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诊断改进——《我的心儿怦怦跳》评改课课例解读

(2019-05-20 21:06:02)

欣赏  诊断  改进

——《我的心儿怦怦跳》评改课课例解读

石峰区九方小学   赵慧

 

大家好,我是来自九方小学的赵慧。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待会儿有说得不当的地方还请专家们批评指正。接下来由我做习作评改课的课例解读。

关于习作评改,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要求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第三学段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习作教学流程中的教师修改、教师讲评的做法,变“讲评”为“评改”。虽为一字之差,却体现了完全不同的理念,“讲评”倾向于以师为本,“评改”则倾向于以生为本,让学生从边缘走向主场。

评改课紧紧围绕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和习作要求来展开,无论是赏析还是修改点,都与指导课一一对应。因此指导课和评改课是一以贯之的。但是评改课又有别于指导课,因为评改课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的作品上进行。

一、目标定位

(一)学段目标

第二学段: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的教学目标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印象最深”是选材方面的要求,“写清楚”是第二学段写一件事情的关键。

(二)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课文《牛和鹅》《和时间赛跑》《滴水之恩》都有人物内心感受的描写,单元的“词句段运用”中练习了运用动词来写出“害怕”的感觉。这些前置课文、习作的学习训练,为完成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叙事中写出感受是本次习作的目标之一。

(三)学生学情

对于中段学生来说人教版的习作要求和部编教材有很大的不同,但教材对写一件事情同样进行了多次训练。学生通过三年级及四年级上册的习作练习,已经掌握了把一件事情的内容写清楚的表达方法。但是部分学生对写出感受还是比较陌生,因此,把感受写清楚,成为这节课的重点。

(四)教学目标

1.掌握赏析习作的方法,能从优秀习作中汲取优点。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学习修改习作,进一步掌握在叙事中,从多角度把感受写清楚。

 

二、基本流程

评改课的流程是先评后改,评什么就改什么。这里的评,既评亮点,也评不足。所以我们把这堂课的流程设置为:总评——赏析——诊断——修改。

总评:重在激励,围绕选材是否合适、事情的经过是否写清楚、感受是否写清楚等方面,对本次习作进行总结、评价,嘉奖。

赏析:有的放矢,聚焦本次习作重点——在叙事中写好感受,抓住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学习赏析作品的方法,发现、品评他人作品的亮点,从中吸纳、汲取营养,进一步学习把感受写清楚。

诊断修改:循序渐进,与赏析作品一以贯之,聚焦同一习作要点,提取本次习作中的问题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习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从修改他人习作,到自主修改习作,掌握修改习作的策略、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三、基本策略

1.课前准备,充分研读。充分研读,找准评改点。

学生真实的习作是我们最好的教学资源。评改课一定要紧贴学生实际——学生真实的习作情况确定评改点,因此要像研究文本一样研读学生的习作,要全面批阅,才能整理出本班本次习作普遍性、典型性的评改点、生长点,注意个性的问题个别辅导,典型的共性的问题分类指导。

深入批阅,探习作之评点。【例:这个评点,包括总评和片段欣赏。如关注内心感受,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这是大方向问题;再如“把感受写清楚”,最重要的是本次的核心目标,有的学生在写自己害怕的感受时能写出自己的胡思乱想,有的能写出当时的场景、想法……这些都是写清楚的具体支架、方法,是今后可以迁移运用的。】【结合现场课稍点两个重要的】

反复批阅,定习作之改点。【例:如有的班级不能将事情写清楚,这是本节课的次重点;有的班级在写自己的感受时生搬硬套,不真实,有过于夸张、激进、极端的趋势;有的学生在写自己的心情时连用8个提心吊胆,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都是基于本班实情、紧扣教学重点的生长点。】【结合现场课稍点两个重要的】

2.把握标准,评得有据。

总评的目的是激趣、鼓励,让学生获得认可,我们分了以下几个部分:

1)选材是否合适(通识目标)

2)过程是否写清楚(次重点)

3)感受是否写清楚(重点)

表扬是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习作教学尤其需要大面积表扬,大面积表扬能够快速形成良好的“学习场”。表扬也是有层次的,邓老师紧紧围绕习作要求,从“选材”与“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表扬,这样的表扬“有理有据”“实实在在”,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习作的优势和不足。

3.聚焦重点,评得有法。

本节课,分享精彩是基础,聚焦“心儿怦怦跳”的那一刻写清楚是关键,关注感受是否写清楚(心里的想法和身体的变化)。课前教师整理本次习作中出现的优秀片段,分类呈现(心儿乱了,身体变了;手脚动了),师生同读共赏,针对学生习作的亮点提炼出包括展开联想、回忆生活场景等方法,指导学生进一步领悟从多角度把感受写清楚。

4.以学定教,改得有效。

习作评改,最重要的是基于学情,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一切评改皆源于学生,源于学生本次习作的完成状况。基于学情的“诊断”环节,其典型性、操作性都很强,略加提醒,定会事半功倍。

诊断修改板块,呈现问题作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由扶到放,从老师指导到小组合作完成,循序渐进。这样走一个“来回”,总结修改习作的方法,再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孩子们既习得具体的策略方法,并能迁移运用,在实践中加以巩固。

最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每个孩子都在积极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想见这样的习作评改教学,目标集中,核心凸显。无论是评价还是训练,做到一次评改聚焦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一课一得,一节课突破一个“点”,使学生习作能力“螺旋式”上升。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但本堂课真正实现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