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Phillips Exeter Academy&nbs

标签:
转载 |
分类: 美国私立高中申请 |
(Exeter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学图书馆,由知名设计师路易斯康设计,灵感来源Harkness Table)
在许多榜单里,Phillips Exeter 和Phillips Andover 是美国私立寄宿高中的No.1和No.2,根据这次的探访得知,国内互联网的大佬们把孩子送到Andover的比较多,也有音乐家的孩子,前几天有网友说在Andover看到蒋雯丽和她的孩子。
相比之下,Exeter就没有那么星光熠熠了,我不知道有多少国内的名人把孩子送到Exeter,在Exeter最近十多年的毕业生里,全球最知名的有两人,一位是Facebook的创始人Mark Zuckerberg,另一位是《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丹布朗后来和他爸爸一起在Exeter教书。
11月15日是我的生日,很幸运,我在那天采访到Exeter的校长Thomas Hassen。奥巴马当选总统后没几天,Hassen的太太当选了New Hampshire州州长,据说,他太太当选后,他也变得非常忙碌,我给他的校长邮箱写了信,也给学校公关主任Julie Quinn打了电话,很快对方通知我校长在这两周内,只有11月15日有45分钟时间。
Thomas Hassen是我采访的几位校长里长得最帅的,显年轻,且具有明星气质。在采访中,公关主任陪同左右,她曾打断两次,只为给校长整理领带,为了让校长在摄影师的镜头里显得更庄重些。采访结束,校长主动提出,拍肖像照时要和创始人John Phillips的油画合影,接着我们摄影让他在办公桌前摆各种姿势,他都一一照做,十分谦和。
采访中,我问他既然太太当选州长,会不会在明年1月正式就职后全家搬去New Hampshire的首府Concord。他果断的说:不会。“我和我太太依旧会住在学校里。”
在外界看来,Exeter和Andover既是姐妹学校,又是敌校。下面,说说Exeter和Andover的异同。
Exeter和Andover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都是1000多人的大学校;比如学校风格都像“小哈佛”,面积大到像个大学城(Exeter建筑更集中一些);学校的创始人是一对叔侄;学校的校训都是Non Sibi(不自私);都要求学生做“好成绩且善良”的人。
问Exeter的校长和在Exeter教书30多年的历史老师Richard Schubart,他们都会说,Exeter最与众不同的是“Harkness table Method”(哈克尼斯圆桌教学法),人文学科,语言学,数学,化学,生物,所有课程都采访这些教学方式。(其他学校包括Andover都只有人文学科采访这种教学法)
作为同样是学术成绩极为突出的学校,外界还是能体会出两所学校的氛围差别。一位Andover的学生妈妈说:“Andover给她的感觉,更像20多年前的纽约,洛杉矶,蒸蒸日上,充满活力,而Exeter的感觉则是则明尼苏达州的一些城市,很安稳,但不够活跃。
St Paul的校长也在采访中说,他个人的感觉是Andover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而Exeter更偏重学术。
我在采访中,也听说一些两校的趣闻。在11月9日两所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校际比赛前一天,Andover举办了一年一度的“Exeter Nerd day”,为了嘲笑Exeter的学生具有“Nerd”的潜质,Andover的学生纷纷穿上Exeter校服的颜色——红色,有个女生寝室集体团购红头绳和红发卡,绑上村姑头,总之大家怎么傻怎么装扮。
第二天早上,Exeter学生们收到学校校报The Exonian,后来发现那张报纸是Andover印的假报纸,里面散播了些假消息和善意的玩笑。
我问了几个Exeter的学生,他们对于Andover的恶作剧有没有反击,他们说“没有,只是觉得好笑而已。”
下面谈谈我了解到的Exeter的特色
一、数学极为出色
Exeter的数学有多好?我之前采访的几位校长都是英语老师出身,只有Hassen是数学老师。2012年新当选的学术部主任Karen Geary同样也是数学老师。我在15日和18日去学校,发现学校校旗始终处在降半旗的状态,原来是学校会纪念一位刚去世的德高望重的数学老师。这位老师前几个月被查出癌症,学生太爱他了,纷纷给他在学生处工作的太太写祝福信,可惜还是没能留出那位老师的生命。
另外,Exeter还有一个最耀眼的“宝贝”——华裔教师冯祖明。他是中美教育差异的见证人。15岁进入北大少年班,毕业后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数学硕士,博士,毕业后没有选择在华尔街工作,而是进入Exeter工作17年。他曾是美国国际奥数队总教练,马克扎克伯格的数学老师。(曾看到报道,如今,在全美数学拔尖的12人团队中,6个是冯老师的学生。待查证)《香港文汇报》曾在2009年刊登冯老师的特写,讲述中国人初高中成绩好到大学一大糊涂的原因。
我在采访他之前在学生评论他的英文网站上又查到两条线索:
马克扎克伯格在2001年获得哈佛-麻省理工数学竞赛Harvard-MIT mathematics Tournament(HMMT)单项奖,冯老师是带队人。
马克扎克伯格申请哈佛大学的时候,冯老师给他写了推荐信。
目前,冯老师带领着一个36人的math club,周末有时候会去哈佛参加数学比赛。我采访了其中一个中国学生,他说这个Club几乎都是亚裔,前四号种子选手中一个美国人,其他都出生在国外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华裔。这位从南京外国语中学毕业,来到Exeter上9年级的中国学生很喜欢冯老师的教学风格。他的原话说:“上了冯老师的课,我才真正喜欢上了数学。我以前根本就不喜欢他。冯老师经常会问我:这道题为什么这么解?它告诉了你什么?它背后真正的内涵是什么?有时候让我们一想就是两三天。”
前几天,Exeter的校队和上海附中的数学高手打比赛,结果Exeter获胜。另外,我还听说前几年,上海附中曾有一位数学“一号种子选手”,后来进入Exeter读高中后,变成了“三号种子选手。”(待查证)
二、
有关这个教学法,我发现网上有一个去Exeter参加面试的学生妈妈(网名“曼哈頓俏媽咪的生活日記”)已经写的很详细了。先把好东西借来一用:
顾名思义,Harkness Table,其实就是张桌子,椭圆型,只能容纳 12 个人;而在 Exeter,每间教室都有一张 Harkness Table,因而不论是英文、歴史,还是数学,都是用这种桌子上课。那它的特殊性何在呢?首先,因为 Harkness Table 只能容纳 12 个人,这表示每个课程只能有 12 名学生,可见这所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著小班制教学,尽管时至现今,Exeter 一个年级收近400名学生,但仍然保持著每班只能有 12 名学生的传统,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当然,受惠的是学生,小班制教学的好处,实在无须俏妈咪赘言了~~
那么 Harkness Table
的名称从何而来呢?话说在 1930
年代,适逢全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当时一位大富豪,同时也是慈善家~~Edward S.
Harkness,提供大笔捐款给 Exeter
,让该校能够继续保持小班制教学的优势,不致於因为经费困难而改变。Exeter
利用这笔捐款,请了当时知名的工匠,设计了 Harkness
Table,至今,也有七、八十年的歴史了。有趣的是,Edward S. Harkness
可是 St. Paul's School 的知名校友;虽然现在已有不少学校同样使用
Harkness Table 以及 Harkness Table
Method,但当俏妈咪参观 St. Paul's School
时,只有艺术史的课程使用 Harkness Table Method。
当然,单单是一张桌子,实在没什么稀奇的,Harkness Table 的精髓所在,其实是利用这种桌子造型所设计出的教学法,也就是 Harkness Table Method;虽然承俏妈咪之前所述,已有为数不少的学校使用 Harkness Table,但至今仍然只有 Exeter 是完全使用 Harkness Table Method,而这也让 Exeter 为此一直享有盛名。此种教学法的重点在于:不使用任何教科书,所有的课程内容与问题、课后作业,全是由授课老师亲自编写。同时,不使用演讲式的授课方式,12 名学生和老师一起围着 Harkness Table,以讨论、提问、辩论的方式教学。在每个学期之初,每个学生会拿到指定的问题或主题,学生必须自己进行研究,然后在上课时提出报告;Exeter 经常告诉新生与家长:学生,才是课堂上的老师,由学生依据自己研究结果,提出演讲式的报告,然后再由其他学生及老师提问。
哇!当俏妈咪听到这番介绍时,脑海裹立刻浮现大学时上课的光景;但尽管是在大学,也不是每一堂课都采取 Seminar 的授课方式;而且,一到了要提出报告的时节,心裹压力有多大啊!“我是不是準备的很周全?” ,“是不是该思考的问题,我都已经想过了?”,“我的报告大纲有没有什么逻辑上的错误,还是遗漏了什么推理过程?”而这些挑战,让一位快要年满 20 岁的大学生承担,理所当然;但对于一位年方 14、15 岁的九年级学生,他们能够胜任或者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吗?Exeter 却回应以信心满满的答覆。所以,这么多年来,只要提到 Exeter ,莫不投以欣羨的眼光,或者竖起大拇指给予赞赏;但它的负面效应则是~~Very Intensive School!这是多数人给予 Exeter 的评价。所以,俏妈咪在回程途中告诉儿子:如果到时 Exeter 接受了你的申请,而你也选择 Exeter,妈咪不担心你的大脑无法应付,但很担心你的心脏强度,不知道它够不够接受 Harkness Table Method 所带来的震憾教育!
harkness Table教学法的衍伸故事:
针对这位“曼哈顿俏妈咪”提出的担心,我采访了一位在Exeter读9年级和10年级的中国学生,10年级的中国孩子在上海美国学校读的初中,来Exeter后适应较快,过了两个月,在一堂50分钟的课堂里,平均发言超过5次。而9年级的孩子因为在中国本土学校(中文环境)下接受教育,还没完全适应,平均发言2,3次。但是这个孩子很聪明,他研发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称自己是Harkness Impressionist,上课不太说话,而是把整体印象用图形描绘出来,帮助加深理解。
在Exeter,从“Harkness Table”还衍生出其他几类学生:
Harkness Warrior
Harkness Wallflower
Narkness Ninja 上海话不多,但一开口就一针见血的学生
我在Exeter的官网上看到几个有关介绍Harkness Table教学法的视频,现在还记得两个“
一个是戏剧老师的采访。这个戏剧老师去英国参加一个论坛,她的同行问她:你为什么老是只问问题?原来,是因为这个老师已经喜欢了用Harkness Table的方法教孩子,每当孩子在演出戏剧的时候,她总会让孩子思考五个问题:“我(的角色)是谁?我从哪里来?……”
另一个讲述Harkness Table的诞生过程,最早做成圆形,后发现这样一来,学生很难看到左右两人的脸,又设计成长条圆形,这样一来坐在两头的人显得位置过于重要,经过几次修改,最终算出最合适的形状——椭圆形。后来,学校又遇到的困难,怎么把这么一张大圆桌从门里搬进去,最终,大部分Harkness Table都是在教室内现场打造的。(据说一张Harkness Table价值1万美金)
传统教学方法,和Harkness table教学方法的知识传播效果对比图 (来自google)
google搜索的实际上课图片
在Exeter教了30多年书,今年退休前做了6年Exeter招生主任的Richard Schubart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
“在Exeter,最好的学生是老师。最好的老师也学生。”
在《香港文汇报》的报道中也提到:冯老师有时候会把自己都没想好的问题问学生,结果得到很出色的答案。
三、
在Exeter课余的社团里,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和数学俱乐部是最有特色的。
内容比较多,待以后系统整理。
四、
每个周末晚上的一小时,学生们自愿进入教堂,在昏暗的空间里,一盏灯照亮演讲台,学生们没有规定先后顺序,一一上台,讲述自己今天遇到的快乐与烦恼,或者唱一首歌,弹一手钢琴曲,更多的是分享心中的秘密,以及个人的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