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占有”心理让小孩成“孤家寡人”

(2011-08-31 10:01:43)
标签:

篮球

游戏

占有

陶潜明

教育引导

育儿

分类: 育子教训、感受、心得

 “占有”心理让小孩成“孤家寡人”

 

/三笑窥情

http://s1/middle/6c0f6faagabc39fc7bc80&690
(网图) 

昨夜,吃罢晚饭,我们一家三口到香樟绿城散步。言宝临出门时,带了一个篮球,一路上边走边玩,兴致很高。香樟绿城小区里有一处开阔的草地,晚风习习,正是市民憩息纳凉的好去处,尽管有点早,但草地上早已坐满了人,小朋友特别的多,跑着、追着、打闹着,一片欢乐的海洋。言宝来不及脱鞋,拉着俺的手便玩起了传球、踢球的游戏,不几分钟,便吸引了许多小朋友一起玩,趁此机会言爸便坐下来,细细享受他们的无邪和淘气。你看,他们在追逐中欢呼,在竞争中开怀,笑声纯净如碧蓝之天;一会儿球落在他手里,一会儿抢在你手里,一会儿大伙滚成一团,一会儿你抱着我、我抱着你,不管大的小的、男的女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完全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言宝能够这么快乐地融入、融合,我和言妈相视而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不觉想起陶潜明这句诗,无比贴切。

 

突然,言宝大叫起来,“给我,给我,我的球”,原来言宝好久都没抢到球,生气了,使出了耍赖的法子。我没有干预,静观其变。小朋友们都当作没听见,继续疯玩、疯跑,没有人理会他。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小子居然“哇”地大哭起来,仿佛很可怜。这一哭反应可大了,小朋友的父母们都纷纷“撤退”了他们,我和言妈并不着急批评言宝,只见他捡起球坐回到我们身边。于是,我们就事论事,很温和地指出了言宝的不对。然后,跟他玩了一会儿,让他又回到了小朋友中间。可过了一段时间,言宝“故态复萌”“故伎重演”地再次拿到了球,结果却再也没有小朋友跟他玩了。虽然这回我批评的语气加重了,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充当了他的“玩偶”,在他的指令下,完成各种预演,这让我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妙。言宝在集体参与性游戏中怎么会表现如此强烈的“点有”心理呢,且不受教。

 

再举一反三以前的种种情景,弟弟妹妹来时,不准他们动他的玩具,否则会以暴力手段抢回来,弄得人家“鬼哭狼嚎”“霸蛮”自己爱看的电视,容不得人家插手;餐桌上他的位置永远是固定的,无论有客无客,被亲朋好友们戏称“皇位”,如此等等。

 

当晚,我查了一些资料,明白了孩子3岁开始,就会产生明显的“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往往从“我”出发,而不知有“你”、有“他”、有别人,导致独占行为发生。这是一种正常心理,这与“自私自利”有着本质区别,随着年龄增长和正确的教育引导,“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会逐渐淡薄,独占行为也会逐渐减少或消失。

 

如何教育引导呢?少责骂、适当责罚;多与众处,尽量多与大孩子接触,通过大孩子的管束和照顾使其自我调整。当然,这些,我都是纸上谈兵,亲们,你们在实践中有什么好的法子,说来听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