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效能训练PET(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_我信息(转)

(2011-04-22 18:03:52)
标签:

杂谈

 

我信息

第一节  自我表露最有效

沟通的最主要目的是解决需求冲突的。

需求冲突双方只有清晰地了解对方的需求,才能明白双方的需求冲突的实质,也才能让对方知道怎么帮助你,从而满足你的需求。

和你的孩子、配偶或其他人分享你的想法,让他们知道你所重视的事情、你的需要和欲望。自我表露非常重要,通常我们必须获得孩子、配偶或其他人的合作,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PET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张:父母必须重视自己的需要,并主动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对于父母而言,明确而肯定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要是健康的态度。因为只有在父母的需要得到满足,在父母的“杯子是满的”的时候,才能真正将自己付出给孩子-----和孩子分享父母杯中的“资源、能量和关怀”。肯定自己和帮助孩子并不相冲突,反而能够相互提升和增长。

效能父母沟通的最重要原则:有效的父母是有主张的父母。在沟通和行为中,父母必须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求。

很多人害怕自我表露,因为害怕开放自己而被对方评价、判断或者批评。但是至少在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中,自我表露做真实父母有着巨大的好处(事实上这也适合其他人际关系,但是本课程就不做这个讨论了。)这些好处如下:

1          可以让你更了解自己

当你向孩子分享你自己时,实际上也是在自己和自己对话,你在和自己的想法、感觉、价值观和信仰接触,你会发现自己常常有新的觉知,你会更加负责任和自控。

2          可以让你更喜欢你自己

当你对孩子开放、诚实、坦白时,你会对自己身为父母、身为人有更好的感觉。当你能够自由的表达时,你会发现自己更坚强、更负责任,并且更自信。

3          可以让孩子更了解你

自我表露,可以让孩子了解真正的父母,孩子就不需要去琢磨父母的想法,不会茫然困惑,从而和父母更贴近。

4          能够鼓励你的孩子自我表露

你的真诚和开放会鼓励孩子也和你一样。当父母能够以身作则、坦诚表达时,家庭中“坦诚”的气氛就很容易传染开来,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就会有“家是安全的地方”的感觉,它能感染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愿意自我表露。冷漠、疏远和紧张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和相互关怀。

5          能够避免冲突

当孩子对你的想法和需求很清楚时,孩子就比较容易满足你的需要。由于沟通不良而产生冲突的机会,将会大大的减少。在一个开放、真诚的家庭中,紧张、愤怒和痛苦便无处滋长。

 

第二节如何确认沟通的有效性

一、自我表露接纳线

我们已经了解自我表露的对自己、对孩子、对家人和其他人的好处。但是我们是否要表露我们对所有事情的所思、所想以及感觉?我们可以和孩子分享什么?可以和配偶分享什么?可以和同事分享什么?可以和初见分享什么?

PET为你提供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并且做有助于人际关系的事。
http://s5/bmiddle/6c0f1d8ena17f57c66d14&690Effectiveness Training)_我信息(转)" />

 

自我表露的最终目的就是协助我们成为真实父母或者真实的人。如上图,我们的接纳线原则是:此时此刻我对于孩子或他人的想法和感觉是否有助于我们之间的关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应该使用自我表露;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勿使用自我表露;如果答案是不确定的,建议不妨尝试一下自我表露,你的坦诚很可能会得到满意结果。

父母真诚开放,并接纳自己有人性的弱点,就不需要再小心翼翼地“扮演”父母的角色,我们相信孩子会成长得更好。

我信息是有效的沟通技巧,但是它不只是技巧。它是坦白、诚实、有力的方式。你可以成为你的孩子、你所关心的人以及你自己本身信任的典范。

 

二、如何检视沟通的有效性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有效沟通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具有的一项特质。心理健康的人是“能够和自己接触的人”,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态度、价值观和信念。他比心里不健康的人更常和自己沟通。心里不健康的人在寻求谘商时,通常必须学习和他自己沟通的方式,他们才能够渐渐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表露出他们的感觉、心态,并发展出新的态度,发现矛盾的感觉或先前所否认的感觉。同时在成功地完成心理谘商后,他们会学习到“和自己做更好的沟通”,从而能够更自由的表达自己真正的感觉和态度。对个人而言,心理健康是指“能够清楚地和自己谈话”的能力。

有效沟通对家庭来说相当重要。系统学完效能训练课程的父母一致认为,学习开放坦诚的双向沟通,可以改善家庭生活,并且和孩子之间相处得更快乐、更健康。

那么如何检视有效的沟通呢?检视有效沟通的一个方法就是考虑沟通的以下两个因素:

1、清楚的传送(有效的表达);

2、确实的接受(有效的结果)。

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两个因素可能产生的危机:

1、“清楚的传送”中的危机:

沟通的信息的清楚传送,除了和表达者的音量、句式、简洁性、习惯等有关外,更重要的是表达者的影响---表达者是否被对方所信任。而这种信任取决于对方对表达者的判断:“他现在说的和他想的是‘一致’的吗?”这就是我们前面课程提到的“知行合一”。

当一个人做到“知行合一”时,我们称之为“开放、坦诚、直接”;而行知分离时,我们批评这个人“虚伪、不真实、做作。”

接受者从传送者那儿获得的语言信息和传送者真实的情绪(接受者从非语言信息感知)不一致时,接受者就会感到困扰。比如妈妈对孩子的一个行为非常生气,但是妈妈却要表现出耐心并接纳,孩子感知到信息就是混乱的,孩子就会觉得妈妈不诚实。

自我表露也会有一定的风险---传送者表露出真实自我,从而对他人更透明。因此传送者必须有勇气成为真实的自己。这在亲子沟通中比较容易,但是在和其他人的沟通中就可能出现危机:因为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听你说出你对他的感觉,而且接受者因为了解你对他其实有同样坦诚的要求,于是这部分人会被这项要求所吓倒。

2、正确接受的危机

如何正确接受?PET的技巧是“镜像倾听”(后面有章节专门介绍)。接受者(倾听者)就像一个聪明的镜子,用自己的话说出传送者的信息,确定或修正传送者的信息并“反馈”回去。因此,为了参与传送者传送的信息,倾听者必须暂时中止自己的想法、感觉、评价及判断,这样才能站在传送者立场,同理传送者,从而真正了解传送者的真实意思。而传送者也要确认他自己的信息是否真正被接受者所掌握。

而这种方法也会造成一种危机,由于接受者持完全开放的态度,可能导致自己的立场受到影响。

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倾听”别人,这种人是“防卫性”的,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观点和自己不一致。

因此,要达到有效的人际沟通,个人必须成长,必须依赖个人内在的安全感和勇气。

 

 

第三节 我信息你信息

第一节所阐述的“自我表露”,就是自我表达父母的感觉、想法以及父母自身的需求。这就是戈登博士效能父母沟通理论的“我信息”的概念。

表面看来,“我信息”是如此简单,但是事实上,很多父母并不太会“自我表露”,而是对孩子及其行为加以评判、猜想和评价。就是总是在谈“你”怎么样。这就是戈登博士效能父母沟通理论的“你信息”的概念。

“你信息”是一种单向的信息,是父母对孩子的评判,只表达父母的意见和要求,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以满足父母的需求。

可见“你信息”,并未顾及孩子的感受,孩子感觉到的是“父母居高临下”,孩子感觉到的是被命令、受操纵,孩子也不知道父母这个要求的真实原因。

“你信息”就是父母给孩子“贴标签”,但是没有任何人喜欢被贴上标签。

我们来看看“你信息”的例子:

“你真不懂事”。

“快去睡觉”

“你的想法大错而特错。”

“宝宝乖,把牛奶喝完。”

以上这些信息,让孩子感觉到被责备。“宝宝乖,把牛奶喝完。”让孩子感觉到“我不喝完牛奶就不是乖孩子”。孩子被责备时,孩子心中会产生自责和内疚,孩子会把自己定位为“我是不懂事的”;而斥责也会让孩子毫无理由的自我否定。孩子因为害怕遭到否定,而拒绝继续和父母沟通。

甚至是“你真是一位很乖的小天使”(孩子在犹豫要不要把玩具给另一个小朋友玩时。)这句赞美的话让孩子感觉到被评价或者被操纵,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你信息”的坏处:

1                    父母常用“你信息”,孩子会产生抗拒心理,有时候孩子就会不理会父母,久而久之,孩子一听到“你信息”就会有逆反心理。

2                    由于父母没有给孩子决定的机会,只是要求孩子服从,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孩子逆来顺受、没有主见,让孩子放弃自己应负的责任。

“你信息”对孩子心灵成长产生的不良影响:

1          “你信息”拒绝孩子的负责任行为,让孩子不懂得为别人着想。

2          “你信息”让孩子觉得不受父母喜爱。隐藏的信息是“你很坏”、“你很自私”。

3          “你信息”中传达的意思是:我不相信你有能力帮助我。

4          让孩子对父母的“命令、威胁”等产生抗拒心理。

5          父母的“说教、训诫”等“你信息”,让孩子疏远父母。

6          “批评、责骂”等“你信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7          父母的“分析、侮辱”等“你信息”让孩子感到难堪,甚至有负罪感。

8          “你信息”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有时会反唇相讥,反用“你信息”回应父母,亲子关系因此更加紧张。

 

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尤其在孩子作出父母不可接受行为时,多用“我信息”,可以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感觉和需求。

这个时候,孩子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够满足父母的需求,他们就会逐渐发展出责任感。而当孩子发现自己满足了父母的需求,让父母的生活更加愉快时,他也会非常有成就感。

同时,父母的这种坦诚的表达方式也会营造家庭平等、和谐、亲密的氛围。

“我信息”只是告诉孩子,孩子的某一行为,对父母有什么影响,让父母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孩子自己决定该怎么做,所以不存在“攻击性”和“否定性”。

 

 

第四节  我信息的分类

PET效能父母沟通课程中,根据我信息的表达方式的不同,将我信息分为以下四类:

一、表白性我信息----表露真正的自我

概念:对他人表露你的信念、观点、喜好、不喜欢的事、感觉、想法、反应,或者其他能让人更了解你或者更了解你的生活经验的描述。表白性我信息是自我表露的基本形式。

表白性我信息就是为了表露自我。

表白性我信息是可信的、诚实的、一致的,表达出了你的真实的想法和感觉。

我信息是一种清楚的、容易了解,并且切中要点的讯息,而不是伪装或者模糊的信息。

范例:

1、这几天事情的发展,令我感到很失望。

2、我知道你反对,但是我想为自己保留一个机会。

 

二、预防性我信息----能预防问题的发生

概念:让孩子知道你想达成的某些需求,以及希望孩子做到或完成的事,这种描述就是预防性我信息。

由于预防性我信息,清楚的描述了你想要做的事情,你的需求,这就大大增强了孩子调整自己的机会,而不会妨碍你的需求。

应用:父母做好晚饭,喊孩子吃,父母宣布晚餐时间,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结束手上正做着的事,常常产生需求冲突。最好的办法是使用预防性我信息,让孩子在厨房协助你。

预防性我信息是自我表露的另一重要类型。

范例:

1、我担心你看了15分钟电视后不肯关电视。

2、我有个计划要完成,我不想收到打扰。

 

三、肯定性我信息----能够增进亲子关系(人际关系)

概念:描述父母对孩子肯定的感觉的我信息。

虽然孩子常做一些让父母困扰的事,但是她们同样也会做很多让父母开心的事,甚至能够协助父母。当孩子有这些值得肯定的行为时,父母对孩子表露肯定的感觉。

也就是说:父母要在孩子做了值得肯定的事时,立即给予肯定的感觉。非常不幸,父母通常在孩子的行为引起了父母困扰时,才会表达。

事实上,亲子关系中,父母应该真实的表达接受和不接受的感觉。肯定性我信息表达赞赏、爱、高兴,因此肯定性我信息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孩子希望成为对父母的协助者,因此孩子特别会因为你的我信息的赞赏而茁壮成长。

范例:

1、宝贝,我真的很爱你。

2、我很喜欢你写的这篇文章。

    这里有一点特别强调:千万不要将肯定性我信息变成操纵或塑造孩子的工具,你的隐藏的信息会透过语言传达给孩子,从而破坏了你的诚意。肯定性我信息,没有附加在其中的操纵和控制的目的,

 

四、面质性我信息----处理无法接受的行为

有的时候,父母因为不能接受孩子的行为而产生困扰,这个时候可以采用面质性我信息来解决问题。

面质性我信息包含三个要素:

1、不加任何批评的描述孩子所说或所做的给父母带来困扰的行为。

2、说明孩子的行为给父母带来的具体的并且是父母不愿意有的影响。

3、表达父母对孩子行为的真实感受。

面质性我信息让我们做一个不骂孩子的父母,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如何伤害了父母,父母希望孩子承担起责任,协助父母解决困扰。

范例:

 1、你没有完成作业,我很生气。

 

第五节  认识面质性我信息

面质性我信息是父母拥有问题,解决父母困扰的最有效办法。本节我们全面的介绍面质性我信息。

面质性我信息有三个要素:1、行为;2、影响;3、感觉。

下面我们具体解释:

第一部分:描述行为:不带情绪的描述孩子的不可接受行为。

阅读下列的行为描述,并请选出最不带情绪最没有责备意味的句子,注意,不加责难不带情绪的描述不可接受的行为,是指:

.简单的行为陈述。(如:当衣服放在地板上时)一定要简洁、准确、不拖泥带水,要让孩子一听就明白到底是那个行为。

.不带情绪。情绪本身就是你信息,因为情绪会盖过一切。比如说,你大声喊叫:我非常生气,我气死了。这句话准确表达的含义是:你真坏,你真不像话。说的是我,却是你信息----一个伪装的你信息。

.不批评。(如:当你的衣服乱七八糟时)批评一定是你信息

.没有绝对性的字眼,如:总是、从未、非常、特别、当你故意….、当你总是……等。(如:当你的衣服总是放在地板上时)

1A.当你把门打开时………….

   B.当你总是将门打开时…………

   C.  当你故意把门打开时………….

2A.当你不小心将牛奶倒出来时……..

   B.当你将牛奶拿的高高的,倒进玻璃杯时……..

   C.当你倒牛奶时,你不够机警……..

3A.当我早上要上班时,发现汽车油箱是空的………..

   B.当你从来没有添加你用完的汽油时………….

   C.当你从未关心是否有足够的汽油留给我上班时用……….

第二部分:描述影响:描述孩子行为对父母造成的的具体确实的影响。

请记住,孩子对你有具体确实影响的行为是包括:

花费你的时间、精力或金钱,而这些你宁愿花在其他地方。(例如:整理脏乱、替换破旧的衣服;孩子弄坏你手机,你得去花钱修理等。)

对你的身体或感官造成威胁。(例如:大的声音,强烈的光线影响睡眠、太冷、痛苦或伤害等等)

导致丧失部分或全部的用途、娱乐或自尊。(例如:打破盘子、遗失书本、将地毯弄脏;不尊敬长辈和客人。)

使你无法去做你真正想做或需要做的事。(例如:准时赴约、打电话、独处等)。

由于是孩子的行为让你产生困扰,于是你应该向孩子发出面质性我信息

父母描述的这种影响应该是真实的、准确的,不能是虚构的、模棱两可的。孩子不能准确知道这种影响,就没有改变的理由。孩子了解了父母的需求,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满足父母的需求。

阅读下列陈述,并选出具体描述确实影响的我讯息陈述句。
1
 当你把门打开时………..

A………你的妹妹会对你发脾气。

B……….你会感冒。

C……..我必须付高额的账单。

2 当你把牛奶拿的高高的,倒进玻璃杯时,………..

   A……….会泼到你身上。

B………我必须清洗并熨烫额外的衣服,同时,这样会浪费牛奶。

C……….我感到很困惑。

3 当我要上班时,汽车油箱在你用过车后,就空了………..

   A……….没有汽车,会让我的工作进度延后。

   B……….有时候你会被乡间小路给弄得进退维谷。

   C………;邻居们会认为我太随便了。

第三部分描述感觉:表达孩子的不可接受行为在对父母造成影响的同时,随之而出现的真实感受,如失望、不舒服、伤心、愤怒等。

请由下列行为及具体影响的描述中,列出你对这些影响可能有的情绪。

记住:如果孩子的不可接受行为对你产生立即的影响,那么你对此项行为也会有立即的情绪(如:失望、受伤、伤心、愤怒等等)。

如果具体的影响后来才产生,那么在我讯息中所要表达的感觉,通常是对未来有某种的害怕(担心、在意或焦虑等等)。例如:当你开快车是,我很担心你会被开罚单,而且我的汽车保险费用也会提高。

1、在冬天时,当你把门打开,会让暖气加速消耗,那么我就要付出更多的金钱。

描述你可能的感受?:

 

重点提示:

    孩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责任感需求:孩子非常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父母的需求。只要你告诉孩子,孩子就会愿意改变自己来满足父母。如果你没有感受到,只是因为你很少给孩子这样的机会,甚至让孩子产生不好的习惯,那么你就要更努力了。

孩子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满足父母,孩子会很有成就感。孩子并不愿意自己的行为给父母带来困扰,那样孩子会很不安。

因此,父母应该向孩子袒露自己的内在需求,袒露孩子行为引起的自己的不快感受,孩子是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满足父母的。

 

第六节  面质性我信息的作用

一、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让孩子成为负责任的人

责任感需求是孩子的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当孩子发现自己可以帮助父母时,孩子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因此孩子会自愿调整改变自己的行为去帮助父母,从而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孩子。

二、培养孩子的爱心,使孩子成为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

许多父母都和我谈到他们的孩子不会分享,好东西都据为己有,不愿意分给他人。那么,你给了孩子分享爱表达爱的机会了吗?

孩子对父母的爱都是无条件的,孩子都希望能帮助父母,为能帮助父母而兴奋,为给父母带来不快而难过。

所以如果我们常常拒绝孩子的爱,拒绝表达自己的需求让孩子来帮助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成为不懂关心他人的人。

反之,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以便让孩子能帮助自己,孩子就会成为充满爱心关心他人的人。

三、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

    面质性我信息是父母有困扰时,要求孩子协助父母。父母只是表达困扰,具体怎么做由孩子作出。孩子通过自我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自然而然地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

四、培养孩子坦诚、健康、阳光的气质,增进亲子关系。

父母采用面质性我信息,是做真实父母,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这种坦诚的气氛会感染到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让家庭中所有人都感觉到“家是安全的”,孩子也就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情绪和感觉,这有助于培养孩子开朗坦诚乐观的性格。

在家庭中,孩子有权要求满足自己的要求,父母同样也有权满足自己的需求。

如果总是父母满足孩子,这就是放任,你会觉得养这个孩子真累。如果一味的要求孩子满足自己,孩子就会越来越讨厌自己。

只有双方都满足,家庭才会和谐和美好。

 

在一个开放坦诚的家庭中,每个人的心灵都是自由的。愤怒、痛苦、焦虑都是正常情绪,都可以表达,都可以被家庭成员中他人接纳,并通过相互帮助而轻松化解。

 

第七节  为什么有人使用面质性我信息会失效?

上节学习了面质性我信息,但是是不是有些父母回家尝试过后发现没有效果呢?

不要紧张,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发生。下面我就来分析使用面质性我信息失效的原因,大家对照一下,看看怎么解决问题:

1、未按步骤规范使用我信息

   未按步骤规范使用我信息三要素没有说全或未能清晰地表达。

举例如下:

晚上930,妈妈出差回到家。儿子正在他自己房间打游戏,妈妈很累,想尽早睡觉,但是人在家看到孩子没睡又不放心,所以妈妈希望儿子马上睡觉。

我们来看看这位妈妈的表达:儿子,你知道现在几点了?你明天还要上学,我要你马上去睡觉!

儿子回答:知道了,我马上就睡觉。

但是儿子关上房门后还是继续打游戏。

这位妈妈说的是我信息吗?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个我信息,但是实际效果呢?大家可以相互扮演角色试一下,看看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不是----妈妈在责备我,心理会产生抵触情绪?

这位妈妈的表达并没有清楚地说明孩子的什么行为,只是说出了她的感受和要求,但没有说出让孩子马上睡觉的真正原因。让孩子感觉不到自己的行为影响到母亲,而是母亲在责备自己。因此,孩子会产生抵触。孩子觉得关起门就没事了。

母亲完整的表述应该是:

已经9点半了,你还在打游戏机,妈妈在等你。我很担心你明天上学会起不来,并且我出差回来已经很累了。

总之,使用面质性我信息三要素一定要说全,只有把行为、影响、感受都说全了,才能产生效果。

另外,也需避免另一种倾向,父母在使用面质性我信息时,向孩子传递的信息太杂乱,句式太复杂,令理解力尚不健全的孩子听不出面质性我信息三要素,父母的努力自然不成功。父母一定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规范地掌握面质性我信息要领,清晰地说出其三要素

2、面质性我信息是在父母拥有问题时孩子协助父母解决父母的困扰的。但是有时候孩子本身有困扰,如果不先解决孩子的困扰,孩子就会拒绝配合。

孩子拥有问题时,父母应该怎么办?这个我们前面学过,要使用反映倾听,辅助孩子解除困扰。孩子无困扰,父母才能取得孩子的协助。让孩子通过自我行为的改变,来满足父母的内在需求,达到帮助父母的目的。

我信息的效果取决于亲子关系的品质。如果孩子拥有问题时,父母没有使用反映倾听等方式对孩子进行协助,反而常常以沟通障碍来对待孩子;那么,当父母在问题区需要孩子帮助时,孩子往往是不热心配合的,因为他已经有逆反心理了。

3、没有准确真实的表现父母的的感受和影响。

面质性我信息三要素中,孩子行为对父母的影响以及父母的感觉一定要真实、准确。不能太夸张,孩子能感受到,并产生逆反心理;也不能表现得轻描淡写,太弱,孩子感受不到。

父母发出的面质性我信息要强烈到能对孩子有所影响,否则不会奏效。最有效的我信息应该是恰恰符合父母所体验到的感觉。例如:

孩子旷课出去打游戏,回家后,妈妈轻描淡写今天我不太开心。妈妈没有去提及孩子旷课、打游戏这两大事实,而且将反应和影响只说成是不高兴。孩子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是让妈妈小小的不开心而已。

再说个表达过火的。例如:

孩子在家里玩,不小心打破了花瓶,妈妈有困扰,希望孩子能细心一点(不可接受行为)。妈妈夸张的说:你这样,简直把我气疯了。孩子则认为我又不是故意打碎的,因而产生逆反心理,使母亲的面质性我信息失效。

4、没有及时注意孩子情绪的变化,一直面质

在使用面质性我信息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导致孩子拥有问题,孩子会有排斥的情绪。父母要及时发现这一问题,接纳孩子的情绪,对孩子进行反映倾听,让孩子走出困扰,否则 面质性我信息又会变得毫无用处。

因此,我们使用面质性我信息,发现孩子出现困扰要及时给孩子协助,进入反映倾听,在沟通中要不停地反复变换,直到问题解决。

现在我们回过头再去看那张效能沟通的示意图,大家看到我们只谈了父母拥有问题和孩子拥有问题分别如何处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事情要复杂得多。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亲子双方均拥有问题。或者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父母使用面质性我信息时,由于表达不当或某环节出差错,会让孩子产生情绪。

这些情况的处理方法如下图:
http://s5/bmiddle/6c0f1d8ena17f5c209824&690Effectiveness Training)_我信息(转)" />

 

另外,父母需要注意,面质性我信息是有针对性的,它可能帮助父母去改变孩子的某一时刻的行为,以满足父母此刻的需求。但父母不要期望使用一次面质性我信息就能一劳永逸,满足自身所有的需求。

有的父母发现,运用面质性我信息,孩子能够改变他的行为,但他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过一阵儿,孩子又会恢复原来的状况。

其实,父母不要期望每一个面质性我信息都能奏效。更不要期望面质性我信息一劳永逸。

孩子有些不良习惯是很难一下子就纠正的,有时需要使用多次面质性我信息。无论是反映式倾听还是面质性我信息,这些亲子沟通训练中的方法,都应该在生活中随时运用、长期积累。

随着亲子关系的融洽,成效会越来越显著。

 

第八节  认识预防性我信息肯定性我信息

一、预防性我信息

父母不要等到孩子给我们带来困扰时才发送我信息。实际上许多问题都可以预知。比如,你明知道平时孩子看电视到了约定时间还是不肯关电视;明知道孩子出去玩时,会不思回家,那么我们不要等到这个事情发生再去处理,可以通过预防性我信息防范可能出现的麻烦。

预防性我信息预先清楚地描述父母的担心、父母的内在需求,可以增加孩子自我调整的机会。

预防性我信息可以给孩子一个机会,孩子会主动作出父母满意的行为,用不着父母去吩咐了。

二、肯定性我信息

心理学实验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某个行为及时予以肯定,会使孩子非常有成就感,会加强孩子做事的内在动力,因而大大地提高了该行为在孩子身上再度发生的几率。

肯定性我信息会让孩子感觉到这是发自父母内心的、由衷的肯定,这种感觉是“你信息”根本无法传递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