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课导入方法及案例分析
(2018-08-27 17:41:10)分类: 论文随笔 |
基于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课导入方法及案例分析
西安市第三中学 蔡波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新课标的提出以及通过利用现代的一些先进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发展使在教学活动中课堂的导入方法可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进行导入,同一个教学内容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釆用各不相同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导入,各种不同的导入方法也可以交叉存在,同时进行。我们教师应该不拘一格,可以通过研究来加深对所采用教材的程度上的理解并积极研究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所选教材和不同的学生的特征和现有的知识水平精挑细选课堂导入的方法。
1、点题导入
点题导入就是我们常说的直接导入,教师在导入时,直接用简洁明了、开门见山的话语叙述或者提问的方式,提出与新课主题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同学对新知识有探究的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例如,在学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知道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那么人的认识有正确的认识也有错误的认识,而我们把正确的认识就叫做真理,我们在实践中不但要获得认识更要获得真理性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科的内容。”
案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的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叫做物质和意思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思那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课,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案例评析:教师一上课就把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这样引入课题,
不仅明确了这堂课的主题,而且利用简单精炼的话语也说明了产生这堂课的背景。同时直截了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有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促使学生的思考迅速集中到这部分知识上來,很快让学生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索追求中。
2、情境导入法
思想政治来源于生活,让学生通过社会密切相关的东西去理解和进行思想政治的学习,根据以往的数据经验,这样做会使效率大大的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每一框题的第一目都是情景的导入,教师提前准备好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我要主动学习的心理暗示,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激发,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新课标指出:“注重从学生现有实际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能够在将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并与思想政治知识相联系,从而得到运用和解决。在思想政治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老师结合实际知识背景,提出所讲授的相关知识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政治教学的学习实践中认识到政治知识的现实意思,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建构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景进行导入语:“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当某些行业或者商品价格上涨的时候很多企业、生产者就会开始进入这一行业或者产品的生产。那么大家想知道这是什么在发挥作用吗?那么我们就一起进入《市场配置资源》这一课的学习中”
案例“多彩的消费”这节课的导入设计:
先给出一个《18英寸的彩电究竟该不该换》的情境,次情境描述的是我邻居的一位老太太她家的一台18寸的彩电要不要换的案例。其子女以不适应潮流强烈要求更换,老太太却以彩电质量还好,物没有尽其用,而坚决不换。学生就围绕换与不换展开讨论。这个案例的主题是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可以说它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周围,或者也是我们有些人亲身所经历过的,因而很容易引起共鸣。在这个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有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家庭消费的内容,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等。同时,针对彩电究竟是换还是不换,有着一定的模糊性,没有一个绝对的正确答案,而且,在这个案例中又蕴涵着传统与现代,节约与享受等一系列矛盾与冲突,这样就为学生在认知上形成冲突提供了条件。
案例评析:利用这种方法导入,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或学生非常熟悉的经验,若学生对这个情境不熟悉,那他们想思考也无从下手,只有贴近他们,学生才会从头到尾都围绕所提问题展开思考讨论,步步深入问题的本质。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这样设置悬念、提出疑问,设置与学生生活贴近,并且学生场接受的情景而导入新课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兴趣。
3、故事导入法
高中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学生都爱听丰富多彩的故事。在各学科的发现史和发明史中,都不乏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中外史实中,经典有趣的典故就更多了。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给学生选讲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在学生在枯燥的学过程中增添一些趣味,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收到了寓教于趣的效果。这种导入法可以通过和教材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故或足实例去影响学生的情趣,营造学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热爱政治的情感。
案例“文化对人的影响”这节课的导入设计
在讲述本课时,可以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朋友,他们分别是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一天,他们三个人一起去野外郊游,当他们看到郊外的风景时,三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诗人看到的是鸟语花香的自然美,而哲学家看到的是万物复苏的自然规律,植物学家则看到的是各种花花草草。这时就提问,为什么三个人看到同样的景象却又不同的认识,这样一下将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接着教师就可以切入主题了。
案例评析:这个故事是日常生活中的感悟,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知道了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会形成不同的认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会使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呢,这样的导入大大的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图片和影视资料导入
新课标指出教材的呈现要生动活泼,配以文字和图片,因此在课堂导入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者影视,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突,例如在讲授《和平和发展:时代的主题》这节课时,导入的时候可以展示出一些贫困地区,如非洲居民的生活来暗示发展,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和平和发展:时代的主题”这节课打导入设计
在讲述本课时,可以选取最新的地区冲突的视频或者是二战记录片的一些节选视频,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视频直观感受到战争的危害从而意识到和平的珍贵以及全世界人民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决心,进而让学生树立起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案例评析:
用图片或者影视资料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增加课堂容量,有利于把学生引入教师设置的情境中,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把握住,使学生感觉到政治课就在生活中,离自己很近,并不枯燥。
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但“导有法而无定法”,因此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注意创新,而不是就某些方法反复使用,否则也会失去了导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