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之八十九,商品

标签:
it |
移动互联网大热,很多原先做互联网的公司蜂拥而至。
他们在开发APP应用时,很容易沿用原来的思维方式,把APP当成一个网站,快速上线,不断改进,强调运营。
听起来很美。但,这就一定对吧?
我看到另外一种观点,对于在APP应用市场竞争的开发者,要把自己开发的APP应用看做商品,而非网站,所以要高度强调商品的完整、有用、价格、包装,等等,迭代开发不是不可以,但度要把握好,当然,除非你是腾讯、新浪、百度、阿里这样的“入口”公司,这种情况下,APP应用是入口的一个门。
“商品”和“网站”这两种形态,做到极致后却又可以转换,比如evernote,instagram等,真是有意思。
对薄荷来说呢?这同样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以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的业务,做事的方法就有很大不同。
但有一点我觉得非常对,那就是“结果导向”,对于任何的业务形态,拿结果说话。
要么拿收入说话,要么拿流量说话,不能左右摇摆。
http://s16/middle/6c0b2a1bhb2b4376dc7df&690
作为一棵树,我有自己的坚持。我从不比较,所以我从不羡慕。
(2011年11月27日,上海)
他们在开发APP应用时,很容易沿用原来的思维方式,把APP当成一个网站,快速上线,不断改进,强调运营。
听起来很美。但,这就一定对吧?
我看到另外一种观点,对于在APP应用市场竞争的开发者,要把自己开发的APP应用看做商品,而非网站,所以要高度强调商品的完整、有用、价格、包装,等等,迭代开发不是不可以,但度要把握好,当然,除非你是腾讯、新浪、百度、阿里这样的“入口”公司,这种情况下,APP应用是入口的一个门。
“商品”和“网站”这两种形态,做到极致后却又可以转换,比如evernote,instagram等,真是有意思。
对薄荷来说呢?这同样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以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的业务,做事的方法就有很大不同。
但有一点我觉得非常对,那就是“结果导向”,对于任何的业务形态,拿结果说话。
要么拿收入说话,要么拿流量说话,不能左右摇摆。
http://s16/middle/6c0b2a1bhb2b4376dc7df&690
作为一棵树,我有自己的坚持。我从不比较,所以我从不羡慕。
(2011年11月27日,上海)
前一篇:《素描》之八十八,冷暖
后一篇:《素描》之九十,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