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中年人应定期做哪些常规检查?

中年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应定期做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防微杜渐。
中年人定期体格检查主要包括:
1. |
生化全套 |
生化全套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等,是中老年人最应常规检查的项目,可早发现肝肾功能是否异常,有否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以便及早治疗。
2. |
测血压 |
并不是每一个高血压患者都有头晕、头痛等自觉症状,定期测血压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以便及早治疗,特别是有家族遗传或肥胖的人更应该关注血压情况。
3. |
查眼底 |
老年性白内障从中年开始发病,原发性青光眼也如此。眼底检查是预防失明的积极手段。而脑动脉是否硬化也常常从眼底检查入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过度肥胖者,必须查眼底。
4. |
心电图及心脏彩超 |
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改变。心脏彩超可发现心脏大小、瓣膜病变等情况,胸闷、心悸、气促者,应做此检查。
5. |
X线、CT检查 |
胸部X摄片可及早发现有无肺结核、肺癌等;颈椎、腰椎片可发现有无颈椎病及腰推病变。头晕及头痛者做头颅CT可早期发现脑梗死,尤其是腔隙性梗死,以便及早治疗康复。
6. |
B超检查 |
肝胆脾胰肾及膀胱、前列腺(男)、子宫附件(女)B超体检,是从形态学上反映脏器情况的重要手段,可发现上述脏器的症状,尤其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在无症状时发现)意义较大。
7. |
血液流变学 |
可了解血液黏稠度,预测有无血黏稠度过高引起缺血性卒中可能,以便及早治疗消除隐患。
8. |
脑彩超及彩色颅脑血管多普勒 |
可诊断有否脑动脉硬化,缺血等症状,为早期治疗脑供血不足,防止脑梗死(卒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9. |
肿瘤相关普查 |
甲胎蛋白(AFP)测定可发现早期肝癌;癌胚抗原(CEA)对早期直肠、结肠癌筛选意义重大。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 ),C-12蛋白芯片检测是目前肿瘤普查的最新手段,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10. |
量体重 |
可得知自己的体重是否正常,是否消瘦或肥胖。体重过低会导致抵抗力降低,应激能力下降。
肥胖常导致血脂异常、脂肪肝、结石症、痛风等,同时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等发病的危险因素。
肥胖已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到现代人的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