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个月宝宝“撒谎”是忧是喜?

(2011-10-16 15:26:51)
标签:

育儿

宝宝撒谎

尿尿

分类: 【1.5~2岁】

     乐遥对我们撒谎了。说是撒谎言重了点儿,所以加了个引号。

      18个月的小孩子惦记的事儿太多了,这不到了睡觉的点儿了还惦记着玩,还自己琢磨出了怎么能成功的达到目的。

  • 我一说到睡觉时间了,乐遥很高兴的让我背着上床去(让我放松警惕);
  • 一躺到床上,对我说“妈妈,尿尿”,那好,赶紧带她冲出卧室走向马桶——她马桶的固定位置在客厅,在她上床后奶奶就会打开电视看看久违的节目,这小妞儿因此就有了看电视的机会(表面上看不赖她,纯属巧合);
  • 尿完,继续上床睡觉,刚……躺下又对我说“妈妈,尿尿”,善良的妈妈觉得好意外问她“你不是刚尿了嘛?真要尿啊?”,她肯定的说“尿尿”。好么,一通忙活的再次赶紧放到坐便器上,结果当然是一滴没尿;
  • 再次放到床上依旧上演要尿尿的闹剧,起初妈妈真没多想,心里还在担心这孩子不会尿频吧?难不成最近的卫生问题出现了疏忽?(心里犯嘀咕、担心);
  • 当然,我能成功的当乐遥妈妈证明俺也不笨哈,俺立马就识破了这小妮子的“诡计”:就是为了尿尿可以去客厅“风光一趟”!
  • 为了不呛着她,好脾气的奶奶和纯为了逗她开心的爸爸一而再再而三的满足她的要求,对她的小聪明选择了视而不见,对她的要求乐此不疲的满足着。但是妈妈懒,一旦躺在那舒适的床上,没极特殊情况是必须要睡到满意才肯下床的,那就要治治这个小妞的“尿频”症状了;

 

    首先,我先以“理”服人。我把《狼来了》那篇故事即兴改编了一下讲给她听:

 

  • 从前有个小孩子和大人们一起上山放羊,大人们对他说:“你如果有尿了,就对我们喊‘尿来了’,我们就上来帮助你”。小孩子自己放羊,觉得很无聊,于是就对着山下的大人们喊“尿来了、尿来了”,大人们怕孩子尿了裤子,赶紧上山帮助他,结果孩子“哈哈”大笑,大人们知道被骗了,于是叹着气下山了;
  • 第二天,小孩儿又对着山下喊“尿来了、尿来了”,大人们急急忙忙跑上山结果发现又被他给骗了,很是生气!
  • 第三天,孩子真的有尿了,他赶紧喊“尿来了、尿来了”,大人们听到后叹着气说“这孩子,又在撒谎了”,他们没有去帮助他。
  • 结果小孩儿把裤子尿了。

 

       乐遥忙活在自己尿尿的赶场中,对我改编的这么有才、这么完美的故事无动于衷。我只得上第二条计谋:答非所问:不是想尿么?好来,去WC把着尿!这小妞儿也不傻,一看是来到了大人们的厕所没得玩了,还要被把尿怪冷的,于是还没等妈妈改好姿势就自己“招”了,连声说“没尿没尿”,那好,回床上!

       再加上第三条计谋:装疯卖傻。当然这只是个比喻。我就是有时在她要求的时候,表现得很困,对她说“妈妈太困了,等你睡起来我们再尿吧”,偶尔能蒙她个不知怎么再要求,利用的是她懂事的特点;

       当然,最狠的当属第四条了:一不做二不休。面对她的明知故犯,我也来一招“不怕开水烫”,直接很诚恳的对她说“想尿尿吗?那就尿在床上好了!”乐遥沉默了,我觉得她心里绝对是在琢磨:妈妈不会是被我逼疯了吧?咋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

 18个月宝宝“撒谎”是忧是喜?

       不管怎么样,结果是情况开始好转:乐遥每晚睡觉前的厕所之旅已经由5次,减少为1次了。睡前尿一次倒是很正常,也是个不错的习惯,这样晚上基本就不再起来尿了,我又可以不用起夜了,也就不和她计较了。可是最近有新花样的端倪:不知是秋天太干了,还是我不愿见的那个原因乐遥睡前开始要喝水了!今晚就对爸爸说:“爸爸(我)渴了,喝水”,于是爸爸颠儿巅儿的就下去给她倒水喝。当然爸爸也知道睡前不能多喝水的道理,就给她少到了点儿,她一吸先是吸到一股气,自己嘟囔“没水!”,后来坐起来喝后发现有点水倒也没再说什么。那我就在想:她不会是想了这个办法再次制造下去“风光”的机会吧?!希望是我多疑了,拭目以待中,希望不是我们母女计谋对对碰的开始。

 

       我觉得“撒谎”是件早晚的事儿,没不会撒谎的人。我也正好借此机会提前预习一下对策,这里还真有好的经验分享,讲述“撒谎”怎么让宝宝长智慧(感谢我的早教中心寄来的文章分享):

       一般宝宝从2岁多开始就会说谎了。宝宝动辄说谎,妈妈不必过分担心。科学研究证实,会说谎的宝宝比不会说谎的宝宝创造力高得多。听到宝宝说谎,妈妈千万不要大声斥责,这样可能会剥夺宝宝创造和思考的机会,对宝宝的智力开发与心理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

       妈妈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采取适当的方式正确引导宝宝,让宝宝的撒谎行为拐个弯,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解读宝宝的谎言

       撒谎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现象,宝宝撒谎与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认识能力相关,一般分为以下3种形式:

1.幻想性撒谎——其实宝宝是在想象

       3岁内的宝宝无法分清想象与现实,常常把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来描述。他们往往会即兴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经过自己的想象加工,套用到现实上去不真实的“撒谎”;也可能把自己的愿望施加到某件事情上,把本来不存在的事情说得跟真的一样,但是又漏洞百出,这只是他们通过想象表达自己愿望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这种撒谎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带有非常明显的幻想痕迹。

2.被动性撒谎——其实宝宝只是想保护自己

       宝宝天性想要做好某件事情,获得妈妈或其他自己喜爱的人的赞赏。当他们做错事情后,会因为担心受罚而说谎。其实,宝宝天性纯真、直率,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不会控制自己探索的欲望。但当他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妈妈的不满甚至是责罚时,为了逃避宝宝就会尝试说谎。尤其当宝宝说谎后成功逃避责罚时,他们的说谎行为就会得到鼓励。(是不意味着我们发现了她们说谎就是应该适当的惩戒,或者有所表示?)

3.行为性撒谎——其实宝宝是想让自己更加合理化

       有些被家长娇生惯养的宝宝,习惯于一切玩具、食品都归自己所有。他们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都有可能悄悄的把它拿回家。为了怕妈妈发现而失去这些东西,宝宝也可能编一些想象的小谎言来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合理。(我觉得这个是比较可怕的,问题出在娇生惯养上,这种孩子往往很脆弱,受不起挫折,最该警惕的是这种情况)

巧将宝宝谎言化智慧4妙计

1.正确对待宝宝的撒谎行为

       撒谎的过程其实就是宝宝想象与创作的过程,它对培养宝宝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宝宝撒谎时,妈妈最好是策略指出宝宝的问题,同时宽容对待宝宝的幻想性撒谎行为,并对他们的幻想性撒谎行为进行诱导,宝宝就会在诱导下摆脱错误的撒谎行为,妈妈千万不要因宝宝撒谎而训斥他们。要知道,这样的处理方式极有可能扼杀一个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将计就计是也)

2.给宝宝创造更多的幻想性“撒谎”机会

       比如,宝宝对妈妈做饭的事十分好奇,那么妈妈在跟宝宝玩耍时可以来一次幻想性“撒谎”竞赛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宝宝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语言智能。比如和宝宝做类似过家家的游戏)

3.给宝宝一次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

       如果宝宝发生行为性撒谎,妈妈一定要相信宝宝会改正错误,并可给宝宝提供一个设想补救方案并实施方案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宝宝自省,同时也可通过这个的机会,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比如,宝宝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妈妈可以让宝宝自己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聪明的宝宝可能会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还给人家并道歉;把玩具还给人家的同时,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人家玩;把玩具先还给人家,然后再与人家商量,说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一会儿等。如果宝宝想不出方案,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提示:“霏霏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她会很难过啊。你怎么办她才不会难过呢?”

4.让责罚变得更策略些

       当宝宝做错事,为逃避责罚而撒谎的时候,妈妈不要如临大敌般地对待他们。这样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不见得能立竿见影地改变宝宝的撒谎行为,相反还可能让宝宝更加依赖撒谎来逃避责罚。聪明的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这次错误做点别的文章,既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又不失时机地利用撒谎行为开发宝宝的智力。比如,妈妈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宝宝的错误,温和地提醒宝宝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给他们提出要求:你可以通过别的凡是弥补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免于惩罚,比如编一个自己想象的故事等。

18个月宝宝“撒谎”是忧是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