪一个更有说服力?
生:事实论据
师:那么请大家一起为一个观点写一个事实论据?我们选择哪一个论点呢?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查看
师:在大家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发现大家的速度明显没有刚才快,这说明大家写议论文的最难的一个而环节环节出现了,那就是没有论据,我对大家不够了解,但我对自己的学生比较了解,属于思维
生:匡衡凿壁偷光
生:苏秦头悬梁锥刺股
生:宋濂小时候抄书来读
生:王羲之练字将门前的一池水都写黑了。
师:我发现古人比现代人勤奋多了,对不对?那么你知道哪一个现代名人?明星?电视上也算?
生:莫言,
生:刘伟,
生:林书豪
师:
师: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至少应该有三个好事例。
师:那么你觉得刚才这些人物中谁可以做大事例?
生:宋濂
生:
师:张海迪的事例你熟悉吗?
生:不熟悉。
生:不熟悉你可以作为大事例吗?不可以,你不熟悉就没有办法写的吸引人,就更不用说写的有说服力了。所以第一要素是熟悉,然后再选择你最喜欢的那个人来写,你喜欢的你同龄人大多也愿意来读。
那么谁可以作为反面事例来写?
生:伤仲永
师:那么剩下的这几个谁可以作为一组排比小事例?
生:匡衡
师:好,到现在为止,文章的骨头有了,但是光把论据往这里一写,这叫做记叙文,不叫议论文,议论文必须有由论据得出观点的过程。那么如何把论点论据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呢?
(1)因果推论法。
(2)假设分析法。假如莫言没有数十年笔耕不辍,那么诺贝尔奖什么时候才轮到中国人来发言呢?假如刘伟在失去双臂之后,没有不懈的勤奋的去练习弹钢琴,怎么会有中国达人秀上那感动亿万中国人的一幕呢?
那么现在请大家选择其中一组论据,在叙述事例之后,加入你的议论。
(学生写作,老师巡回查看,大部分同学写的较好,个别人无从下笔,随手收了三个学生的随笔。)
师:对于一篇文章来说,主干部分有了,还少了关键的两个部分,一是开头,一是结尾
那么调动大家的知识储量来告诉我,开头有个重要作用,那就是吸引读者,那么常用的吸引读者的方法有哪些?
生:讲述故事法,
生:引用名言法,
生:引用歌词罚
师:哦,引用歌词法,大家为什么喜欢歌词呢?因为它会运用一些修辞,合辙押韵,非常好听,这就是运用修辞法。
师:那么,结尾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点明中心,发出号召。还有结尾应该简洁有力
时间关系,我们分组来写南边同学写开头,北边同学写结尾
(学生书写,教师查看,随手收了两个同学)
师:在我开始读的时候。我手里这三张论据是随手开始读呢?还是得有个顺序?
生:有顺序
师:王羲之
生:王羲之,因为他最老。
师:林书豪和刘伟呢?
生:我选择刘伟,因为我觉得他影响力最大。
师:开始读:
成功需要勤奋练习,上演“草根传奇”的林书豪,开始只是个“板凳球员”,是他的不断进取,不断追求,永不言弃的坚持精神,打开了他通往“罗马”的大门。林书豪的追求、坚持几乎达到了极限,像他这样怀揣NBA梦想,不停辗转各球队试训,哪怕只为一个板凳上的末席名额的球员,在美国大有人在,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失败了,可林书豪没有满足,没有停步,他最终成功了,他表示,不管路途有多少风雨,都永不满足,去取得更好的战绩了,与勤奋同行的林书豪,用他的汗水证明黄皮肤也可以在NBA占据一席之地。
师:这篇文章好不好?
生:好
师:那么刚才有个问题,刘伟这段,假如刘伟一蹶不振这样的分析,有点跑题了。文章的论点是勤奋。
好,总结一下,临考作文五字决: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一,
二,
三,
四,
五,
布置作业:写一篇以勤奋为话题的议论文,或者写学习需要……的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