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奶爸经历磨炼育儿辛酸经

(2011-08-10 10:37:32)
标签:

适时

适度

适应

规律

教育

引导

育儿

分类: 育子教训、感受、心得


五年奶爸经历磨炼育儿辛酸经

 

文、图/三笑窥情

http://s13/bmiddle/6c0f6faagaa1db6144a3c&690

现在想起来挺荒唐、挺可笑的,言宝一呱呱坠地时,俺怀着当老爸的兴奋就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培养目标:身体像运动员、才艺像演员、出国当学员、回来当官员…。可是历经五年的育儿艰辛、酸楚和挫折之后,我从当初的急切期待变得平淡踏实了,由宏伟目标变成了顺其自然,由盲目热情转向自信稳重了。现实和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育子贵在适时,要在适度,旨在适应。这算是我五年的奶爸生活“实事求是”以实践检验真理而得的育儿辛酸经验。

 

贵在适时

记得言言刚满月时,我就郑重其事地买回了许多玩具,有电动的、积木的,也有纯布艺的,不仅如此,还买了莫扎特、科普书籍、英语光碟,我根本没有考虑到育子的知识储备不足、本领恐慌,也没有去重视科学的养,导致3岁前言宝贝营养不全、体弱多病、性情急燥,所买的那些东西都成了“浪费”不说,反而成了摧残我们育儿信心的“核武器”。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我渐渐摸索出了“贵在适时”的道理。第一,得不失育子成长规律之时。春花秋月,草长莺飞,这是自然变化时序;先进战胜落后,社会曲折前进,这是人类发展规律。婴儿、幼儿、少儿亦有其发育成长规律,而我却“一叶障目”式的“拔苗助长”,真是害人不浅,自讨苦吃。再者,得不失社会革新变化之时。体现在育儿上,就是不能一味固守传统,一些不合时宜的育儿观念当坚决摒弃,一些不益于人的育儿实践当坚决反对,这一点言爸是有教训的。比如喂饭、语言等习惯上据拘泥农村旧法,确实是万万不行的。

 

要在适度

到了三岁以后,言爸虽然明白了“适时”的道理,但却犯了“过度”的育子大忌。在这点上,我认为主要的是过份关注,上幼儿园了,因言宝贝语迟,一些方面自理能力较弱,言妈改变工作性质,进幼儿园当“保育员”专职“陪读”,以致言言至今依赖心理过强,自主性不足。再就是过度保护,怕跌倒、怕被人欺辱、怕有闪失,直接导致胆小怕事,爱哭,不够开放,不能融于大圈子,有损“男孩子”阳刚之气。最后,过高期待。望子成龙,希望不输在起跑线上,是人之常情。可我们不够理性,属于幻想型的,没有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盲目地为孩子设置过高的期望与要求,言言因为三岁前的发展略弱于人,别家的孩子在幼儿园能说会道、能歌善舞,而他呢少言少语、乱吼乱叫,我们不免矮人一短,这样气馁啊、气愤啊、气闷啊都来了,于是也就快马加鞭地设置了较多过高的目标和要求。现在想来,最关键的要在“适度”上下功夫。要适自身发展实际之度,还是要讲究一个符合实际,照搬照套,胡乱攀比,不但于事无益于人更有损。要适度引导。包教包会、包养包成,十分不理智。纸终究包不住火,还是让适度引导,不仅让它自然发光,还要让它发得更亮。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可在育子上总是把持不住。还好,言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言宝已殊异昔日。

 

旨在适应     

很多家长,很理想化地把孩子当勤奋的“老黄牛”,当老实的“孺子牛”,按照大人意愿牵着他们走,认为孩子只需要“适应”和“服从”就可,从来就没想过他现在是一只“小犊子”,他还没适应过来呢。这是颠了倒了。言言眼见得就上学前班了,可这厮还不学写字,一个人依然乐天乐地悠哉喜哉,我就发了狠心,每天限定他必须数字描红最少一页,他白天拖晚上,晚上说累了,拖不过了胡乱写两字应付,跟我耍脾气,俺爷俩每天晚上呛着呢,真拿他没法。我现在正后悔,怎么能让他一味适应我呢,是不是该改改法子了。其实,我觉得育子说穿了就是一个谁适应谁的问题。首先,应该是我们要适应的孩子的发展和方式来教育引导。父母以其心居其上,孩子因无心而待于下,两者不等、不平,甚而不合,难以为教。一个很现实的事实,就是要蹲下身子,与孩子交流,做朋友,做伙伴。其次,要正确引导孩子适应社会,我想这才是育子的终极目的。活在当下,被社会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http://s13/bmiddle/6c0f6faagaa5e594bbfa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