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理学院 Amherst 的生活(转载)

(2012-01-20 13:13:19)
标签:

文理学院

amherst

杂谈

分类: 美国大学
来到Amherst已经一年半载了,对于在这样一座盆地中的山尖上的Liberal Arts College的生活韵味儿也如sake的酒香一样一层一层地荡漾开了。即使樱花般的粉色与先锋谷秋日浓烈的枫红格格不入,今天我仍然要画下在这里生活的写意——无论是什么颜色,Amherst College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涂在同一块画布上,毫无棱角甚至是一丝一毫的调和失衡,就像天才设计师Frederick Olmsted为这所文理学院所作出的排布一样,斜坡与斜坡,即使角度不同,却仍然可以同处一个平面。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刻画Amherst College这座声名显赫的文理学院的生活,不如说是对众prefrosh的针对Liberal Arts College迷雾探花般的猜测给出确切的回答。所以今日,不如让我变以茶师的身份,恭请各位有心申请美国顶尖College的高中生在此坐流连,从Amherst College这样一个管中窥豹,深刻地了解美国学院派的生活。

观景

点茶前先花时间流连于景致,为的是能让茶客进入茶室前静下心来,除去一切凡尘杂念,使身心融入自然。我们现在要做的也是这样——为了消除对学院的各种猜测和误解,大家不妨先从学院的自然环境开始了解。

首先一提到学院的位置,“荒郊僻壤”这样的词语便会冒出来。这种stereotype倒是足止了众多刚刚对文理学院产生兴趣的学生。事实上,特别严格地来说,这样的传言并非虚事。但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美国大陆进行本科学术学习的你是怎么想象学院的周遭的?毕竟depressing的想象会先入为主让人退却,而optimistic的想象则会让你更进一步地了解事实。

Amherst College坐落在一个叫Amherst的山谷小镇上,而Amherst College本身则处于先锋谷的制高点上。学院被山环绕,景致很好;向南即使无需远眺,Mount Holyoke的美景也能时刻映入眼帘。学院的东、西方向上则被大片的森林公园覆盖,狩猎季节则可以看到蹦跳的野鹿和极尽憨态的棕熊。山貌变化众多,且四季颜色缤纷,二者相叠,实在是感慨自己有幸能天天大饱眼福啊!浓淡相交,一张一弛,必是美的守恒之道。但是Frederick Olmsted似乎对这样的东方哲学不感兴趣,而是极力地更加铺陈渲染校园的景色,大胆地运用各种颜色来做浓烈的协调—— 糕点的黄色,中世纪城堡的重灰,昆布的黑色,古旧木质的红棕,自然还有英伦三岛经典的深红。这样看似突兀颜色运用与以砖红色为主调的New England建筑格格不入,但是调和的搭配却让人耳目一新。

你觉得用南方sake做开胃酒的宴席会呈上更加淡雅的波尔多酒料吗?

这种威士忌与伏特加的搭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让人精神振奋,而各种斜坡的布置也让人惊叹不已。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过,在Amherst有了自行车也是徒劳,因为学院的道路是给人看的而不是给人用的。这句话的确如此,因为当你站在制高点上俯览校园半景时(真的……没有什么特别高的建筑!)你就会不得不感叹到设计师用心的精妙之处——如此在建筑艺术上难以处理的大斜坡竟然用自然的手法给修饰掉了!所有的斜坡交汇与空旷之处无论在哪个季节都会被落叶与树荫遮住,而对于坡路的选择也是煞费苦心,尽量与周边的环境相互配合,毕竟晦涩的水泥路面会影响整体的美观。但是设计师做到了与万物和谐一体的这样一个似乎远不可及的目标,而且做得非常地精细,让人走在上面欣赏美景的时候甚至都感觉不到路面的存在。真是妙极啊!大气与含蓄的调和,正与斜的调和,差色与差色的调和,形与伪的调和,光与影的调和,人与自然的调和,在这里做到了上品中的极优。所以每一个学期都会有大量的游客造访学院——很多不是仰慕学院崇高的学术声誉,而是为了能在自然的风景中放松身心而来的。Freshmen Quad的那一抹被阳光撞击的浓烈绿色啊,在Orientation的时候就使我兴奋不已,即使是那时候草坪上摆满了各家的汽车!

这样的景致倒是没有让学生忘记小镇的便利—— 向北走穿过Converse Hall的公交车牌就会直接进入小镇了。不,应该说,学校和小镇本身就是连在一起的。顺便介绍一下,学校的门口车站常年免费提供通往各处的公交车,到Northampton,Mount Holyoke和South Amherst这样的地方基本上不出半个小时。而小镇上的便利店和酒家也是应有尽有,并且充满了新英格兰小镇特有的温馨,好像整个小镇处处都生了炭火炉笑着迎接陌生人一样。街头上也会见到卖艺的黑人敲着我也从来没见过的古怪乐器,随意施舍一些小数目零钱给流浪汉也真是让人感觉到生活的安逸呢。所以街头上到处悬挂的小旗子上写着“Amherst--- An A+ place for live, work and study!”绝非美国人特有的狂语与玩笑。

     哈哈哈,文理学院真的是在“荒郊僻壤”呢,对吧?

洗手,漱口,和敬清寂

赏景结束后,便可进入茶室。但是在点茶之前,需要洗手,漱口,念想回味挂壁上的“和敬清寂”四字,为的是能够洗掉原先口齿间的味道以及大脑中残存的杂念。茶道如此,申请美国学校也是一样。如果不能洗去原先固有的观念和对文理学院教育曲解的话,相信很多人都不愿意认为去文理学院完成本科教育是一个让自己“贴金”的教育。

但问题是,你是想为了贴金,还是想成为一块金子?

我们为什么要到文理学院去学习?

    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大部分是在研究生阶段进入美国的综合类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而文理学院没有研究生院,所以中国人不熟悉。中国前几年的高校大合并风潮,几乎让所有的“学院”都消失殆尽,“学院”往往代表了很差的学术声誉和不怎么样的教授与学生。这种观念上的错误认识助长了中国人“大就是好”的奇怪想法。而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是美国最好的大学本科教育,因为在这种学院里教书的人都是教授,教师力量十分雄厚。由于文理学院的规模小,师生间互动密切。这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都非常有帮助。举个例子,为什么VIP一对一的价钱要比上大课的价钱高得多?因为受众范围小,相对地对学生的影响就会变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育质量高。所以说为什么连续几年在全美本科教育排行榜上小型学府的排名会比很多大型的而且声誉卓著的ivy league高很多?就是这个道理。仅仅从学术上讲,Amherst College的声誉是phenomenal,无可挑剔;同时Williams College,Swarthmore College这两所与之同称“小三强”的学院也有着让人称羡的学术声望。College——学院派造就了诸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美国总统,联邦首席法官,普利策奖获得者等等,他们的本科教育都是在这些小型文理学院完成的(譬如现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曾经在西方学院学习),像Wellesley, Smith, Bryn More这样的女校更是培养了无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的女人(譬如宋氏三姐妹就来自Wellesley College)。可以说,仅仅从学术角度来看很多College的学术质量要比大U好得多。像Amherst就汇聚了各个学术领域与流派的著名学者,比如全美知名的conservative政论学者Hadley P. Arkes,编写了通用欧洲政治教材的Ronald S. Tiersky,现任Mathematica首席的Walter Nicolson等等,不胜枚举。 你可以随时敲开他们的办公室大门与这些鼎鼎有名的大学者面对面进行学术讨论。Amherst College的强势专业诸如经济,政治,心理学等等的seminar(课堂)都在十人一下,每堂课上每个人都可以热烈地参与讨论,甚至可以批评教授的观点,引发争论——教授们就喜欢这样,因为有争执、有讨论才有共鸣,这样的reflective的教育体系才会更好地促进学生们个人的发展。这里不是机器流水线,生产下来的学生都被扔到社会的大机器里面去做螺丝钉。Amherst College从来不生产螺丝钉,因为社会要的是塔尖上的管理者和卓越的思考者,各行各业的领军者,而螺丝钉之类的技能型人才从来是不缺的。一样工作一百个人里面有九十个人都能做,那么必然就会有九万个人都能够胜任此工作;而一样工作一百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能够胜任,这个社会里从一万个人里面也难以找出十个真正能够擅长做这个工作的人。Amherst College需要做的事就是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来改进这个巨大的社会机器,使社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同时,任何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人才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学术这单一的方面,性格,道德等等软实力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教育方面,文理学院的优势无法撼动。“性格决定命运”,中国人往往因为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而忘却了这个最朴素却最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性格与道德修养将会决定他能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多远,而对于性格的打磨和道德准则的培养,一路走过来的老前辈们感受最深。在心理学上,最佳的道德培养方式就是Empathy(感同身受),人体内不受自己主观意识控制的mirror neuron对个人所起到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和道德与修养高的人经常在一起讨论事是,往往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之一。所以小型精英的文理学院能够培养出大量的商政界首脑大腕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有很大一块的晶莹剔透的肥肉摆在众人面前却少有人问津,这时候你手上拿着一把磨得蹭亮的刀子,你会怎么做呢?

乘众人还没醒来之前赶快申请啊亲!

上坐,取茶具,点茶

现在洗完脑,心思清寂,终于可以开始点茶了。这时候作为大主角的茶师,反而会觉得无所适从了。毕竟如何才能精彩地表现出茶的韵味儿呢?

如果是我的话,我则会即兴发挥,手随心动了。

当然心中有谱,方为正道。茶师的心中一定会有一个具体的八股流程来引出茶的自然之味。所以这里,我会分Academics,Admission& Financial Aid, Alumni, Library& Museum, 以及Student Life来讲。

首先是Academics。无论怎样,作为College,首要职能当然是学术啦。Amherst College一共提供36种专业课程选择,而学术的功能则包括普通的格式的开放课程,教授与学生的合作研究课题,社区单位为基础的课程,以及全年都会有的专题讨论会和专题研讨会。作为五校联盟的成员,Amherst学生还可以到其他四个学校——Smith College, Mount Holyoke College,Hampshire College以及U Mass Amherst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具体的Amherst课程安排以及五校课程安排可以在这里找到https://www.amherst.edu/course_scheduler/http://www.fivecolleges.edu/sites/courses/. )每学期五校之间的学术交流都是络绎不绝,在Amherst这个鼎鼎有名的学区你可以学到任何你想学的东西,如果可以得到部门肯定并记入学分的话。并且Amherst College的强项专业的确像互联网和很多留学机构所讲的一样是Economy, English Literature, Psychology, Political Science, LJST, Neuroscience之类中国人印象中“偏文”的课程。这所连续十年获得“全美最佳文学艺术学院”的学府的强项并不仅限于如此——化学,物理,数学等等基础科学学科也都非常的强悍,例如Amherst College每年平均分最低的两门课就是经济和化学了,(一般平均分越低就代表课程难度越大,相应地教授的平均教学水平和信息输出量就会更高)。毕竟文理学院,要求的就是学生能够文理兼修,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至于学生的个人学术课程安排,遵从的原则是——一切基于兴趣,任何人都有权利自由选课。因为是文理学院,所以刚进学院大家都是undeclared major,而有的学生则会拖到大四再定专业或是临时加专业。放心吧,这些都是早有准备或者是学有余力或是多修了规定课程的学生。从这点大家可以“嗅出”Amherst College让人敬仰的甜美的自由的学术气息。学校的学术设施配备也都是一流的(听上去像是废话啊哈哈!),除了正常的学术建筑以外,Amherst College还有鸟舍,植物研究所,天文气象观测所,暗室,机械工作室等等非常多的有意思的部门,即使不是本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随意参观(不过要按要求做好要求的保护措施!)不过即使是有着全面声、电、光教学系统,很多教授仍然更加喜欢用粉笔加板擦的方式授课(这也是我所着迷的地方哦)。一般每学期advisor都会建议你只学4门课——貌似很轻松是吧?虽然和你选择的课程难度有关,其实这样的课程数量已经让人有些喘不过气了,一方面因为来Amherst College的都是天赋秉性都出类拔萃的人,二者大家都很focus并且相当用功,而大多数课程的分数到最后都是curved,三者则是没人愿意成为只知道学习的dumb ass,社交活动诸如交响乐团,室内音乐,各种运动队,还有各种club。这些活动不仅能帮你交到很多朋友,而且这些学术外的活动往往能够反映出你的个人素养(比如说团队合作),这些将在你以后找工作的简历里起到可圈可点的作用。美国人对于课外活动的commitment非常看重,所以这些活动将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拿我自己举个例子吧!大一的时候,交响乐团,室内音乐,以及综合搏击俱乐部的总时间消耗在一周了三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这还不包括各种与乐团合作和个人独奏的音乐会,以及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武术比赛和期末的综合格斗大测试。所以说如果不参加这些活动的话,我一学期大概可以学上5.5门课,但是参加这些活动的话就有些消受不起了。事实上,你如果想不参加这些课外活动,完全可以!但是这样做确实很难融入到真正的美国人圈子里。美国学生对中国学生最大的抱怨就是“不喜欢和他们扎堆”,除此之外,美国学生对中国学生的态度还是相当热情的,而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也促进了中美学生之间的友谊的升温。总之,have Asian Pride!一头扎进社交圈子里吧!当然,学术仍然是很重要的。

Amherst College的学生貌似并不是很喜欢图书馆,所以虽然图书馆的环境和设施都很一流(关于图书馆我会在后面讲到),很多学生倒是愿意在自己宿舍里或者在common room里面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讨论问题,这样的自学方式在中国并不流行,但是在美国却非常普遍。我一开始也不太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但是后来却慢慢发现这样的确能提高学习效率——与其自己埋头苦干,不如与他人共享资源。毕竟有些东西会了也就会了,不会的话想死了也仍然不会。在美国大学学习,时间无疑是最宝贵的资本。如果从经济学的opportunity cost来讲的话,你浪费的一倍时间会造成浪费两倍时间的效果。所以,抓住这个机会吧!好好地和身边的天才同学们讨论问题,或者直接登门拜访教授(文理学院的特有优势呢!),你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人与人之间的interaction和relationship无疑是College里面最大的财富之一,拥有这样一笔财富,你还会担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无知己吗?

现在谈谈Admission& Financial Aid, Alumni什么的吧!众所周知,Amherst College录取率很低,往日里每年录取的纯大陆背景的学生数目不会超过三个,导致学院曾一度被中国的准留学生们斥为“有排华倾向”。但是,你要体谅一下Amherst College啊!这么小的学院,每年又只有招5%的国际生定名额,即使现在孙玮女士成为校董会的board一员后每年的录取数目仍然控制在七个以内,而这个录取的数字对中国学生来说已经算是井喷了。中国学生的定额不仅少之又少,且还决定于当时国际生之间的竞争情况,这样自然让人觉得僧多粥少了。不过只要你的实力够强,那么就大胆地申请Amherst College吧!不过我要告诉各位申请者,有着“名作家的摇篮”的Amherst College对申请文章自然会非常非常看重(个人感觉会比其他学校更加看重),所以各位申请者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SAT写作部分拿上满分(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限制你在申请文章中的发挥。我的意思是说,如果SAT writing的分数不够高而你的申请文章词句华美甚至于堪称典范的话,你的诚实就会被打上问号。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就有这一类被划为 ‘daddy’s works’的文章作为审阅批次的待定,基本上就没戏了),而且每年Amherst College的essay题目也是最长的题目之一。你要做的就是放松心态,做一个雅士,用品茶赏艺的方式将你的陈述娓娓道来。打磨是必要的,修辞必须要到至臻至善的境界,句法必须错落有致,语法必须天衣无缝—— 一句话,你的essay必须是你的艺术品!任何对自己的怀疑必将导向反省,忽视任何微小的反省都会产生大的问题。因为你疏漏了,必有人会借机而上。申请这个过程比你所遇到的任何学术竞争都要残酷,尤其是如果你想到这样一个学术声誉卓著的学校来。所以诸位,essay一定一定要往极善的方向上去修改动!毕竟尽自己所能是听天命的必要前提条件啊!相信我,录取了就有全奖(当然前提是你申全额奖学金了)!如此诱惑,还不赶快行动?

Alumni这一块儿Amherst的学生真真是没话说的。校友的commitment和loyalty是Amherst学生最引以为荣的特点之一,由于每年的校友捐赠数额近10个亿,所以Amherst是全美最富有的学校之一。尤其是前校长Tony Marx(校史上最性感的男性校长!)提出的削减学校财政支出增加对贫困生的经济援助的办学理念之后,校友的捐助更是比原来多了好多,同时也使很多优秀但是家境相对贫寒的学生得到了资助。而且在network方面Amherst的毕业生做的都非常好,在很多知名的公司企业都能看到Amherst校友的身影——他们往往都会对Amherst的学弟学妹们热情相助,所以在今后事业的发展上,Amherst的学生所承蒙校友的帮助将会是令人兴奋的。在这一点上,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同处东北地方的阿安城所培养出的学生都有中国东北人的特点—— 抱团儿。校友网络遍天下,Amherst的Alumni们无疑是Amherst学生们所拥有的一笔巨大的财富,而这与小型精英学院里人与人之间的紧密接触有直接的联系——说不定哪天为你带来第一桶金的人就是你某一学年的室友呢。学校的官方组织career center则提供了更加切实的校友联系方式,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上你最想要联系的学长/学姐。

接下来谈谈Library& Museum。毫不夸张地说,Amherst College虽然规模小,但却有着令全美学生羡慕的图书馆(我们在建校之时还有将Williams College图书馆一夜之间全部搬入本校校区的搞笑故事)。Amherst College的图书馆一共有三个——上下五层藏有传奇图书的主图书馆Frost Library,专为理科学习打造的理工科图书馆Science Library,以及音乐图书馆Music Library。并且依照本地五大校联盟系统的规定,任何五校的学生都可以向其中任何一校的图书馆借取图书,所以无论从规定还是实质上讲,Amherst College都有大多数学校无法比拟的藏书数量——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借不到的。每个图书馆里都会有一个独立的机房,Frost Library的机房群在地下一层,而Science Library和Art  Library的机房群则在图书馆平面内。另外,上下五层的Frost Library还会提供私人研讨教室,Science Library可以借Merrill Science Center之便利提供学术辅导(一对一哦!)以及各种科学学科以及工科的实验器材,而Music Library里面除了有电脑之外还有电子琴和模拟器,同时也能提供quick access到音乐训练室。最好的是,这三个图书馆都会有糖果,咖啡,各种巧克力热饮,还有喷香的三明治热狗什么的享用哦!一般的时间是从早晨的9点/10点一直到凌晨的一点,期末考试的reading week则是通宵达旦地敞开的,Science building里面地下一层会有附带的Quantum Center也是一天24小时运转的,所以你没有理由不熬夜和不好好学习! LOL.
       Amherst College的博物馆也值得称道。位于Chapel塔的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位名家的画艺珍品以及雕塑大业物,而且还配有专业的讲解以及一个充满雅致的咖啡屋。而斜坡之上的地理历史博物馆则是全美学院里最大的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各种百花缭乱的奇石怪盐(那块名为河谷暗黑破坏神的陨石就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玻璃窗里),还有各种巨大的古生物骨架(真的……非常大!),所以经常会有附近的幼儿园老师或者家长带着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来参观欣赏;好奇心往往会让他们在里面流连两个小时之久。这种community commitment也无形中给学生们树立了一个为公众服务的榜样。更加妙的是,很多Geology课程就直接选在地理历史博物馆,给人感觉就是——你在地下和岩石和历史亲密地对话,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让人快乐地难以自拔。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就是Student Life啦!我想不到其他更贴切的词了,但是无论如何,我都要像陕北大叔那样抱着头巾穿着小袄扎着红裤带挎个小腰鼓手上拿个小鼓锤蹦达蹦达地敲着热烈的鼓点,大呼一句:“真是好欢乐啊!”(真俗!!不过,的确是心声的吐露!)

Student life方面真的很多,我简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来好了。好吧,我现在很nerdy地hold住一个笔记本装模作样地打着一篇装模作样的文章—— 喂喂,眼光别盯着我好吧?我现在住的的单人间……可是足足有40平方米大哦!这栋叫做PLAZA的用白色线条勾勒出的充满科学的严谨意味儿的平房(对!是平房!)有着独立的供热系统和超大的单人宿舍。身为sophomore能住到这样的房间已经令我深感欣慰了!大一新生的住宿条件更是让人流口水羡慕!我大一刚刚住进freshmen quad旁边的freshmen dorm的时候(我当时住的是Stearns),我就在感叹我住的根本不是宿舍,而是一家很不错的宾馆!泛着光泽的实木地板,编织着波斯花纹的地毯,东欧风味的炭火炉,坚实得犹如阿诺施瓦辛格的肌肉的红砖——这种宿舍本来就不应该给学生住嘛!但这就是事实,然后我很享受地度过了大一的生活。大二的宿舍生活仍然享受,因为是一个人住,所以不用担心美国室友的各种捣蛋,悠然自得矣!小型文理学院的优势看出来了吧!
 
还不止这些!我们洗衣服从来不用排队,洗衣房里的洗衣机、烘干机从来没有满员过,地下通道里的琴房也从来没有全部occupy过,所以我们从来没有把时间花在无谓的等待中。要知道,在大U,洗衣服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你除了要带上洗衣篮和洗衣液以外,你还要带上你的课本或者你的mp3——人真的会超多。学生少那么在宿舍楼里见面接触以及交谈的机会就会很多,所以交朋友便成了很简单的事情。第一天见到照面打个招呼,第二天再碰上就能愉快地交谈了;这一点也要比大U好很多。

吃饭也不用经常排队,除非你是在高峰期。不过,Amherst只有一个食堂Valentine Hall,而附带的Lewis-Sebring Commons餐厅则是接待外来客人,校友聚会,或是应急情况下使用的餐厅。虽然在菜式的质量上学生普遍评价中等偏上,但是在菜样上学校的食堂是颇为令人满意的。食堂每过一段时间会有关于各种文化的饮食主题日,也就是说选定一个国家的主题然后做出那个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菜肴(西班牙日的菜肴好好吃!)。如果食堂经理心情好还会举行全校的草坪烧烤—— 阳光下吃着烤牛排,热狗和其他可口的沙拉真是一种纯粹美国味儿的香醇享受!食堂有个西安来的大妈,待人很好;还有一个叫做Paul的香港大叔,菜做得很不错,拿手的菜叫做General Cao’s Chicken(曹将军的鸡?),虽然他也不知道General Cao到底是谁。食堂里的pizza bar做的比萨馅料足而且饼子又松脆,很好吃。每顿饭都有新鲜的水果,而自助餐的形式能让我这个大胃王每顿都能吃得饱饱的!值得一提的是,每天早上可以自己做鲜果smoothie喝,混着酸牛奶配上点儿小乳酪什么的,真的好好喝!周边的食品公司也会过来做广告,那时候就可以品尝到平时品尝不到的美食!至今记得有种香醇的牛奶味似醍醐般地美妙(虽然不知道醍醐到底是什么味儿的),还有鲜虾贝壳的正宗蘸料吃法对于味觉上的绝妙刺激,运气好的话,某个星期一的早餐会碰上了omelet大会战(好……好吃!)总之,食堂是一个充满了味觉惊喜的地方!虽然现在食堂的DIY吧关了,换作以前的话,我还可以天天给自己炒素菜吃呢!美国人做蔬菜,真不讲究!但是仍旧要吃的嘛!Salad bar总归还是说的过去的,那里的热汤很不错的说!

有趣的学生组织非常……非常地多!导致没人想进学生会了。LOL. 什么稀奇古怪的学生组织都有—— 只要你有创意而且够legit,学校给你钱去发展他!各种运动队艺术团体不说,我们还有什么欧洲骑士巨剑术小队,魔法与巫术研究小组,Secrete小组(这是什么?)等等让人听了感觉怪怪的学生组织。当然还有来自国际生的地域性文化小组,比如说CAO(China Awareness Organization)(名字朗朗上口不是嘛?XD)

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有一大批,多数是为了给学校争光的。比如说著名的Amherst Symphony Orchestra, Glee Club 以及各种singing groups,各种英式足球和男女篮球队和网队板球队,自然还有橄榄球队(虽然连续输给Williams College输了五十多年了,从来没赢过)。参加到这些竞争力很强的组织之中自然会耗费你大量的时间,但从中得到的乐趣无疑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这些活动需要你很高的团队意识和个人英雄主义,所以对你以后性格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至少,运动员都很自信的!即使他们的脑袋可能已经被撞傻了(哈哈开个玩笑啦)。

还有一些组织说不清是民间还是官方的了,比如说Amherst周报。文章质量还是不错的,毕竟是一流作家学校的好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嘛,就是觉着有时候美国人的幽默感有些让人无话可说(还是我笑点太高?)。

总之,用一句小学生作文里常用的句型感慨一下——Amherst的student life真是丰富多彩啊!

擦拭茶具,放回原位,体味墨迹

说的这么起劲儿你倒是别忘了我茶道师的临时身份哪!这一品茶在舌尖上如此把玩下肚,是否让人平静中带一丝难以克制地兴奋呢?如果是的话,我也很高兴哦!你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茶汤给喝完了。现在茶品完了,让我们静静地用“红纱“来擦拭茶具,静静地回想香茗的滋味儿,细细地体会“和敬清寂”吧!

Amherst College多彩的校园生活的确是美国顶尖小规模精英教育的典范—— 无论是学术还是生活上都是美国本科教育中卓越的典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关怀,人文精神与自由意志毫无限制的勃发,越来越让人感觉到这所学院里闻名遐迩的教授,卓越的学生以及这一切的声誉都不是空口无凭的(这感觉又像是废话!)。美国最好的本科教育就当如此,虽然学习压力很大,学术生活辛苦,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相信任何有志于赴美学到西学之真谛的准留学生们都会这样想,难道不是吗?

   好了,茶道表演结束了,请众人慢慢退席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