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将入阵谱弦歌,共识兰陵贾舆多”一诗的出处
(2016-06-05 23:19:20)刚才在老楼的楼中楼里聊了这个话题,多亏我们见多识广的吧友 tyxbao555
的提示终于搞清楚了,为了方便喜欢兰陵的盆友搜索特另开一贴专门说明此诗出处
新将入阵谱弦歌,
共识兰陵贾舆多。
制得舞胡工欢酒,
当宴宛转客颜酡。
出自清朝史梦兰所写的《全史宫词》,北齐篇诸王中的第二首,无题,并非网上流传的冠有“兰陵王入阵曲”之名。
史梦兰,[清](公元一八一三年至一八九八年)字香崖,直隶乐亭人。生于清仁宗嘉庆十八年,卒于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年八十六岁。少孤力学,于书无所不窥,尤长于史。每纵谈天下事,了如指掌。道光二十年(公元一八四零年)举人。选山东朝城知县,以母老不赴。筑别业于碣石山,名曰止园,奉母其中,藏书数万卷,日以经史自娱。曾国藩总督直隶,手书招致,深器之。幕中方宗诚、吴汝纶、游智开皆折节与交。国藩留主莲池书院,辞归。总督李鸿章延修《畿辅通志》,又与王灏参纂《畿辅艺文考
》。性和易乐善,尤喜奖掖后进。学政周德润以学行荐,旨加四品卿衔。梦兰所为诗文,以抒写性灵为主,不拘格调。著述甚富,有《尔尔书屋诗草》八卷,《文钞》二卷,《叠雅》十三卷,《异号类编》二十卷,《古今谣谚补注》二卷,《古今风谣拾遗》四卷,《古今谚拾遗》六卷,《燕说》四卷,《双名录》一卷,《笔谈》八卷,《全史宫韵》二十卷,及《舆地韵编》二百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这位清朝诗人写咏史诗真是纵贯整个古代史,数量还很多。
这里节选一些书中北齐相关的诗:
【简释】《北史·齐高祖神武皇帝纪》载,先是童谣曰:“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好事者窃言,“雀子”谓魏地清河王,“鹦鹉”谓神武也。(又)载,从尔朱荣徙据并州,抵扬州。邑人庞苍鹰止团焦中,苍鹰母数见团焦上赤气赫然属天,又见赤蛇蟠床上。及得志,以其宅为第号曰“南宅”。虽门巷开广,堂宇崇丽,其本所住团焦,以石灰涂之,留而不毁。至文宣时,始为宫。
【宫词】较射新从木井还,拟教女将并登坛。旧人漫妒新人宠,听取低声称下官。
【简释】《北史·齐后妃传》载,彭城太妃,尔朱荣女,魏孝庄后也。神武纳为别室,敬重逾于娄妃,见必束带称“下官”。神武迎蠕蠕公主还,尔朱氏迎于木井北,公主引角弓射翔鸱,应弦而落。妃引弓射飞鸟,亦一发而中。神武喜曰:“此二妇并堪击贼!”
【宫词】歌舞颠痴总不休,枉将羖■〈羊歷〉应童谣。从此莫道枢臣贵,大肚杨郎进厕筹。
【简释】《北史·齐文宣纪》载,帝躬自鼓舞,歌讴不息。(又)载,游行市廛,问妇人曰:“天子何如?”答曰:“颠颠痴痴,何称天子?!”(又)载,先是童谣曰:“一束藁,两头燃,河边羖■〈羊歷〉飞上天。”“藁”燃两头,是为“高”。“河边”为水边羊,指帝名也。(又)载,虽以杨愔为宰辅,使进厕筹,以其体肥,号为“杨大肚”。
《北史·杨愔传》载,愔尚太原长公主,乾元元年为孝昭所诛,太皇太后哭曰:“杨郎忠而获罪!”
【宫词】赭衣几队扈宸游,胆落舆前供御囚。唯有佳人难再得,琵琶柈上双泪流。
【简释】《北史·齐文宣纪》载,诏斩邺下系徒,罪至大辟者,简取随驾,号为“供御囚”。手自刃杀,持以为戏。(又)载,所幸薛嫔,无故斩首,藏之于怀,于东山宴,劝酬始合,忽探出头,投于柈上,肢解其尸,弄其髀为琵琶,一座惊怖,莫不丧胆。帝方收取,对之流泪云:“佳人难再得,甚可惜也!”
【宫词】三台游豫乐融融,日尽三千六百中。侍宴分排乾象殿,群官舞蹈贺新宫。
【简释】《北史·齐显祖文宣帝纪》载,发丁匠三十余万人,营三台于邺。因其旧基而高博之,大起宫室及游豫园。车嘉至,自晋阳登三台,御乾象殿,朝宴群臣。以新宫成,大赦内外,文武官并进一大阶。(又)载,先是谣云:“马子入石室,三千六百日。”帝以午年生,故曰“马子”。“三台”乃石季龙旧居,故曰“石室”。三千六百日,即“十年”也。
【宫词】国子先生品孰优,东宫监国集名流。孝经讲罢邀恩赍,白发儒臣许散愁。
【简释】《北史·齐文宣纪》载,废帝殷,文宣帝长子也。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初诏国子博士李宝鼎傅之。宝鼎卒,复诏国子博士邢峙侍讲。九年,文宣在晋阳,太子监国。集诸儒,讲《孝经》,令杨传旨,谓国子助教许散愁曰:“先生在世,何以自资?”许散愁对曰:“散愁自少以来,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简策,不知老之将至,平生素怀若斯而已!”太子曰:“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赍绢百匹。
【宫词】重重锦绣拥胡床,玉镜台高七宝装。一笑珠裙花下解,旨教握槊召和郎。
【简释】《北史·齐武成胡氏传》载,胡氏武成妃。武成崩后,胡氏数出诣佛寺,与沙门昙献通,布金钱于献席下,又挂“宝装胡床”于献壁。武成平生之所御也。乃置百僧于内殿,托以听讲,日夜与献寝处。僧徒遥指太后以弄昙献乃至,谓之为“太上者”。
《太平广记》载,胡太后使沙门灵通,造七宝镜台,合有三十六座。
《北史·齐武成胡氏传》载,武成宠幸和士开,每与胡氏握槊,因与奸通。(又)载,武成为胡氏造真珠裙袴。
【宫词】流杯池上绮筵开,水抱山亭曲曲回。酒到御前船自住,两边丝竹应声来。
【简释】《太平广记》载,北齐沙门灵昭,甚有巧思,武成帝令于山亭造流杯池,船每至帝前,引手取杯,船即自住。上有木小儿抚掌,遂与丝竹相应。
【宫词】琵琶声调出参军,天帝何期遇世神。劝得君王解行乐,一朝快活敌千春。
【简释】《北史·和士开传》载,天保初,武成封长广王辟士开,开府行参军倾巧便辟,又有弹胡琵琶,因致亲宠。谓王曰:“殿下非天人也,是天帝也。”王曰:“卿非世人也,是世神也。”其深爱重,如此。(又)载,开说武成帝云:“自古贤愚尽为灰土,尧舜桀纣竟有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行乐,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国事分付大臣,何虑不办,无须自为勤约也!”帝闻悦之。
【宫词】己见萱花萎北宫,赐衣犹忆手亲缝。绯袍饮酒童谣应,浴海虚夸第九龙。
【简释】《北史》载,齐武明皇后娄氏,性宽厚不妒忌,神武侍姬咸加恩待,慈爱诸子,不异己出。躬自纺绩,人赐一袍一褂,手缝戎服,以帅左右。天保初,尊为皇太后。大宁二年崩于北宫。太后凡孕六男二女,皆感梦孕。孕文襄则梦一断龙。孕文宣则梦大龙,首尾属天地,张口动目,势若怀人。孕孝昭则梦龙蠕于地。孕武成则梦龙浴于海。孕魏二后,并梦月入怀。孕襄成、博陵二王梦鼠入衣下。后未崩时,有童谣曰:“九龙母死不作孝。”及后崩,武成不改服,绯袍如故。未几,登三台,置酒作乐,宫女进白袍,帝怒,投诸台下。帝于昆季次,实九。盖其微验也。
【宫词】提婆母子荷殊恩,宝帐装成圣女尊。姉姉同呼乾阿妳,令萱真是北堂萱。
【简释】《北史》载,穆提婆,本姓骆,父超,以谋叛伏法。提婆母陆令萱,配入掖宫。提婆为奴后,后主在襁褓中,令其鞠养。谓之“阿妳”,呼“沛沛”。遂为胡太后昵爱,又佞媚穆昭仪,养之为女。是以提婆改姓穆。自武平三年后,令萱母子,势倾中外。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太后欲以胡昭仪正位,后宫力不能遂。乃卑辞厚礼,以求令萱。令萱亦以胡氏宠幸方睦,不得己而白后主立之。然意在穆昭仪。一旦,忽以皇后服御衣被穆昭仪,又先别造宝帐,爰及枕席器玩莫匪奇珍,坐昭仪于帐中,谓后主曰:“有一圣女,出将大家看之,如此人不作皇后,遣何人作皇后?”于是,立穆氏为右皇后,立胡氏为左皇后。寻复黜胡,以穆为正嫡。
【宫词】开奁自启粉脂囊,内苑争夸时世妆。除得女官分入品,偏■〈髟上月下〉髻子复眉长。
【简释】《丹铅总录》载,北齐后宫之服,女官八品,偏■〈髟上月下〉髻。■〈髟上月下〉所交切发复眉也,盖夷中少女之饰。其四垂短发,仅复眉目,而顶心长发绕为短髻。宋词所谓“鬓軃偏荷叶”。
《酉阳杂记》载,北齐妇人,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各有诗词。
【宫词】谁将玺瑞应城东,七宝香车拜赐隆。拼却清觞满杯酌,黄花原不耐西风。
【简释】《北史·齐后妃传》载,后主穆后,小字黄花。初元正烈于邺城东水中得玺以献。文曰“天皇后”。玺盖石氏所作,诏书颁告以为穆后之瑞焉。后主为后造七宝车。先是童谣曰:“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言黄花不久也。后主自立穆后,昏饮无度。故云“清觞满杯酌”。
【宫词】唱到无愁未忍闻,贫儿村市日纷纷。买官不过同鹰犬,多少仪同与郡君。
【简释】《北史·齐幼主纪》载,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胡琵琶而唱之,人谓之“无愁天子”。(又)载,于华林园立贫儿村,帝自敝衣为乞食儿。又为穷儿之市,躬自交易。(又)载,帑藏空竭,及赐诸佞倖卖官。(又)载,马及鹰犬,乃有“仪同、郡君”之号。
附:诸王
【宫词】山池重向邺城开,曾被君王劝举杯。风荡龙舟波影动,共扬幡矟水堂来。
【简释】河南王高孝瑜,文襄长子。
《北史本传》载,武成即位,礼遇特隆。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三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其亲爱如此。(又)载,初,文襄于邺东,起山池。游观时俗眩之。孝瑜遂于第作水堂龙舟,植幡矟无数,集诸弟宴射为乐。
【宫词】新将入阵谱弦歌,共识兰陵贾舆多。制得舞胡工欢酒,当宴宛转客颜酡。
【简释】兰陵王高长恭,文襄第四子。
《北史本传》载,突厥入晋阳,长恭击之,大捷。武士共歌谣之,称“兰陵王入阵曲”。
《太平广记》载,北齐兰陵王,有巧思,为舞胡子,王意欲所劝,胡子则捧盏以揖之。人莫知其所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