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名校的录取流程 (转载)

(2012-10-25 11:01:01)
标签:

美国

名校

申请

分类: 美国高中大学申请经验

    无论对于DIY的学生或是寻找留学机构的学生,详细了解招生流程均是必须的;与大多数留学机构不同,我们可以无偿向家长和学生传递留学申请机构赖以生存的"杀手锏",这无论对于学生申请还是挑选靠谱的申请机构及个人均有不可估量的参考意义。

一,优先录取:

    美国名校录取的四个标准:学习潜能、非学习追求、个人能力、性格特征。

申请者一般会从录取率、SAT考试分数、入学率三个方面对美国的某所大学做出评判,但是美国名校更会从大学本身的特殊需求来优先录取,故申请者必须把学校研究透,比如学校是否会优先考虑校友捐赠、校棒球队、校冰球队等。美国是民主国家,美国高校希望学生是多元的,归结到个人就是特殊的,而不是大多数人都参加的模联或者托福高分。

   其次要考虑到适应性,比如MIT,麻省理工拥有积极主动的校园文化,申请者必须具备勇于挑战、不怕失败,麻省理工寻求的申请者不仅仅是卓越的领导力和积极主动,还需要超强的韧性、极强的独立办事能力及敢于承担责任。麻省理工的例子,培刚希望申请者在申请目标大学时要仔细的研究目标学校,比如学校崇尚的价值观和教育哲学,而不是简单的邮寄或者复制粘贴,只有用心对待每一所目标院校,才有可能赢取学校的青睐。斯坦福希望申请者能够证明对于知识的努力追求和热情。

二,美国名校招生委员会的审核标准:

1,美国名校挑选申请者的三个准则:

   学习和潜力技能:主要来源于高中成绩单、高中档案、(SAT、托福)考试成绩、推荐信;

   非学习追求和天赋:主要来源于书面申请;

   个人品质:主要来源于书面申请、面试、推荐信。

   需要提醒家长和学生的是:提供的成绩一定要呈上升趋势,而不能是下降或者常有变动的成绩。

   美国名校招生官会根据其优秀校友或者成功人士的特点去寻找有潜质的申请者,培刚建议家长和学生尽早了解或者研读美国优秀的企业家,比如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优秀企业家对于知识的巨大兴趣、孜孜不倦的探索、碰到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无比强大的内心.....(培刚对商业感兴趣,没有列举其他)这些可能是美国名校招生官员考虑的因素。

    美国名校录取的是人才中的精英,高中成绩和SAT成绩均是优秀才是获得offer的条件之一,只有都好,没有弥补之说:SAT成绩好,但是高中成绩糟糕,说明申请者懒惰、缺乏进取心;SAT分数不高,高中成绩好,可以说明申请者不怎么聪明但是非常勤奋。但是美国名校希望申请者是聪明和勤奋的结合。

2,有关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申请者一定要向学校展示本人对某项活动的执着并说明为什么这样执着。课外活动体现申请者最重要的潜力:激情和执着,执着和激情在美国名校招生官心目中的比重是大于考试成绩所在的比重。招生官相信,一旦申请者具备了激情和执着,他们往往具有奉献、坚持不懈、充满活力和志向远大等优秀品质。对于高中生来说,激情和执着可以让同学、老师、父母、他人去挖掘。

   课外活动的坚持和专注是最主要的,培刚多次强调对于高中生面面俱到实际上就是过度包装,美国招生官比中国大学招生办人员更了解中国顶尖高中生,所以千万不要有非分之想哦。课外活动要突出的重点:

  1,参与深度:引人注目的活动需要检出三年以上,体现申请者的执着和专注。

   2,领导能力:在某项活动中扮演领导角色,比如创建新社团并且让社团永续,人大附中孙宇童(被哈佛录取)创建北京市模拟联合国社团及巨大的影响力赢得哈佛招生官的青睐。

   3,新颖独特:让招生官耳目一新、留下深刻印象往往是新颖独特的活动,如果申请者没有新颖独特那就在活动深度上下功夫吧。

   4,激情执着:活动的目的是要体现申请者的优秀品质,激情执着是最主要的。

3,美国名校希望申请者具备的个人品质:

   激情:投入、有毅力、积极、有活力、求知欲强。

   坚持:始终如一,有战胜困难的能力、坚韧。

   同情心:善良、博爱、慷慨、无私、热心公益、大度。

   人际交往能力:有领导才能、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幽默感。

   创造力:有开拓性、原创性、革新精神、想象力。

   成熟:独立、有判断力、慎重。

   诚实:正直、有有荣誉感、有道德。

   好奇心:敢于尝试、敢于冒险、追本溯源。

 

转载自朱培刚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