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关键时刻——陈天桥的胆识
(2010-12-20 15:03:04)
标签:
慧致天诚领袖力工作坊管理培训杂谈 |
盛大的关键时刻——陈天桥的胆识
孙正乾
1999年,陈天桥创立盛大网络,2000年获得中华网300万美元投资,但很快,中华网与盛大分手,只留给陈天桥30万美元。2001年7月14日,陈天桥与《传奇》海外版权持有商Actoz签订协议,以全部30万美元的代价获得《传奇》中国代理权,此时,陈天桥分文不剩。盛大以国际正式合同打动了浪潮和戴尔,获得了服务器两个月的试用,然后拿着服务器试用合同找到电信,获得了试用期两个月的免费带宽,最后又凭借上述合作获得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单机游戏分销商上海育碧的信任,以33%的分成谈妥了代销盛大游戏点卡的合作。2001年9月28日,《传奇》开始公测,2个月后正式收费,同时在线人数迅速突破40万大关,资金迅速回笼,盛大不仅安然度过危机,而且还凭借这次机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2004年5月13日,盛大在纳斯达克上市。此时并非新股上市的好时机,中国概念股遭遇寒流,陈天桥在上市前夕的24小时之内备受煎熬,没有合眼。反复权衡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电话通知美国的上市团队:“下调发行价,将每股13美元下调到11美元,并减小了50%的上市规模。盛大将为此损失两千万美金。但是精明的陈天桥还有他的如意算盘,上市后以每个季度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获得了投资者的认可,在同年10月盛大网络的股价大幅上涨时再次融资,由高盛在一周内完成了可转债运作,一举实现在资本市场的完美一战。
2005年,就在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对盛大等网游公司的收费模式羡慕不已时,陈天桥再次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战略调整。11月28日,盛大公告两款大型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热血传奇》和《梦幻国度》将永久免费,12月2日《传奇世界》也正式免费,并逐渐把这种新的模式推广到旗下所有的MMORPG中。所有人都认为中国互联网业最会赚钱的陈天桥已经“疯”了。但陈天桥自己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长期以来,大型网络游戏通常的盈利方式是对游戏时间收费,玩家购买网游运营商的点卡获得游戏时间。但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和游戏产品的不断增多,同质化现象不断加剧,多数游戏都是在杀怪、练级、PK,游戏商出售游戏时间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盛大的新模式可能会导致短期利润的下滑,但免费无疑可以积聚大量的人气,这样玩家人数将达到顶峰,而增值服务将带来巨大的利润。盛大又一次走在其他运营商的前头——免费只是手段,盈利才是目的。
2007年,陈天桥提出“风云”、“18”和“20”三大计划,战略性投资中国网游产业及新锐人才,引起业内强烈反响。陈天桥希望能够通过该战略投资,一方面打破“内部人受冷落”的质疑,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鼓励内部创业,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被称为网游行业“黄埔军校”的盛大,已经为行业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各类骨干人才。参与盛大“18”计划,意味着可以凭借游戏研发项目得到盛大的投资;而“20”计划,则意味着运营团队可以参与高达20%的游戏收益分成。在2007年,陈天桥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眼界和胸襟,从他的“盛大愿意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到唐骏的“我要为整个中国网游行业去路演”,皆表现出盛大将自己升华到了一个产业领先者的高度。我们不难看出,在战略定位层面盛大终于从英雄的神坛上走了下来,这种转换展现出了一个更为成熟、理智、负责的企业精神。
从盛大短短十年的成长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陈天桥在一个又一个关键的时刻,凭借他卓越的胆识和气魄,以强势、果敢的手段推行“出人意料”的举措,才能始终走在市场的前列,并一次次将盛大送上了辉煌的巅峰。
企业战略思维的形成,部分源自于个人的天赋,而更重要的则是从战略高度进行充分的资源整合、信息获取以及经验分享。对于企业领袖来说,宏观战略的掌控要比微观的企业运营管理工作更为重要。我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企业的系统化运营可以交由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的职业经理人来进行,而企业领袖则要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研判市场的发展趋势、掌握行业的发展动向、构建和谐的企业生态环境,进而为企业指明一条前进的道路,更好的行使一个“火车头”的职能。(转自《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