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知味恋歌
知味恋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42
  • 关注人气:1,5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适合夏天常吃的两道菜[芦笋炒牛肉][凉拌蛤蜊]

(2011-07-23 22:00:40)
标签:

美食

蛤蜊

调味料

芦笋炒牛肉

分类: 家常菜---家常小炒、凉拌

http://s4/middle/6c05ccdcna8bb2e5ad443&690

 

http://s12/middle/6c05ccdcna8bb37192bbb&690

 

     昨天儿子问:“老妈最近怎么只做饭不做其他好吃的呢?”哎,难不成俺真是天生劳碌的命吗?大热天咋就见不得俺闲会儿呢?最近把前段时间没顾得上看的热播电视剧都补看了一遍,真是过瘾半天连着看十几集都不带挪地方坐滴。这不还没歇够呢一星期就过去了。打开博客看看,还是十五号更新的博文,嘿嘿,看看电视剧俺咋还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呢?
    上面这两道菜是最近在俺家餐桌频繁出现的下饭菜,因为儿子喜欢,俺就得不厌其烦的做。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是不?

     牛肉富含丰富的优良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低脂肪、高营养,是最佳的肉类食品。一说起味美而富有营养的牛肉,好多人便会想到那是冬天的专利。夏天吃牛肉真的容易上火吗?其实,这只是传统的饮食观念影响以及我国民间对牛肉烹饪方法所形成的一种误解。

  在炎炎夏日里,由于气温的不断升高,人很容易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容易出汗、昏昏欲睡等症状。牛肉营养价值高,合理食用,吃多了也不用担心上火,非常适合市民夏日进补,对于缓解上述症状会非常有帮助。
   
    蛤蜊,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有助于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加速胆固醇排泄。
    夏季的蛤蜊肥厚,吃起来口感更好。
    蛤蜊的吃法很多,这个季节最好选择清水煮蛤蜊或蛤蜊豆腐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无论是清水煮还是做汤,蛤蜊都要凉水下锅,在预热过程中,蛤蜊就会慢慢的张开口,这时肉也熟了。如果热水下锅的话,刚一下锅,蛤蜊就会马上张口,等煮熟了,肉就变老了,会失去鲜嫩的口感。
    女性月经期间及产后忌食蛤蜊,受凉者也忌食,蛤蜊不宜与啤酒同食,否则会容易诱发痛风。
 

材料:

牛肉片。。。。。。。300克

芦笋  。。。。。。。300克

沙拉油。。。。。。。适量

 

调味料:

A、料酒。。。。。。。1大匙

   生抽。。。。。。。1大匙

   太白水。。。。。1大匙

B、姜片。。。。。。。2片

   蒜末。。。。。。。少许

   盐  。。。。。。。10克

 

http://s4/middle/6c05ccdcna8bb314f92a3&690
做法:

1、将嫩牛肉切片,拌入调味料(A)腌10分钟。

2、蒜头切碎、姜切片。

3、将芦笋择去老根,入开水锅氽水后放入冰水中浸泡。

 

http://s8/middle/6c05ccdcna8bb32b57e97&690

 

4、将腌好的牛肉片过油,然后沥干油分。

5、另起锅将姜蒜炒香,

6、然后放入牛肉片,接着将芦笋放入,翻炒至熟,以盐调味即可。



http://s15/middle/6c05ccdcna8bb332bbd6e&690

特点:很家常的一道菜,芦笋爽脆解腻,牛肉香嫩,非常下饭。
烹饪心得:芦笋氽水后最好再用冰水浸泡,这样能保持芦笋的爽脆。



http://s12/middle/6c05ccdcna8bb392910fb&690

 

 

材料:

蛤蜊。。。。。。。500克

柠檬。。。。。。。1个

姜  。。。。。。。1小块

大蒜。。。。。。。5粒

红辣椒。。。。。。1根

 

调味料:

酱油。。。。。。。3大匙

糖  。。。。。。。2大匙

盐  。。。。。。。1/2茶匙

http://s13/middle/6c05ccdcn7745ee22a13c&690
做法:

1、蛤蜊放淡盐水中浸泡吐沙,水量没过蛤蜊即可。

2、姜、蒜拍碎、柠檬半个切片,半个挤汁、辣椒切小段。

3、蛤蜊冷水锅放入,烧开氽烫;

4、一边加热一边挑出已张口的。

 

http://s16/middle/6c05ccdcna8bb4e6977ef&690
5、氽烫好的蛤蜊,放入柠檬片、柠檬汁、大蒜、姜片、辣椒以及所有调味料拌匀,盖上盒盖放入冰箱冷藏腌2小时,入味后即可食用。

 

烹饪心得:

1、氽烫蛤蜊应于冷水时入锅,一边加热一边挑出已张口的,直接用开水反而不易开口。

2、蛤蜊微张口即要捞出,不能烫太久以免鲜味流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